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史玉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尤其在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亲手制作的脑动静脉畸形的解剖标本被用于医学院校的直观教材,已经深深地印在年轻一代神经外科和脑血管病工作者的脑海中。他在国际著名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of Neumsurgery上发表的有关脑动静脉畸形的“史玉泉分级法”被全世界的同行所引用。他在耄耋之年仍然孜孜不倦,耕耘不止,在照顾自己老伴的同时,还亲自上网查询了100多篇有关脑血管畸形研究的最新文献,写出了《脑动静脉畸形都是先天的吗?》一文,这种勇于挑战传统观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因为多年来人们对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病机制一直都认为是先天的,但史老的文章旁征博引,发现部分的脑动静脉畸形可能是后天发生的。这篇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为我们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我们带着对史老无限的敬意,拜读了这篇文章,感触很深。这也是对本刊最大的鼓励。  相似文献   
102.
几年前我发现左颈部出现姿位性僵硬,甚至疼痛,近两年逐步加重,上至左半脑,下至左肩及左背。用力活动颈部,直至听到响声,能缓解。去冬以来,发现左半身明显不如右半身灵活。晚上左腿比右腿凉。请问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03.
脑脊液测压与动力学试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脑脊液测压和脑脊液动力学试验是用一玻璃测压管接于腰椎穿刺针上,待脑脊液液柱上升至最高点时,读出液柱的高度作为压力数据。在看、读、记的各环节上如发生偏差,事后无法核对。最近,我们在作颅内压监护时为了想知道监护仪所测得的压力究竟与腰穿所测得的压力有多少差异,曾就门诊病人10例作腰穿测压时作了传统测压法和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应用光弹性方法研究颅骨在受力后的应力分布。介绍了制作颅骨模型及载荷试加方法。根据测试结果推测颅骨不同部位受力后产生线形骨析的可能方向。额枕正中受力,如产生线形骨折,以纵行骨折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斜形骨折,横形骨析的机会不大。双颞顶部受力产生线形骨折时,以斜形骨折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横形骨折,纵形骨折的机会不大。  相似文献   
105.
自1984年5月至1985年9月,我们对10例难治性癫痫病人作大脑连合切开术(胼胝体切断术)治疗。本文目的在于总结该手术的即期及远期疗效,以便对本手术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与资料一、病例入选条件:1.本组病例术前均属难治性癫痫,即经长期(4年以上)多种抗痫药物治疗无效,癫痫发作频繁,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者。2.经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除外颅内占位性或脑血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报道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巨大动脉瘤,结合文献复习这种少见而手术难度大的动脉瘤之特点。3例中,成功地直接夹闭动脉瘤蒂2例,其中1例使用电钻打开视神经管,在显微镜下分离出瘤蒂,另1例作了动脉瘤孤立术并颈内外动脉吻合术。3例术后效果均佳,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07.
我于2000年11月出现手臂麻木、浑身不能动,经当地医科大学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用激素、维生素、阿昔洛韦及调理神经的中西药物治疗,已可勉强自理生活。又经4年多的调养,仍有手臂麻木,右前胸、后背自乳腺水平以下至腰胯部感觉异常,有紧柬、僵硬、疼痛、压迫、针扎样感觉,行走无力不稳等。气候变更时更为明显。请问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  相似文献   
108.
本实验建立经典的大鼠脑盗血动物模型[1~3],在颈部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吻合前后以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laser-Dopplerflowmetry,LDF)监测皮质微循环血流量变化,探索盗血区脑组织缺血程度和...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在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outhern印迹法观察脑肿瘤中EGFR的扩增。结果61例脑肿瘤中,EGFR基因扩增6例,其中星形细胞瘤6级1例、Ⅲ~Ⅳ级4例,神经鞘瘤1例。结论EGFR扩增与部分脑肿瘤发生有关,并且可能是星形细胞瘤恶性变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0.
史玉泉 《家庭医药》2007,(10):33-34
我父亲73岁,患脑梗死及颅咽管瘤。经常会出现反胃、呕吐、神志不清、迷迷大睡。医院为他输液,甘露醇+地塞米松,以及生理盐水500毫升+西米替丁+10%氯化钾。每挂水两天能使他和常人一样,能吃能喝,维持7—10天。由于挂水次数多了.静脉变细,不好办了。请问有不挂水只吃药的办法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