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内脏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40 多年来收治的62 例内脏动脉瘤的临床经验。结果 本组包括肝动脉瘤15 例,胃胰十二指肠动脉瘤13 例,脾动脉瘤16 例,肾动脉瘤6 例,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5 例和1 例,腹腔干动脉瘤3 例,网膜动脉瘤3 例。本组自发性破裂大出血29 例,其中破裂入胆管14 例,上消化道10 例,腹腔及腹膜后5 例。本组术前经内脏动脉造影确诊37 例,经磁共振( MRI)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确诊各2 例,另6 例由螺旋CT 动脉造影(SCTA) 诊断。手术治疗51 例,死亡9 例,动脉栓塞治疗6 例。结论 内脏动脉瘤术前临床诊断极为困难,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 包括DSA) 最具诊断价值,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瘤(SMAA)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7例SMAA病人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院内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疾病相关病死率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17例病人中,6例接受了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技术成功率100%。11例接受腔内治疗,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0.9%。病人中位住院时间12(4~71)d,无院内死亡。1例开放手术病人因术中切除部分胰腺组织,术后出现胰漏;1例腔内治疗病人术中造影存在少量内漏,后随访消失。17例病人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8(12~108)个月。1例病人术后发现瘤体增大,再次收入院造影显示为Ⅱ型内漏。1例腹腔多发动脉瘤病人术后64个月出现左肾血肿,肾动脉瘤破裂,急诊行动脉瘤栓塞术。随访过程中,无SMAA相关性死亡发生。结论 SMAA罕见,一旦破裂死亡风险较高。术前应进行详细的CT血管造影评估,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对SMAA均安全、有效,需根据病人情况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肾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5例以腔内修复为主治疗的肾下主动脉夹层。术前均通过MRA或CTA明确诊断。手术在DSA室进行,采用以腔内修复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于门诊进行随访。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住院日数、随访时间和随访事件。结果:2例病人接受直管型移植物(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9例病人接受分叉型移植物植入;1例病人接受AUI型移植物植入、对侧髂动脉结扎加股-股人工血管旁路术;1例病人接受2枚直管型移植物植入、对侧髂动脉结扎加股-股人工血管旁路术;2例病人接受AUI型移植物植入,对侧髂动脉封堵器栓塞,加股-股人工血管旁路术。手术时间为(178±96)min,术中失血(152±103)mL,总住院时间为(11±5)d;随访时间(42±26)个月。1例病人6个月随访时发现存在少量内漏,随访24个月时假腔略有增大,但内漏消失;1例病人36个月时出现支架近端轻度移位,瘤腔未见扩大,未给予特殊处理;1例病人48个月时CTA检查发现股-股人工血管吻合口中度狭窄;2例病人随访半年后失访;其余10例病人随访结果满意。结论:腔内修复能有效治疗肾下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洁、微创的特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5.
利用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主动脉夹层致病相关基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微阵列芯片技术观察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寻找致病相关基因.方法 选取急性期的主动脉夹层(AD)标本6例,以6例正常胸主动脉作对照.抽提标本总RNA,纯化mRNA后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采用Phalanx人类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检测,应用DAVID、Pathway studio 5.0、SAM 3.01等软件对微阵列芯片的结果进行统计学、聚类和差异表达分析.选取两组间差异表达的7个基因,采用Real time PCR验证微阵列芯片结果.结果 共得到6375个基因的有效数据,其中670个差异表达基因,AD组218个基因发生上调,452个基因发生下调;其中14个基因参与细胞间黏附;12个基因参与细胞外基质的生成;4个基因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14个基因参与细胞外骨架的组成;10个基因参与免疫与炎症反应;10个基因参与胶原合成;12个基因参与细胞凋亡.Real time PCR验证结果和微阵列芯片所得数据一致.结论 AD的发生伴随着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微阵列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找到与AD致病相关的基因;上述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AD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6.
患者 男性,36岁.2003年7月8日因"突发性胸背部疼痛10余天"第1次入院,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活动受限,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  相似文献   
67.
我今年72岁了,女性。去年到医院检查,说我有骨质疏松。儿女给我买了很多补品和钙制剂,我每天按时按量服用。但这次到医院检查,骨质疏松症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难道骨质疏松症补钙没用吗?我该怎么办?吃什么药才好?  相似文献   
68.
小口径猪血纤维蛋白血管支架内皮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体外培养7 d内皮细胞在血管支架内表面就已形成较完整的内皮细胞单层,内皮细胞覆盖率达(99.2±0.5)%(n=4).结论 犬静脉内皮细胞在小口径血管支架内表面能较好地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性,49岁,2003年12月19日因体检时发现右下腹搏动性肿块入院。1999年12月因尿毒症在当地医院行异体肾移植术,移植肾动脉与右侧髂内动脉端端吻合,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查体:体温36.7℃,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88mmHg(1mmHg=0.133kPa),腹平软,右下腹扪及9cm×10cm的肿块,质中,表面光滑,不活动,边界欠清,肿块表面扪及明显搏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水征(-),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尿常规:比重1.015,蛋白(±),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6~8个/HP,白细胞0~2个/HP。肾功能:尿素氮5.7mmol/L,肌苷7…  相似文献   
70.
曲张静脉微创刨吸术与点式剥脱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曲张静脉微创刨吸术与同期开展点式曲张静脉剥脱法的手术疗效。方法 39例(46条肢体)静脉曲张患者,在硬膜外或腰麻下,采用TriVex系统刨刀,在带灌注冷光源导引下,行微创刨吸曲张静脉切除术;同期选择手术前条件相似的46条肢体,采用点式静脉剥脱术行曲张静脉切除术。结果 TriVex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12d,平均4.6d,点式剥脱术后平均8.1d;TriVex手术较点式剥脱术的切口数少、创口小。结论 TriVex术与点式剥脱术相比,能去除曲张静脉而又减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