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423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胸腔内灌注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胸腔内灌注治疗。对比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CD3+、CD4+、CD8+、CD4+/CD8+的检测结果及其治疗后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4%(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χ2=18.827,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胸腔内灌注治疗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2.
<正>2014年12月~2016年1月,笔者应用椎弓根钉棒治疗8例旋转垂直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7~64岁。车祸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压伤2例。骨折Tile分型:C1型5例,C2型3例。入院后予股骨髁上大重量牵引,调整牵引重量,床边摄片确认垂直移位复位后行手术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1~30 d。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蛋白,用于开发包虫病新型疫苗以及建立相关血清学诊断方法等研究。方法从细粒棘球蚴包囊中分离原头节,超声粉碎后提取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细粒棘球蚴Eg95和Eg.ferritin基因,采用基因拼接法将Eg95和Eg.ferritin融合,将该融合基因Eg95-Eg.ferritin插入到p Fast Bac DUAL载体中,构建重组转座载体后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Bacmid质粒后转染Sf-9昆虫细胞,传毒3代,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成功克隆了Eg95和Eg.ferritin基因,通过柔性氨基酸linker成功获得了融合基因Eg95-Eg.ferritin,经PCR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 Fast Bac DUAL-Eg95-Eg.ferritin,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表达蛋白能够被包虫病人标准阳性血清识别。结论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蛋白,与包虫病人标准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994.
石斛属兰科植物,部分种属为传统名贵中药。其种属繁多,不同种属石斛多糖由于其结构构成不同,药理机制也不尽相同。近年来对于石斛多糖药理作用研究广泛,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抗衰老、抗氧化、降血糖、护肝、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抑菌等作用。本文主要阐述近年国内外石斛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科学合理的应用传统中药石斛。  相似文献   
995.
背景:甲醛作为一种有毒物质可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同时又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 目的:观察中药三七复方合剂对甲醛熏染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甲醛组和三七治疗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甲醛组每天置于静态熏染箱内行甲醛熏染,连续8周;三七治疗组处理同甲醛组,但自第5周起,每日给予三七复方合剂灌胃1次。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甲醛熏染8周甲醛组大鼠肝组织肝小叶形态结构紊乱、肝细胞呈现明显的增殖现象,窦间隙缩窄,而三七治疗组肝组织的形态结构明显恢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甲醛组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1),而三七治疗组与甲醛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 < 0.01)。结果证实,三七复方合剂能够降低由甲醛诱发的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可有效减缓由甲醛诱发的大鼠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神经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酸药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循证医学评价,为临床合理应用抑酸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教学医院神经科一病房2009年8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信息,应用我国制定的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对抑酸药的应用进行评价。系统检索美国全科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献(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科克伦图书馆(Coehrane Library),收集有关抑酸药用于预防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此评价抑酸药的应用。结果调查期间该病房有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78例,其中53例(29.7%)预防性应用抑酸药。按照我国制定的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病例中,有32例(60.4%)符合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指证。按照所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有证据的抑酸药预防性应用占75.5%,包括:急性脑卒中病情较重,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史、现应用阿司匹林,或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或抗凝剂与抗血小板聚集药联用,或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而以下情况元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抗凝剂,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史但本次发病后未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者,或发病时有恶心、呕吐症状。结论多数急性脑卒中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病例符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少数不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病例,其抑酸药预防性应用是否必要,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分析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讨论分析1998年6月至2010年6月12年间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术的优越性。结果本组60例均一期愈合,未发生1例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经多次扩张术治愈。术后全组病例行均行全食管床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为51%。结论经右胸、右颈与上腹部三切口行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术,直视下锐性切除食管癌组织和清扫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能够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8.
<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髋部骨折越来越常见。手术疗法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首选,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危险性大,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肢的功能障碍或缺失,严重者血栓脱落会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干预DVT非常重要。2008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0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高危者术后放疗预防瘢痕疙瘩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评价我科收治的24例有瘢痕疙瘩病史者,因其他疾病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给予电子线照射,照射中位总剂量15Gy(范围10~20Gy),分2~10次照射。RTOG评分标准记录照射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9.5个月(范围24~94个月),无1例发生瘢痕疙瘩;1例出现短暂性皮肤红斑;无晚期并发症。结论瘢痕疙瘩高危者手术后电子线照射可有效预防瘢痕疙瘩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于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手术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40),Ⅰ组为右侧开胸左侧双腔支气管组,Ⅱ组为左侧开胸右侧双腔支气管组.插管完毕后记录导管位置和导管开口对位情况,并在翻身后、手术探查前再次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导管开口位置,记录结果.结果:翻身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管开口对位不良发生率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肺切除前导管移位的发生率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翻身后、手术探查前对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影响作用大于左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