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回顾性总结儿童Marfan综合征 (MS)的诊断和心血管并发症、脊柱侧凸的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  1992年至 2 0 0 2年手术的 2 2例MS患儿采用心血管手术治疗 9例 ,其中 3例在术后又行脊柱侧凸矫正术 ,脊柱手术共 16例。 8例心外术后患儿随访 38~ 10 1个月 ,平均 (6 2 .1±2 1.4 )个月 ,检查方法主要为超声心动图 ,9例脊柱外科患儿术后随访 5~ 32个月 ,平均 (2 0 .7± 10 .5 )个月 ,要求拍摄全胸椎正侧位片。结果 家族史阳性率 6 4 %。根部扩张发生率 78% ,二尖瓣脱垂、反流 4 4 % ,窦部未处理者其根部均有扩张。心血管手术死亡 1例 ,术后随访期间无死亡 ,心功能均为 0~I级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脊柱矫治无手术和术后死亡 ,术后脊柱侧凸角平均剩余 (2 4 .3± 15 .5 0 )°(4°~ 4 0°) ,平均矫正率 6 9.31% (4 5 .0 0 %~ 93.71% ) ,9例随访患儿的矫正率平均丢失 6 .8% (11.4 %~ 3.5 % )。结论 应重视成人患者子女的检查 ;手术指征依次为根部扩张、脊柱侧凸和二尖瓣反流 ;在处理主动脉根部扩张时不能旷置窦部 ;二尖瓣反流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脊柱Scofix器械矫正及植骨融合术效果理想 ,但术前应仔细评估和处理心血管病变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和处理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2.
如何掌握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指发生于骨髂成熟后的脊柱畸形,多南椎间盘退变、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骨折及椎间失稳所致。畸形常见于胸腰段和腰段,主要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部酸困、疼痛,根据椎管狭窄部位和程度不同,患者可表现不同的下肢症状:神经根性疼痛主要与侧隐窝狭窄和畸形凹侧神经根受压或凸侧神经根受牵拉有关。中央管狭窄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部分患者有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以来5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48例,随访平均20个月(6个月~62个月), 其中29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级~3级(平均1.8级).A级16例有2例恢复到B级,1例恢复到C级,其余患者部分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遗留轻度腰背痛5例,有2例出现轻度神经根损伤症状,1例螺钉松动, 无1例发生感染.随访病例均行X片检查,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8° (11°~35°)矫正到术后10° (0°~15°),椎体前缘高度矢状径指数术前32°(15°~55°),恢复到术后88°(72°~100°).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4.
腰椎髓核摘除术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59,自引:2,他引:159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1~1993年在三家医院行髓核摘除术(开窗法、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治疗的1 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信件问卷随访,分析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恢复工作情况及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并对放射学资料保留完整的患者手术前后的腰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共收到有效回信104封,随访率为10.4%.(1)临床疗效开窗组(37例)的优良率为83.8%,半椎板组(44例)为77.3%,而全椎板组(23例)为43.5%.开窗组与半椎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窗组、半椎板组分别与全椎板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2)术后恢复工作情况开窗组的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和恢复原工作率分别为4.3个月和84.6%,半椎板组分别为4.6个月和86.4%,全椎板组分别为4.4个月和77.8%.(3)影像学改变全部病例的施术腰椎间隙高度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术后9年平均丢失36%,但绝大多数患者未出现局部不稳.结论(1)开窗法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2)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高度下降不一定导致椎间不稳和神经根受压,(3)髓核摘除术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青少年胸椎椎弓根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青少年胸椎椎弓根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正常青少年 42人 ,平均年龄12 .4岁 ,摄胸椎X线片 ,对 2 7人行全胸椎椎弓根CT扫描 ,分别测量各节段椎弓根横径、螺钉进钉点和深度 ,以及椎弓根轴线与矢状面夹角等 ,并根据X线测量方法 ,对 10 3例脊柱侧凸患者进行节段椎弓根螺钉器械矫正。结果 :正常C4椎弓根横径最小 (3 .9± 0 .66)mm ,胸椎椎弓根钉进钉点均位于横突根部上缘与中点之间 ,T11、12 椎弓根矢状角为负角 ,其余为正角。 10 3例患者共置入 10 8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 ,穿透椎弓根内外侧及椎前皮质的螺钉分别占 18.6%、 14 .5 %和 2 .1% ,仅 1例患者出现了与椎弓根穿透内侧皮质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 ,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 :认真阅读X线片 ,了解与掌握不同节段椎弓根形态特征及周围解剖关系 ,有助于进行正确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总结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折块形态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的骨折块处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1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观察,将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根据占椎管容积、完整性、部位分为A、B1、B2和C型,并总结不同分型的减压方式。结果 A型利用后纵韧带的弹性张力进行骨折块间接复位,B1型用骨刀切碎分离并去除骨折块,B2型用异形骨冲将骨折块直接冲入椎体后方,C型采用骨折块分离、切碎后取出。本组病例手术前后伤椎椎管狭窄明显改善,椎管减压充分,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随访时14例ASIA分级A级患者仅有部分神经根功能恢复,其余病例分别提高1-3级。结论 根据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7.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术后远期随访发现,骨折椎体的再压缩、节段性后凸的加重是较为突出和常见的远期并发症[1] 。为防止手术后远期矢状面矫正率的丢失,国外采用经椎弓根骨折椎体内植骨治疗[2 ] 。自1999年起本研究采用此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近期观察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和30 4医院1999~2 0 0 2年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单一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82例,其中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4 8例,未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34例。治疗组4 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16~5 3岁,平均37.6岁。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受伤至手术时…  相似文献   
68.
螺钉植入后椎弓根横径膨胀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椎弓根植钉前后横径是否存在膨胀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新鲜尸体骨标本T2~L1共4具,均为女性,年龄25~50岁,平均41岁。将标本分解为单个椎体48个,共96个椎弓根。植钉前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椎弓根横径,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随后对椎弓根进行骨密度(A)和直径比(椎弓根螺钉直径/椎弓根横径×100%,B)的3×3析因分组,共分为9组(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按分组情况,使用同一类型螺钉,遵循统一标准植入螺钉,植钉后立即测量椎弓根横径。结果11例数据失效,包括6例椎弓根崩裂,其中A3B3组4例。有效实验数据为85个,经统计学分析:椎弓根植钉前后横径存在膨胀现象,且椎体骨密度和螺钉直径/椎弓根横径比均对椎弓根的膨胀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两者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行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时,应考虑植钉后椎弓根的膨胀现象,以及椎弓根膨胀率与椎体骨密度、螺钉/椎弓根直径比之间的关系。椎弓根膨胀可能直接或间接引发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9.
胸椎椎弓根形态测量研究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目的:观察不同节段胸椎椎弓根形态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40具国人胸椎标本的椎弓根横径、矢状径、矢状面夹角、椎弓根间距、椎弓根后缘皮质到椎体前缘皮质距离及椎弓根-椎板夹角,观察椎弓根后缘中点与相应横突根部的关系。结果:(1)除T1外,各节段椎弓根矢状径均明显大于横径(P<0.01);(2)椎弓根矢状面夹角从T1到T9逐渐减小,T10以下为负角;(3)椎弓根后缘皮质沿其轴线到椎体前缘的长度从T1到T7逐渐增加,T7到T12基本相同;(4)T1与T12椎弓根螺钉拟进钉点位于横突根部中点,T2及T11位于横突根部中上1/3点,其余各节段均位于横突根部上缘。结论:进行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时,应根据不同节段椎弓根形态特点,结合X线片或CT片,选择相应的螺钉直径、长度、进钉部位及方向。  相似文献   
70.
腰椎滑脱短节段固定器的初步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有限元方法对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进行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HOIST)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复位和负重两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该器械在复位和负重时的不同应力分布图显示连接杆后方等处所受拉应力较大,但未超出器械设计强度。结论:利用有限元模型可对滑脱复位固定器械的受力进行分析,是一种对此类脊柱器械进行评价和预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