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 PVR 视网膜前增生膜组织及玻璃体中表达增高;在动物模型中,抗 VEGF 治疗可有效防止 PVR 的发生发展。VEGF 促进 PVR发展的机制可能在于 VEGF 竞争性地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结合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α,PDGFR-α),从而促进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non-PDGFs)活化 PDGFR-α,激活 PI3K/Akt 信号通路,减少 p53基因的表达。(国际眼科纵览,2016,40:192-196)  相似文献   
12.
医护职业道德及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及素质教育质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以“科学防治、战胜非典”口号的凝聚下,广大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科学精神、拼搏精神、献身精神,受到了普遍关注,在这种特殊的时刻,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及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素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原莉莉  陈显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2):1390-1390,1393
更年期及老年期是妇女乳腺癌的高发年龄 ,妇女在更年期后平均有 2 5年以上的生命过程[1 ] 。本研究就 1995 -2 0 0 0我科收治 2 72例乳腺癌病人中 60岁以上患者 5 2例 (19% )进行分析 ,探讨其术后肢体功能康复问题。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 -2 0 0 0年 1月 ,共收治乳腺癌患者 2 72例 ,其中 60岁以上 5 2例 ,平均年龄 65岁。 60~ 69岁占 71% ,70~ 79岁占2 3 % ,80岁以上 3例。病程 1.5月至 8年 ,平均 11个月。肿块直径大于 2cm者 2 8例 ,2~ 5cm者 19例 ,小于 5cm者 5例。病变左侧 2 7例 ,右侧 2 3例 ,双侧 2例。1.2 临…  相似文献   
14.
感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弱视患者68例96眼,进行感知觉学习训练,每月复查,连续随访6个月,统计该治疗方法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弱视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以及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的疗效。结果11岁以上组的患者、重度弱视患者及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疗效相对较差,但该方法较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有明显提高;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有明确的疗效,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有效率可达到100%。结论感知觉学习训练与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相比,见效快,依从性好,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难治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有明确的疗效,为弱视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苯氧胺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乳腺癌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三苯氧胺及全反式维甲酸对实验性大鼠乳腺癌发生促进期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 利用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大鼠乳腺 癌发生,在给药后第8周应用三苯氧胺(TAM)和全反式维甲酸(RA),在第24周观察大鼠乳肿瘤发生情况及乳腺发育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乳癌发生率为70.58%;TAM组与RA组发生率分别为22.02%和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M+RA组无乳腺肿瘤发生(P<0.01)。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发现,TAM组和RA组乳腺上皮均有不同程度增生或典型增生,联合用药组乳腺上皮发育良好。结论 联合应用三苯氧胺和维甲酸,二者在阻止乳发生过程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及并发症.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并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83例90只眼,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3G组47只眼,25G组43只眼,分别行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术后6个月为随访终点.对患者手术过程、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并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G组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23G组术后缝合较多;23G组术后1、3个月和6个月BCVA≥0.02的患眼数分别占31.9%(15/47)、55.3% (26/47)和61.7% (29/47),仅术后3个月和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P <0.05);25G组术后1、3和6个月BCVA≥ 0.02的患眼数分别占27.9% (12/43)、53.5%(23/43)和58.1% (25/43),仅术后3个月和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P<0.05);术后第1天,25G组眼压高于23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P<0.05),1周内眼压均恢复正常.医源性裂孔、术后炎症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0.54;P>0.05).结论 对于PDR这样的复杂疾病,25G与23G玻璃体切除术相比同样是安全有效地手术方式,两者都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那他霉素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病。我们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病例69例6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那他霉素联合氟康唑治疗35例)和对照组(仅用氟康唑治疗34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富林蜜凝胶在烧伤患者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11月一2012年5月,选择6家笔者单位的6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将每例患者的2个残余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富林蜜凝胶处理,对照组采用碘伏纱布处理.用药后7、14 d比较2组创面的愈合率,并统计完全愈合创面数量;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每次换药的疼痛主诉,统计0分、大于0分且小于或等于3分、大于3分且小于或等于6分、大于6分且小于或等于10分的平均创面数量;统计2组创面的细菌检出情况并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x 2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用药后7d,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7±24)%和(45±25)%;用药后14 d,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2±16)%和(72±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88,P <0.01).用药后7d,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0、4个残余创面愈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P>0.05);用药后14 d,治疗组和对照组累计分别有42、7个残余创面愈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42.254,P<0.01).治疗组37个创面换药时患者感到轻微疼痛,VAS评分为大于0分且小于或等于3分;对照组43个创面换药时患者感到明显疼痛,VAS评分为大于3分且小于或等于6分,组间各级疼痛评分的平均创面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38,P<0.01).2组创面换药过程中检出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1,P>0.05).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结论 富林蜜凝胶可以显著促进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