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初步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 :比较了 9例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早期活动、并发症、Harri评分方面的不同。结果 :发现在相同条件下 ,小切口手术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促进了早期活动 ,并且对手术的效果无影响。结论 :小切口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SD大鼠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AST)的体外培养与纯化方法。方法:将差速贴壁后SD大鼠侧脑室下区AST置于含有B27添加剂的DMEM/F12中培养,采用低浓度血清(2.5~5ml/L)调整法对AST进行纯化。观察AST生长变化,采用形态学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和纯度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呈纤维状聚集或类圆形散在生长,GFAP染色呈阳性反应,细胞胞浆着色较深,高倍视野下细胞骨架形态清晰可见,细胞核不着色。在体外培养14~15d时可以获得91%的AST。结论:差速贴壁结合低浓度血清调整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AST体外培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33.
背景:嗅鞘细胞移植和甲基强的松龙是两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脊髓损伤方法,关于二者联合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较少,结果也不尽相同。 目的:通过对大鼠行为学评分和诱发电位学检测了解嗅球嗅鞘细胞移植和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以及二者之间有无协同作用。 方法:以NYU脊髓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T10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注射嗅鞘细胞、甲基强的松龙、嗅鞘细胞+甲基强的松龙、无血清的DF12培养液、生理盐水。于术后8周进行后肢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并通过BBB评分了解各组大鼠手术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术后8周,嗅鞘细胞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嗅鞘细胞+甲基强的松龙组与损伤组、DF12组比较,大鼠后肢BBB评分明显升高,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N1波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嗅鞘细胞+甲基强的松龙组与嗅鞘细胞组、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大鼠后肢BBB评分明显升高,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嗅鞘细胞移植和甲基强的松龙单独应用均可以显著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二者联合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4.
目的采用经我们改良的差速贴壁法结合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低浓度血清的培养方法对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进行分离和原代纯化培养,探讨建立嗅粘膜嗅鞘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对差速贴壁后的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交替应用含10%胎牛血清和含2.5%胎牛血清、NT3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嗅粘膜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p75^NTR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和纯度检测。结果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形态多呈双极、三极,伴有细长的突起。p75^NTR和GFAP染色均呈阳性反应,体外培养9d时纯度可达83%。结论差速贴壁法结合低浓度血清和NT3应用可以分离培养出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其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患者,男11例,女4例,翻修时年龄15~68岁(46.60±14.95岁);两次手术相隔2~120个月(28.73±38.59个月)。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探查情况分析翻修原因。翻修手术中均行8~10kg颅骨牵引及后方松解;后方结构完整患者行后路固定,根据松解后复位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前路松解术;1例后路减压患者行前路松解复位固定术。导航模板辅助置入寰枢椎螺钉;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植骨。随访观察寰枢椎复位、螺钉位置、植骨融合及手术疗效。结果:翻修原因,减压或复位不足10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未融合3例(含植骨未融合致内固定失败1例)。15例翻修手术中,14例为后路固定手术,1例为前路固定手术。通过术中颅骨牵引及充分松解,13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因广泛骨性融合,无法牵引复位,切除齿状突后彻底减压。导航模板辅助下共置入寰枢椎螺钉42枚,均一次性置入;置钉准确率97.6%。随访3~36个月(16.0±4.2个月),所有病例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6个月(3.7±0.5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3.8±3.1分(11~16分),较术前评分8.1±2.3分(6~11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4.0±21.2)%(45.4%~88.8%)。结论: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为减压或复位不足、内固定失败以及植骨未融合。充分的术中松解、8~10kg的颅骨牵引、恰当的骨质切除减压有利于翻修术中寰枢椎的复位,导航模板辅助有利于提高置钉准确性。  相似文献   
36.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手部掌、指骨45处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手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5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1.1%、良8.9%、可6.7%、差11.1%,总优良率为80.0%。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患手功能恢复,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三种纯化方法体外培养人胚嗅球嗅鞘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嗅鞘细胞纯化培养方法有免疫亲和吸附法、免疫磁珠法、化学药物法、差速贴壁法、无血清饥饿法等,但均存在缺陷.比较3种纯化方法原代培养人胚嗅球嗅鞘细胞的纯度,寻求简单实用的高纯度人胚嗅球嗅鞘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8/12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医学实验中心进行.选用流产胚胎标本24份,胎龄4~6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和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提供.实验经产妇及家属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实验方法:取胚胎嗅球分离培养嗅鞘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将单细胞悬液加入未包被的培养瓶中培养,然后再次将细胞悬液加入未包被的培养瓶中,具体差速时间根据观察决定.最后将差速贴壁后含未贴壁细胞的细胞悬液加入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用3种方法纯化培养:阿糖胞苷法、无血清饥饿法和间断神经营养因子3法纯化培养人胚嗅球嗅鞘细胞.比较3种纯化方法下嗅鞘细胞生长变化及纯度.结果:①培养早期嗅鞘细胞呈圆形, 随着培养过程进行细胞逐渐伸出细长突起呈双极、三极和多极细胞,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成熟的嗅鞘细胞大多呈双极、三极细胞与许旺细胞相似,细胞折光性好,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煎蛋样" 细胞少见.②差速贴壁法培养3~6 d时纯度为88%,以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嗅鞘细胞纯度迅速下降.阿糖胞苷法阿糖胞苷作用后细胞大量死亡,免疫染色几乎未见阳性反应细胞存在.无血清饥饿法培养3~6 d时嗅鞘细胞纯度为90%,但细胞状态差.间断神经营养因子3法培养3~9 d时嗅鞘细胞纯度为95%,且细胞状态良好.结论:差速贴壁结合间断间断神经营养因子3法比结合阿糖胞苷法、无血清饥饿法获得的嗅鞘细胞纯度高,且细胞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38.
巫永军  历强  何浩华  曾开  李鹏  赵志涛 《广东医学》2008,29(11):1828-1830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63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按照手术方式、植骨融合方式、有无横连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11例,螺钉断裂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4个月,大多在取内固定物前复查X片时发现。其中椎间植骨组断钉7.7%(1/13),后外侧植骨组断钉8.0%(2/25),后侧植骨组断钉26.3%(5/19),未植骨断钉50.0%(3/6)。椎间植骨组和后外侧植骨组断钉率低于未植骨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使用横杆组断钉35.7%(5/14),使用横杆组断钉12.2%(6/49)。未使用横杆组断钉发生率高于使用横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断裂可能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植骨融合方式不当、植骨未融合、未使用横连杆、内植物取出过迟有关。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有效植骨融合、合理使用横杆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断裂 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9.
经皮椎体成形术102例骨水泥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章涛  历强  王润辉  吴静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213-12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措施。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02例131个椎体,并观察手术疗效及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即疼痛明显缓解。骨水泥渗漏22例,渗漏至椎管1例,改行开放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渗漏至神经根管3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渗漏至椎间隙内10例,椎旁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良好,但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