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银屑病作为一种难治性免疫相关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病程缠绵反复、易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遗传倾向等特征,但其发病机制及发生发展中的治疗靶标尚无定论.目前各种高通量技术蓬勃发展,多组学技术应运而生,可为疾病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证据.银屑病相关的多组学研究包括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肠道微生物组学、转录组学等,该...  相似文献   
32.
当归补血汤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兆胜  危建安  王宗伟 《中成药》2001,23(9):680-683
查阅十年来国内有关中医药研究的学术刊物,从免疫调节功能、循环系统作用,立方基础、抗氧化、保肝、配伍比例研究等几个方面概述当归补血汤的研究结果。当归补血汤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异常循环状态,并有保肝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开展其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单用OM或TNF-α及OM与TNF-α合用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分泌IL-1β、IL-4、IL-6、IL-12、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sTNF-αR)、hs-CRP的影响。结果 1 mg/mL OM作用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OVO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未发生明显变化。单独使用100μg/mL TNF-α,LOVO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分泌明显增加(P〈0.01)。OM与TNF-α合用48 h后,LOVO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4含量明显增加(P〈0.01或〈0.05),hs-CRP明显下调(P〈0.05)。OM与TNF-α合用后,仅见LOVO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TNF-α有上升趋势,未检测到sTNF-αR。结论单独应用OM对结肠癌LOVO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但与TNF-α合用可促进LOVO细胞分泌IL-1β、IL-4以及IL-6,抑制hs-C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34.
本文概述了当归补血药自1990年以来的药理学研究近况,主要从免疫调节功能、循环系统作用、立方基础、抗氧化、保肝、配伍比例研究等几个方面概述,因配伍比例研究都是从免疫或循环系统角度进行,故也将其纳入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
曾汇霞  危建安  邝姮 《新中医》2012,(6):151-154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AE)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测定AE对体外培养的T24细胞的抑制率,并用作图法计算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E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RNA表达。结果:MTT法测定显示,在5~160μg/mL浓度范围内,AE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IC50为31.55μg/mL;光学显微镜下药物IC50剂量(32μg/mL)作用T24细胞后呈现明显的死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E可阻滞T24细胞进入G2/M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显示早期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R T-PCR法显示myc基因表达下降。结论:AE能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并阻断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yc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功效的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和健骨二仙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补肾阴、补肾阳和补肾健骨方药(代表方分别为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和健骨二仙丸)含药血清干预BMSCs成脂分化过程,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技术(RT-q real-time PCR),观察成脂分化相关基因Lpl、Fabp4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10%正常大鼠血清相比较,Fabp4 mRNA在补肾阴组、补肾阳组(10%含药血清)表达水平均下降33%,但无统计学意义;Lpl mRNA在补肾阳组和补肾健骨组(10%含药血清)表达水平下降,其中补肾阳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parγmRNA在其它各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和健骨二仙丸对转录因子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但对其下游靶基因表达水平有显著下调作用,金匮肾气丸对成脂分化过程中成脂相关基因下调作用最为明显,推测其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能力较其它功效的方药更强。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对膀胱癌细胞株T739 经Toll样受体介导的NF-κB p65活性影响.方法:采用SYBR Green嵌合荧光定量Real Time-PCR,观察BCG(0.25 g/L)刺激T739后不同时间点各个mRNA相对表达量(Ratio),设LPS和空白组作对照;采用转录因子结合DNA的ELISA方法检测NF-κB p65活性.结果:BCG刺激后T739细胞TLR2、 CD14和MD-2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Max.Ratio分别为5.3(2 h),2.6 (4 h),7.4(2 h),TLR4 mRNA增加不显著,Max.Ratio为1.6(6 h);BCG作用T739细胞后NF-κB p65活性显著增加,阻断TLR4后,NF-κB p65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阻断TLR2后NF-κB p65活性却显著性增强(P<0.01).结论:BCG作用T739后TLR2、 CD14、 MD-2 和TLR4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增加,BCG可经TLR4使T739细胞NF-κB p65活性增强,不是经TLR2使T739细胞NF-κB p65活化.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体外建立骨肉瘤多药耐药模型(R-KHOS)的建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大剂量冲击与逐步增加剂量相结合的方法 诱导复苏后的KHOS细胞,计算阿霉素对KHOS的IC50设定耐药浓度,总体培养2个月,共传代24次,初步建立体外骨肉瘤多药耐药模型(R-KHOS).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R-KHOS和KHOS细胞的形态学差异;用对比细胞MRP基因,P-gp蛋白、1 h细胞内阿霉素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形态学上两组细胞无明显差异,R-KHOS的MRP基因、P-gp表达量明显比KHOS多,细胞内阿霉素表达水平明显比敏感株少(P<0.05),DOX对R-KHOS细胞的IC50明显提高(P<0.05).结论 大剂量冲击与逐步增加剂量相结合的方法 诱导而建立的骨肉瘤体外耐药模型(R-KHOS)可靠且建立周期短,细胞表现出明显耐药,对阿霉素耐药倍数达2.12倍,可应用此模型对耐药的发生机制及体外逆转耐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甘草对小肠隐窝干细胞IEC-6细胞增殖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耗竭细胞内多胺的方法诱导IEC-6细胞生长抑制模型,实验分4组,即对照组、DFMO组、甘草低剂量组和甘草高剂量组。对照组为正常细胞,其他3组均加入5 mmol/L DFMO,同时甘草低剂量组与甘草高剂量组分别添加40、80μg/mL甘草配方颗粒,均连续培养6天。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数量及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水平,荧光定量RT-PCR检测p53 mRNA水平及mRNA稳定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4天DFMO组IEC-6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第6天甘草低剂量组及甘草高剂量组细胞数量较DFMO组明显增加(P〈0.05),且2个剂量的甘草组间具有量效依赖性。处理IEC-6细胞6天后,DFMO组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DFMO组比较,2个剂量的甘草组能够明显下调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P〈0.05)。对照组细胞的p53 mRNA降解最快,DFMO组细胞的降解速度最慢。结论甘草通过下调p53 mRNA的稳定性来降低p53表达,从而促进小肠隐窝干细胞的增殖,可能是甘草的肠黏膜保护和修复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四君子汤总多糖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总多糖(PPS)在黏膜损伤后对小肠上皮细胞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制成细胞迁移模型,观察四君子汤PPS在造模后0 h8、h及24 h对细胞迁移面积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在细胞迁移的8 h及24 h,对IEC-6的细胞迁移均有促进作用。而其最佳剂量集中于100~400μg/ml范围内。结论:四君子汤可促进胃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其机制与促进细胞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