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乳腺癌为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中国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我国是乳腺癌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防治乳腺癌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临床实践运用辨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的“三辨”理论治疗乳腺癌,从多方位全面收集疾病的有关信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综合判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疏肝益肾法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血中雌二醇(E2)、孕酮(P)及脂肪酸合成酶(FAS)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同期手段,通过美国Abbott实验室注册的AXSYM系列实验方法检测疗前疗后血浆E2、P及FAS水平.结果 生化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浆E2、P及FAS水平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AM的副作用与血浆E2、P及FAS水平无关.结论 由此推测还存其他与血浆激素水平浓度不直接相关的诱发乳腺癌途径.  相似文献   
33.
古方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古方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目前临床实践。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查阅的方法,对自隋代到清代明确提出治疗乳岩的213首处方进行了分析。结果:使用较多的治则由高到低依次为疏肝理气法、活血化瘀法、健脾益肾法、祛痰软坚法、清热解毒法;用药频次上由高到低依次为补益药、理气药、活血药、化痰药、解毒药。结论:中医古代治疗乳腺癌以扶助正气为纲,以疏肝、健脾、益肾为目,配合消痰、活血、解毒之法。  相似文献   
34.
疏肝益肾方对38例激素依赖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对激素依赖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从对激素影响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治疗共观察了38例内脏或脑转移的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疏肝益肾方,每日1剂,服药至少半年;西医按照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34.08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为9.6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62.5%。肝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0.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肺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4.47个月,中位生存为52个月;两个部位转移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降低了雌二醇(E2),提高了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患者潮热汗出服药后好转率为70.1%(27/38)。结论:疏肝益肾方治疗激素依赖性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可改善潮热症状,机理可能与对E2的抑制及富含植物雌激素的疏肝益肾方对ERβ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疏肝益肾法对乳腺癌术后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服用三苯氧胺(TAM)副作用的影响, 并以此结论为依据评价中药(疏肝益肾法)能否缓解和消除TAM的副作用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随机、平行、同期手段进行观察.全部病例观察完成后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均值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针对肝郁不疏、肾阴亏虚证用中药干预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 改善或明显改善的症状为颜面潮红、五心烦热、盗汗、抑郁、失眠、心悸,无改善的为恶心呕吐、月经不调、口苦咽干:生 存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应用中药疏肝益肾法对减轻TAM的相关副作用有效,证明了肝木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的中医理论 对肝郁不疏、肾阴亏虚的乳癌患者的治疗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增效脐贴膏对癌性腹水患者多药耐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增效脐贴膏(养胃抗瘤冲剂的改变剂型)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癌性腹水中P-糖蛋向(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抗药性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增效脐贴膏可抑制P—gP、GST-π的表达,对MRP、LRP无抑制作用。增效脐贴膏结合化疗(PDD+5-Fu+MMC)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优于单纯腹腔化疗。结论增效脐贴膏可通过两个靶点抗肿瘤耐药来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 Meta分析系统评价曼月乐对乳腺癌患者的复发或转移风险。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检索年限为2004年1月—2021年10月,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分析曼月乐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风险。结果 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1 309篇,5篇RCT被纳入,300例患者入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总效应值合并,合并RD为0.03(95%CI: -0.03~0.08,Z=1.05, P=0.29),提示与单纯他莫昔芬(TAM)组相比,曼月乐+他莫昔芬组未增加乳腺癌复发或转移风险。漏斗图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佩戴曼月乐未明显增加乳腺癌患者复发或转移风险,对乳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各个环节,辨病与辨证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中西互补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基本指导思想。辨证施治使用中药,可减轻毒副反应,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乳腺癌为我国乃至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死亡人数亦居全球女性癌症死亡人数首位,是国家肿瘤防治的重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42万例,为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之首,占整体女性恶性肿瘤的19.9%.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相结合,乳腺...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治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6例Ⅱ/Ⅲ期HER-2阳性乳腺癌意向人群分为两个队列,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治疗队列及单纯西医治疗队列。疏肝益肾方,1剂/d,服药至少3个月。西医按照NCCN指南给予标准化治疗。结果疏肝益肾方能显著改善患者总生活质量,潮热汗出及疲劳、失眠的发生率及程度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西药组低。结论疏肝益肾方能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