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治疗卵巢癌患者经紫杉醇化疗后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进行观察,符合标准的患者均予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口服及外洗治疗。1个月后观察90例患者神经毒性的等级及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种不同兼夹症外周神经毒性发生例数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变化,除湿邪阻络者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的内服和外用有改善卵巢癌患者经紫杉醇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孙桂芝教授治疗消化道肿瘤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桂芝教授 ,现任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博士生导师。在中医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实践中 ,博览群书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才思敏捷 ,形成了一套独到的肿瘤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尤对消化道肿瘤治疗经验独到 ,并承担多项国家级肿瘤重点攻关课题。现将其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经验略述于后。1 痰瘀毒聚成癌 毒邪是关键孙教授认为 ,恶性肿瘤的发生除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内伤七情 (怒、喜、思、忧、恐、悲、惊 )以及机体正气 (气、血、阴、阳 )不足有关外 ,毒邪在肿瘤发生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毒…  相似文献   
33.
卢雯平  朴炳奎 《癌症进展》2010,8(3):212-214,218
个体化治疗是目前比较热的字眼,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现以及新的医疗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使人们意识到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肿瘤治疗的主导方向,中医临床实践是最典型的个体化医疗,辨证论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但今之个体化治疗与辨证论治有何异同,我们又如何将其发展完善呢?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疏肝益肾方对38例激素依赖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对激素依赖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从对激素影响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治疗共观察了38例内脏或脑转移的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疏肝益肾方,每日1剂,服药至少半年;西医按照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34.08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为9.6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62.5%。肝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0.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肺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4.47个月,中位生存为52个月;两个部位转移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降低了雌二醇(E2),提高了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患者潮热汗出服药后好转率为70.1%(27/38)。结论:疏肝益肾方治疗激素依赖性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可改善潮热症状,机理可能与对E2的抑制及富含植物雌激素的疏肝益肾方对ERβ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5.
增效脐贴膏对癌性腹水患者多药耐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增效脐贴膏(养胃抗瘤冲剂的改变剂型)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癌性腹水中P-糖蛋向(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抗药性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增效脐贴膏可抑制P—gP、GST-π的表达,对MRP、LRP无抑制作用。增效脐贴膏结合化疗(PDD+5-Fu+MMC)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优于单纯腹腔化疗。结论增效脐贴膏可通过两个靶点抗肿瘤耐药来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变化,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方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纳入75例气虚血瘀证铂耐药卵巢癌患者。两组均接受西医规范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成药西黄解毒胶囊,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解毒方,干预至病情进展、死亡或研究结束。每2月随访1次,评估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采集受试者外周血,分别在入组时和干预每2个月后检测外周血IL-6和M2型巨噬细胞占巨噬细胞的百分比,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对影响PFS的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中医证候评分、M2占巨噬细胞百分比、IL-6水平、年龄、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mPFS)为6个月(95%置信区间:4.77-7.23),对照组mPFS为5个月(95%置信区间:3.06-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质量、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中IL-6&l...  相似文献   
37.
目的 Meta分析系统评价曼月乐对乳腺癌患者的复发或转移风险。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检索年限为2004年1月—2021年10月,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分析曼月乐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风险。结果 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1 309篇,5篇RCT被纳入,300例患者入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总效应值合并,合并RD为0.03(95%CI: -0.03~0.08,Z=1.05, P=0.29),提示与单纯他莫昔芬(TAM)组相比,曼月乐+他莫昔芬组未增加乳腺癌复发或转移风险。漏斗图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佩戴曼月乐未明显增加乳腺癌患者复发或转移风险,对乳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各个环节,辨病与辨证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中西互补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基本指导思想。辨证施治使用中药,可减轻毒副反应,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乳腺癌为我国乃至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死亡人数亦居全球女性癌症死亡人数首位,是国家肿瘤防治的重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42万例,为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之首,占整体女性恶性肿瘤的19.9%.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相结合,乳腺...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疏肝益肾方(SGYS)通过干预乳腺癌微环境中外泌体的串扰对他莫昔芬(TAM)耐药细胞株LCC9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空白组,TAM(2 mg·kg-1·d-1)组,SGYS(113.2 g·kg-1·d-1)组,联合组共4组含药血清;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LCC9细胞的外泌体,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追踪技术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然后将收集的LCC9外泌体(LCC9-EXO)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共培养,在共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的上述4组含药血清。共培养48 h后,提取BMMSCs的外泌体(BMMSCs-EXO),与LCC9细胞进一步孵育。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LCC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含药血清对LCC9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LCC9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D24,CD44,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的表达。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到LCC9-EXO可以被BMMSCs成功摄取,且BMMSCs-EXO可以被LCC9细胞成功摄取;CCK-8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与TAM组相比,SGYS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在各时间段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较SGYS组降低更明显(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显示,与TAM组相比,SGYS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P<0.05);Transwell迁移结果显示,与TAM组相比,SGYS组与联合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TAM组相比,SGYS组与联合组的ERα和CD24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HER2和CD44的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0.05),且联合组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优于SGYS组(P<0.05)。结论 SGYS通过干预BMMSCs-EXO与LCC9-EXO串扰,从而逆转LCC9细胞的TAM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