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闵筱兰  吴燕  卢长江 《内科》2022,(1):111-112,123
孕产妇和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简称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疫情期间我院从儿童、孕产妇入院就诊管理、住院防控管理、医护人员专业技能、诊疗服务模式、健康宣教等五个方面制订了针对性的应急管控策略和措施,有力保障了就医群众及医院职工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肿瘤切除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为患者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的2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46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58.1岁。按术中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开腹组( n=24)和腹腔镜组( ...  相似文献   
33.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临床少见,国内仅有零星报道,故易被误诊漏诊。现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诊断和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51.6岁。15例(占75%)因上腹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供者在体左/右半肝劈裂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及应用于临床肝移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实施在体左/右半肝劈裂供肝(27例)及相应受者(49例)的临床资料, 按供肝采用的劈裂肝技术分为常规劈裂组(A组, 13例)和创新劈裂组(B组, 14例), 相应受者分为常规劈裂受者组(C组, 25例)和创新劈裂受者组(D组, 24例)。比较分析A、B两组供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两组受者近期疗效, 随访截至2022年9月30日。结果 27例供者中男性23例, 女性4例, 死亡原因颅脑外伤12例, 自发性脑出血13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B组供者体重和体重指数大于A组, 血钠水平低于A组(P< 0.05)。A组供肝劈裂中位手术时间230 min高于B组的175 min(P=0.022)。左/右半供肝脉管分配比例A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肝下腔静脉劈裂A组1例, B组10例(P=0.001)。20例需要Ⅴ/Ⅷ段流出道重建的右半肝移植中, A组12例和B组3例采用传统的独立架桥重建(独立式), B组5例采用创新的下腔静脉成型联合重建(联合式), 组...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区域淋巴结阳性比(LNR)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行根治性切除并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的53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资料,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LNR预测胆囊癌患者术后存活状态的最佳界值, 根据此界值将患者分为低LNR组和高LNR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53例患者共清扫区域淋巴结417枚, 其中144枚淋巴结阳性, 阳性率为34.5%。LNR预测胆囊癌患者术后存活状态的最佳界值为0.33, 根据此界值将患者分为低LNR组(LNR≤0.33, 28例)和高LNR组(LNR>0.33, 25例)。低LNR组和高LNR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4.3%(18/28)和88.0%(22/25), 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分别为8和7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低LNR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2%、38.4%和32.0%, 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6个月。高...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全肝门切除重建(THERR)与单纯门静脉切除重建(PVRR)治疗肝门胆管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101例PHC患者资料,其中接受肝切除联合THERR 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64.3±9.7)岁],接受肝切除联合PVRR 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63.8±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切除数据和术后近远期结果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术前胆道引流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HERR组以扩大的左半肝切除为主(10/14,P=0.010),PVRR组以扩大的右半肝切除为主(12/19,P=0.001)。THERR组手术时间[(586±158)min]长于PVRR组[(453±88)min](t=3.087,P=0.004),持续肝门阻断时间[(32.5±7.3)min]长于PVRR组[(12.4±3.8)min](t=10.325,P<0.01)。THERR组1例术后9 d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3例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9%、57.1%、37.0%,PVRR组19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9%、37.8%、3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8)。结论与PVRR在PHC切除术中的作用相比,THERR应用于经选择的需同时行肝动脉和PVRR的PHC切除术,特别是需行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右支重建以保留右半肝的PHC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尺桡骨骨折在四肢创伤中较为常见,由于前臂特殊的解剖特点,常给骨折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我院自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尺桡骨骨干骨折268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2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23例SPTP病例的临床特征、手术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男7例,女16例;年龄10~63岁,中位年龄39岁。肿瘤位于胰头/颈部8例,胰体尾部15例。1例行单纯胰腺肿瘤局部切除,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腺中段节段性切除(1例为腹腔镜手术),5例行胰腺体尾切除(其中1例因合并肝癌加行肝右后叶切除),11例行胰腺体尾切除加脾切除。术后住院6~35 d,中位术后住院日13 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43.5%(10/23),无再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肿瘤直径1.5~15 cm,平均(5.9±0.7)cm。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围绕纤细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细胞形态一致,核异型性不明显。8例表现为胰腺组织、神经浸润或脾脏侵犯,诊断为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免疫组化显示AAT/AACT、Vimentin、β-catenin、CD56阳性率均100%,Syn、CgA、CD10、PR部分阳性。23例均获随访,平均38个月,无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1例合并肝癌患者术后2年因肝癌复发再次行肝癌切除术,无SPTP复发转移。结论 SPTP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增强CT检查有助于肿瘤定位和手术风险评估;确诊依赖于病理学诊断和免疫组化;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能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39.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移植技术的成熟,肝移植手术的数量显著增多,但术后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仍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移植术后患者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拟从AKI的诊断标准、致病因素及生物标记物等方面,回顾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肝移植术后AKI的认识,减少术后AKI的发生,改善移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159例DCD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中AKI诊断标准将159例受者分为AKI组(34例)和对照组(125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和术前血清白蛋白。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术前体质指数(BMI)、供肝冷/热缺血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术中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及总住院天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性别、术前乙型肝炎、术中低血压、术后感染、肝移植术式及术后再次手术情况。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率为21.4%(34/15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KI组与对照组受者术前MELD评分、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及术后再次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63, t=-2.250, Z=2.040, Z=2.092, Z=-3.303, Z=-2.170, χ2=8.227, χ2=5.294, P均<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ELD评分、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尿量和手术时间是DCD肝移植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DCD肝移植术前应改善受者一般情况,提高围手术期营养水平,术中控制液体出入量,合理使用利尿剂和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受者术后AKI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