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值的特点,并分析不同孕前BMI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检出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并接受75g OGTT的4 8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孕前BMI水平分为轻体质量(BMI<18.5kg/m2)、正常体质量(BMI 18.5~23.9kg/m2)、超重(BMI 24.0~27.9kg/m2)和肥胖(BMI≥18.5kg/m2)4组,比较不同孕前BMI水平孕妇75g OGTT血糖值,计算GDM的检出率,分析不同孕前BMI水平与GDM检出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GDM检出率为22.5%(1 102/4 898),轻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4组GDM检出率分别为:13.3%、20.7%、31.6%、39.2%,随着孕前BMI的上升,GDM的检出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χ趋势2=110.175,P<0.001)。轻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各组孕妇随着孕前BMI的上升,OGTT不同时点(空腹OGTT、OGTT 1h、OGTT 2h)血糖值均呈明显上升趋势(F值分别为92.835、64.455、36.855,均P<0.05);超重组与肥胖组孕妇不同时点(空腹OGTT、OGTT 1h、OGTT 2h)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1、-1.316、-0.365,均P>0.05),但这两组孕妇不同时点(空腹OGTT、OGTT 1h、OGTT 2h)血糖值分别与轻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与轻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比较:t值分别为14.075、14.583、9.769、13.650、9.990、6.743,均P<0.05;肥胖组与轻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比较:t值分别为16.214、15.321、10.187、14.110、10.152、7.589,均P<0.05)。孕前BMI值与血糖异常分组之间存在相关性(r=0.307,P=0.018),孕前BMI值与GDM检出率之间亦存在相关性(r=0.362,P<0.001)。结论随着孕前BMI的增加,孕妇GDM的检出率和OGTT有2项及以上异常者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对于孕前体质量超重或肥胖的孕妇,更应当关注其GDM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妇产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 纳入735例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为剖宫产术、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3个疾病组,再将其按用药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和术后各给予头孢呋辛钠1.5g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1.5g,每日2次,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结果 剖宫产术、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的实验组术后最高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67、2.13、1.84,均P<0.05);实验组患者退热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t分别为1.79、1.90、2.24,均P<0.05);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3.97、6.24、6.70,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仅在术后应用头孢呋辛钠比较,围手术期适当应用抗生素能更有效地降低妇产科术后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3.
卢秀英  冯丽  张丽霞  唐红华  陈垒 《中外医疗》2010,29(32):134-134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上岗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对13名新上岗护士实行护士长-教学组长-一对一带教老师三级教学管理制。结果 13名新上岗护士基本能达到手术室护士的要求。结论一对一带教新上岗护士可行。  相似文献   
104.
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左眼球突出6年,左颧部外突3年,伴耳鸣、耳痛2年,回吸性涕血3月。经CT扫描,临床诊断左眶尖颞下窝沟通性肿瘤。从左颞部行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左眶尖颞下窝低恶性脑膜瘤。术前一般状况良好,无其它特殊疾病史,常规检查及有关内分泌测定值正常。术前给安定10m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建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以γ羟丁酸钠2.5g,安定10mg,芬太尼0.1mg,异丙酚100mg,琥珀胆碱80mg麻醉诱导后插管。吸入氨氟醚,间断静脉注射卡肌宁、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文总结我院1982—1984年小儿感染性休克320例。原发病:中毒型痢疾居首位,暴发型流脑次之,鼠伤寒感染并休克占第三位,金葡败血症病死率最高。轻症108例,重症212例。高海拔地区小儿感染性休克临床并发症多,脏器功能损害混合出现,致使病情严重复杂;微循环障碍严重,低氧血症占100%,高乳酸血症占82.9%是高海拔地区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特点。抢救高海拔地区小儿感染性休克重点是:早期给氧,合理扩容纠酸,积极改善微循环灌流及细胞代谢,防治多脏器功能表竭。  相似文献   
107.
复方冬眠灵、氯胺酮、安氟醚复合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增殖体摘除术中的应用体会王洁,梁郑,刘海霞,董耕田,贾英萍,卢秀英(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麻醉科郑州市450003)用复方冬眠灵、氯胺酮及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未行气管插管,用于小儿扁桃体、增殖体摘除术,麻醉...  相似文献   
108.
14天男孩,回族,1980年1月18日晨2时始发热,烦燥不安,阵阵惊哭,不吃奶。5时许呼吸急促,面部发青。8时眼睑面部有出血点,后蔓延增多,融合成片。8个小时无尿,呻吟不安,下午17时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第二胎,新法接生,母乳喂养。入院前3—4天患儿父母均患“感冒”。体检:体温36.6℃,呼吸80次/分,血压测不出,脉搏摸不到,四肢冰凉。发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及保健服务状况分析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目的〗 8掌握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保健服务利用状况。〖方法〗 对1992~1998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1992年为15.2%,1998年为9.6‰,(x^2=77.64,P〈0.001)。死亡地点在医院、途中、家中比例分别人75.62%、5.31%、19.07%,7年间远县儿童死前在市级医院就诊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提高保健  相似文献   
110.
西宁地区小儿急救现状(附3588例危重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3588例中单器官功能衰竭880例,多系统水能衰竭(MSOF)2136例,死亡372例,病死率为10.37%。758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病死率为29.80%。居前10位的主要原发病为重症肺炎、中毒型痢疾、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中毒、病毒性脑炎、暴发型流脑、颅内出血、坏死性肠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本文指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MSOF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危重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降低重症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