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比经桡、股动脉路径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连续行pPCI的19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依据手术穿刺路径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129例,观察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梗死相关动脉分布、围术期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使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手术操作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Needle-to-Balloon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桡动脉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桡动脉组的造影剂使用量较股动脉组显著减少(P=0.043)。结论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行pPCI后MACE无明显改变,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有降低趋势,造影剂使用量更少,故在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心可将其作为pPCI血管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血栓抽吸导管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疗效的不同,探讨减少冠状动脉血栓负荷和改善心肌灌注的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因STEMI就诊,接受直接PCI的206例患者。根据直接PCI过程中对血栓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直接PCI组、血栓抽吸或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血栓抽吸+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比较各组在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ST段50%回落率、TIMI帧数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大出血情况、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血栓抽吸+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与单纯直接PCI组相比,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术后TIMI血流帧数和最高导联ST段50%回落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TIMI血流0~1级患者比例更高(P<0.05);血栓抽吸或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与单纯直接PCI组相比,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术后TIMI血流帧数,最高导联ST段50%回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心脏超声示LVEF,LVDd以及住院...  相似文献   
33.
患者男,58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天”以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3年;吸烟40余年,40—60支/天;饮酒40年,200g/d。家族中父亲有早发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34.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将70例发病12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分钟加速静脉溶栓组(4例)及UK200万U/30分钟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加速静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轻度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率,SK加速溶栓组分别为12.5%(5/40),7.5%(3/40),2.5%(1/40);而UK溶栓组分别为13.3%(4/30),3.3%(1/30),6.7%(2/3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分钟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分钟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35.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 ,由于其诊断困难 ,误诊率高。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约30 %。为了提高PE的诊治率 ,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 ,通过对 8例PE的患者行肺动脉碎栓术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根据临床症状 ,D 二聚体 >0 .5mg L ,心电图改变 (QRS电轴右偏 ,SⅠQⅢTⅢ 型 ,右胸前导联及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 ,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血气分析等指标 ,疑诊为PE者行肺动脉造影。共筛选 8例住院患者 ,最大年龄 72岁 ,平均年龄 6 2 .…  相似文献   
36.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s ,ACS)急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的 183例大于 70岁ACS患者 (≥ 70岁组 )与 76例小于 70岁但大于 6 0岁的ACS患者 (对照组 ) ,两组均在心绞痛发作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 ,根据造影结果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对“罪犯”病变予干预。结果 ≥ 70岁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置入支架 173枚 ,直接置入支架 2 2枚 ;手术成功率 97.8%;术后 15 1例 (82 .5 %)患者心绞痛消失 ,18例有胸闷感 ,次日自行消失 ,14例患者仍有心绞痛症状 ;对照组PTCA后置入支架 71枚 ,直接置入支架 10枚 ;手术成功率 98.7%;术后 6 5例 (85 .5 %)患者心绞痛消失 ,3例仍有心绞痛症状。两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置入支架后两组均无急性闭塞和死亡病例 ;随访期内 ,两组心绞痛复发率及复发后接受再次血运重建术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有条件的心脏介入中心 ,对老年ACS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 ,与对照组比较 ,手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及近、远期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ROT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009-01至2011-02连续的24例冠心病患者严重钙化病变行ROTA加DES治疗,其中经股动脉路径14例,经桡动脉路径10例,观察其旋磨特点、即刻造影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院内事件发生率和平均随访12个月(6~24个月)的结果。结果:行ROTA的患者均为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HA/ACC)B2/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头均成功通过狭窄病变,并完成DES置入术,91.7%(22/24)的病例最后使用≤1.5 mm旋磨头通过钙化病变,总成功率为100%,术中仅1例发生慢血流和心动过缓,院内无非Q波心肌梗死发生,无冠状动脉穿孔、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及死亡发生。随访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论:选用直径较小的旋磨头改变钙化病变的血管的顺应性后,可以顺利完成DES植入术,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前 2 4h内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0 8例 ,有梗死前心绞痛者为A组 (5 3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者为B组 (5 5例 ) ,行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等检查。对心电图QRS积分值、心肌酶峰值、左室射血分数、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形成及短期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心肌梗死患者QRS积分值、心肌酶峰值、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形成及 1个月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 (P<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A组 (P<0 .0 5 )。结论 梗死前 2 4h内心绞痛可减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时QRS积分值 ,保护心功能 ,降低短期病死率。缺血预处理可能是梗死前心绞痛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9.
近年动物试验证明心肌缺血预适应有一种保护作用。本组分析了近3年我院急性前壁心肌梗塞110例病人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塞的影响。其中男77例,女33例。心肌梗塞前有预缺血者69例(A组),无预缺血者41例(B组)。资料分析显示:B组心肌梗塞时心肌坏死范围、心肌酶峰值、心功能损害、室壁瘤形成及死亡率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还就心肌缺血预适应发生时间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之间的关系,缺血预适应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年龄≥70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2h以内行梗死相关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21例(51.2%),回旋支7例(17.1%),右冠状动脉13例(31.7%)。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0级29例,1级7例,2级5例。结果:41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共置入支架48个,术中死亡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手术成功率97.6%(40/41)。术后TIMI血流3级为37例(90.2%)。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临床总成功率为95.1%(39/41)。随访36例,1例出现心绞痛,心血管造影证实为再狭窄,行切割球囊成形术;1例出院后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治疗;其余34例未再发心绞痛。结论:老年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PTCA加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