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服用兴奋剂情况以及停药原因,以进一步规范ADHD儿童药物治疗。【方法】2007年3月-2008年9月期间诊断为ADHD的儿童83名,利用门诊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服药持续情况及停药原因。【结果】83名儿童中服药治疗38名,治疗率45.8%,男童32例,女童6例。其中服药最短1次,最长2年1月。【结论】加强ADHD卫生知识宣传,及时门诊及电话随访,改善家长对ADHD的认识,消除家长对兴奋剂副作用的顾虑,是规范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华盛顿健康科学转化研究中心是全美60个临床和转化科学中心之一。本文对该中心的组成、管理、提供支持的项目、开放基金的申请及转化医学研究的分期等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当面临复杂的医疗卫生问题时,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应用需要一个由科学家、临床医生和社区人员组成的跨学科的团队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究外伤性结肠损伤行急诊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确诊为外伤性结肠损伤并行急诊手术的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急诊手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30)和无并发症组(n=29)。主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并发症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判断具有临床意义的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0例患者总计出现并发症56次, 其中15例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为Ⅱ级23例(41.1%), Clavien-Dindo分级为Ⅲa级为1例(1.8%), Clavien-Dindo分级为Ⅲb级为6例(10.7%), Clavien-Dindo分级为Ⅴ级1例(1.8%)。并发症发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肺炎和(或)胸腔积液16例(28.6%), 切口感染12例(21.4%), 术后出血9例(16.1...  相似文献   
25.
目的全身骨显像可清晰显示全身骨骼形态及代谢情况,检出骨骼疾病。本研究分析全身骨显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8-04-01-2018-08-30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ethylenediphosphonate,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患者1 524例,显像质量根据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仪临床使用评价指标分为质量佳(A)、质量良好(B)、质量差(C)3组,总结性别、年龄、血钙、尿素氮、肌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注射至显像间隔时间、注射部位核素有无浓集、治疗措施、膀胱充盈状态、软组织摄取状态、携带异物及核素污染等资料,计量资料对显像质量有影响者进一步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全身骨扫描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本研究中显像质量佳者(A)约占40.0%(610/1 524),显像质量良好者(B)约占50.3%(766/1 524),显像质量差者(C)约占9.7%(148/1 524);全身骨扫描图像质量与性别(χ2=73.143,P<0.001)、年龄(χ2=11.543,P=0.003)、BMI(χ2=16.057,P=0.000)、注射至显像间隔时间(χ2=20.226,P<0.001)、注射部位核素异常浓集(χ2=10.880,P=0.004)、放疗(χ2=20.871,P<0.001)、膀胱充盈(χ2=75.929,P<0.001)及软组织摄取(χ2=338.872,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与患者血钙、尿素氮、肌酐、携带异物及核素污染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居于首位的影响因素为注射点核素浓集,约占10.8%(164/1 524),其次为软组织摄取高及膀胱充盈,分别占7.4%(113/1 524)和6.6%(101/1 524);对年龄及BMI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显像质量佳(A)及质量良好者(B)年龄<45岁组与45~59岁组及≥60岁组<24.0kg/m2分别与24.0~27.0kg/m2及BMI>27.0kg/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59岁与≥60岁组、24.0~27.0kg/m2与>27.0kg/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像质量差者(C)BMI<24.0kg/m2组和24.0~27.0kg/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影响全身骨扫描图像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性别、年龄、BMI、注射部位核素浓集、软组织摄取、膀胱充盈状态、注射至显像间隔时间等;人为可控因素中,提高注射技术、降低软组织摄取及检查前及时排空膀胱等方法可明显提高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aCSVD)患者情感障碍与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和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81例a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患者分为非焦虑组(58例)、焦虑组(23例)以及非抑郁组(50例)、抑郁组(31例)。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影像学标志物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67.03±9.28)岁。CSVD影像学疾病负担评分1.5(2)分。在影像学标志物中,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BG-EPVS)数量与焦虑(P=0.004)和抑郁(P=0.011)独立相关。症状学分析显示BG-EPVS数量与焦虑症状中的尿频(P=0.026)、面色潮红和手脚出汗(P=0.007)、睡眠障碍(P=0.002)有关,与抑郁症状中的消极心理(P <0.001)有关。结论 在众多CSVD影像学标志物中,BG-EPVS与aCSVD患者焦虑和抑郁独立相关。对于焦虑而言,BG-EPVS与焦虑相关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相关。对于抑郁而言,BG-EPVS主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BG-EPVS增多显著的aCSVD患者更容易...  相似文献   
27.
卢婷婷  朱向香   《护理与康复》2021,20(1):62-66
目的观察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癌症疲乏量表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癌症疲乏量表各维度和总分的降低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欧洲癌症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5个功能领域和总体质量的升高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量表中的疲乏、疼痛和单项测量项目中的食欲丧失的降低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卢婷婷 《临床医学》2001,21(7):18-20
绝经后出血(PMB)系指绝经后一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症之一,为进一步探索PMB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本文对1995年~2000年问我院门诊和住院的PMB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本组6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2岁,平均63.1岁,绝经年龄最小41岁,最大57岁,平均52.5岁。从绝经至第一次阴道出血最短的为1.5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慢性失眠患者中脑小血管病(CSVD)的临床特征。方法行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和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100例,年龄52~75岁,入组2周内完成头部MRI、多导睡眠监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主观症状。共病CSVD者为研究组(28例),单纯失眠者为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之间症状、多导睡眠监测参数、认知功能等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主观症状中仅头晕评分[7. 0(4. 5,8. 0)分比4. 0(2. 0,6. 0)分]高于对照组;多导睡眠监测入睡后觉醒时间[105. 8(66. 7,141. 3) min比70. 1(35. 4,116. 8) min]、觉醒指数[(29±8)次/h比(21±6)次/h]、非快速眼动睡眠-1比例[(15±4)%比(10±3)%]高于对照组,睡眠效率[(67±18)%比(75±15)%]低于对照组; MoCA总分[19. 0(15. 0,24. 0)分比23. 5(17. 0,26. 5)分]、视空间评分[2. 0(1. 0,3. 0)分比2. 5(1. 5,3. 0)分]、执行功能评分[2. 0(1. 0,3. 0)分比2. 5(2. 0,3. 0)分]、短时记忆评分[2. 5(1. 0,4. 0)分比3. 0(2. 0,4. 0)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慢性失眠共病CSVD在中老年人群中占一定比例,主观症状隐蔽,需要从认知评估、睡眠监测等方面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关于联合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手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的术式演变和改进历程,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总结经验。方法 检索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LPPS术式演变改进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ALPPS诞生后的十余年里,在肝胆外科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促进剩余肝体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可提高巨大肝肿瘤的可切除性并降低术后肝衰竭发生率,使中晚期且巨大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ALPPS术式进行了改进,主要集中在一期手术肝断面分隔操作和肝动脉血流限制上,包括部分ALPPS、射频消融ALPPS、止血带ALPPS、经肝动脉栓塞ALPPS、肝动脉戴戒限流术联合ALPPS,以及微创入路的腹腔镜ALPPS和机器人ALPPS。结论 尽管ALPPS术式一直争议不断,但随着改良术式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以及腹腔镜和机器人在外科领域的成熟运用,使得ALPPS手术的创伤性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相信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