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笔者对从春秋战国至明清的古代文献中的腧穴配伍研究做了回顾,并对其配伍规律进行总结,以期为腧穴配伍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为腧穴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2.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深入了解其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18~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修饰,可调控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在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现其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肝脏脂质代谢和IR等过程。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小鼠心功能影响的效应差异,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0.5 mA组、1 mA组、3 mA组),每组10只。各电针预处理组采用0.5、1、3 mA电流强度分别电针小鼠双侧“内关”,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3 d后造模。采用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AMI小鼠模型。采用超声心动评价各组小鼠心脏功能,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心脏巨噬细胞数量和M1/M2巨噬细胞极化状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收缩率(FS)降低(P<0.000 1),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升高(P<0.000 1),心脏巨噬细胞数量增加(P<0.000 1),且以M1型为主,心肌组织IL-1β、TNF-α、TL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P<0.01)。与模型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循环机械按压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的影响, 初步研究机械因素产生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  18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机械刺激组, 每组6只。模型组和机械刺激组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 假手术组只穿刺心脏不结扎。机械刺激组采用自制仪器按压内关, 按压面为直径3 mm圆形硅胶头, 力度为150 g, 按压方式为按压5 min, 放松5 min, 3次循环为1组, 每天干预1次, 连续3 d。机械刺激3 d后, 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 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 ELISA法检测血清腺苷的浓度; 免疫组化法检测穴区腺苷脱氨酶(AD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 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 < 0.001), LVEF值下降(P < 0.001), 血清中腺苷含量和穴区ADA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 机械刺激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 < 0.01), LVEF值增加(P < 0.001), 心肌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P < 0.000 1), 血清中腺苷含量增加(P < 0.01), 穴区腺苷脱氨酶表达水平减少(P < 0.05)。结论  循环机械按压内关穴可减少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的梗死面积, 改善心功能; 其机制或与机械刺激抑制穴区ADA表达, 限制腺苷降解, 进而提高动脉中的腺苷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比分析深刺、浅刺内关穴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男性受试者9例,分别记录左侧内关穴浅刺(深度约0.5cm)、深刺(深度约2.0cm)时体感诱发电位N9、N13和N20的潜伏期、波间期。结果:浅刺潜伏期N9、N13、N20与深刺潜伏期N9、N13、N20比较,P0.05;浅刺波间期N9-N13、N13-N20与深刺波间期N9-N13、N13-N20比较,P0.05。结论:深浅刺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可能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6.
新生神经元整合到已存在的神经环路中发挥生理功能是成年神经可塑性的意义所在,而成年神经发生是新神经元产生的重要来源。研究发现,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多聚唾液酸及其复合体在神经发生的迁移、分化、存活三个阶段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试对其调节新神经元产生过程中相应的生物特性的相关证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7.
Background:Acupuncture has been recommended as a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managing cancer-related symptoms.However,there are few bibliometric analysis-based studies concerning the overall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cancer management.This study aims to summarize the status and bibl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acupuncture as an intervention for cancer-related symptoms.Methods:All clinical research papers on acupunctu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cer-related sympt...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针刺治疗糖尿病的常用经络及选穴,并介绍了针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脂代谢的影响,进一步论述了产生这些影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对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的改善。提出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认识针刺对糖尿病的疗效,认为将表观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针刺治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中,将有助于从分子及基因水平上阐释针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9.
背景:在老化过程中,脑内环境改变可引起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改变.脑内神经干细胞与衰老和退行性神经病变疾病密切相关,增殖能力与年龄存在负相关,但以快速老化小鼠为衰老模型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比较快速老化与正常老化小鼠嗅球、海马、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差异.方法:分别取6只快速老化小鼠(SAMP8)和6只正常老化小鼠(SAMR1)的嗅球、海马、皮质组织,在固定、冰冻切片后,运用Ki-67/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检测3个脑区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双标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Leica Qwin v3采图,在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下采图,每一张切片随机选取5 个相邻视野,通过Image-pro-Plus软件完成图像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老化小鼠和快速老化小鼠均有神经干细胞增殖现象,但二者存在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海马和嗅球两个脑区(P < 0.05).提示快速老化可能会导致海马、嗅球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0.
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免疫调节异常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穴位贴敷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且操作简便。因此,本文基于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及细胞因子水平异常病理变化,结合穴位贴敷具有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优势,初步探讨穴位贴敷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行性,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