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目的: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无饲养细胞无外源性细胞因子体外培养体系。方法:比较hESCs克隆种植密度对其无饲养细胞无外源性细胞因子体外培养的影响,以及克隆种植密度对hESCs培养体系骨形蛋白(bone morphology protein, BMP)样诱导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没有外源性细胞因子条件下,高克隆密度(34克隆/cm2)可以维持hESCs处于未分化状态,而低克隆密度不能维持hESCs处于未分化状态。同时, NB体系BMP样诱导活性可以被hESCs克隆种植密度所改变,高hESCs克隆密度时,培养基具有高的BMP样诱导活性。结论:高hESCs克隆种植密度可以改变自身生长的微环境,可以维持自身未分化状态,这?鱤ESCs自身未分化状态机制和简化hESCs无饲养培养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比较非降调节雌孕激素替代法与降调节雌孕激素替代法作为子宫内膜准备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 在PCOS患者FET周期中,分别采用非降调节雌孕激素替代法(n=89)、降调节雌孕激素替代法(n=37)准备内膜,比较周期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29.53±3.39)岁和(29.24±2.85)岁(P>0.05);基础体质量指数分别为(23.07±3.51)和(22.20±2.96)(P>0.05);不孕年限分别为(3.14±1.89)年和(3.86±1.36)年(P>0.05);两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55.06%和72.9%(P <0.05);种植率分别为38.7%和53.6%(P <0.05);流产率分别为16.3%和14.8%(P>0.05);宫外孕率分别为4.1%和3.7%(P>0.05).结论 对于PCOS患者使用降调节雌孕激素替代法是一种合适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  相似文献   
153.
对13头成年母猴,用黄体酮 前列腺索(PGF_(2a))处理,诱发月经周期,并用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案,注射外激性促性腺激素诱发等超数排卵。对171个大滤泡(直径≥4mm)实行外科手术采卵,滤泡穿刺吸卵共获147个卵细胞,平均每头猴采卵11.31±6.47个,卵细胞回收率为85.96%。精液用直肠电刺激法采集,精子经TALP培养基洗涤二次,并在含10%灭活猴血清的TALP液中,加入1mM CAMP和lmM咖啡因,预孵育6~3h。卵细胞在含10%灭活猴血清的TALP或Ham''sF-10培养基中作体外成熟的培养,经约4~12h孵育,卵细胞体外成热率为28.57%。成熟的卵细胞(n=42,中期Ⅱ)和已预孵育的精子一起12~24h,并有部分在前次输精后5~12h再次输精,在42~56h后有9个受精卵继续发育至2细胞期和桑椹期阶段,体外受精率为35.71%(15/42)。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的症状前基因诊断方法。方法:PCR扩增PKD1基因两侧和基因内SM6、16AC2.5、HBAP、KG8共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并采用中性聚丙烯酰胺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凝胶、常规变性PAGE凝肌、及含32%甲酰受、5.6mol/L尿素的PAGE凝胶进行电泳检测。结果:被检测家系疾病与PKD1连锁。在SM6位点上,中性胶检测Ⅲ4和Ⅲ1均为纯合子,在变性胶检测中则是杂合子。在常规变性PAGE凝胶电泳中,SM6位点扩增产物有很多杂带干扰结果分析,而在含32%甲酰受、5.6mol/L尿素电泳检测中无杂带干扰,主带很清楚。结论:联合应用多个微卫星标记对ADPKD进行连锁分析能有效地进行早期诊断。与中性胶相比,采用变性胶对微卫星标记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所获得的信息含量高;而采用32%甲酰胺、5.6mol/L尿素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更能有效地消除杂带,优于常规变性胶。  相似文献   
155.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精子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 (ICSI)的应用 ,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病人也能获得治疗。现有许多研究发现这部分病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率增加。如非整倍体的精子受精 ,产生的子代将导致流产、畸胎、死胎 ,因此对精子染色体数目的研究已成为男性不育精子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6.
体外受精助孕并发异位妊娠9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助孕中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ing embryo transfer,FET)助孕后发生异位妊娠病例的助孕指征、助孕方式、异位妊娠类型等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007人次接受助孕治疗者,临床妊娠2322人次(38.7%),94人次为异位妊娠,发生率4.05%。其中输卵管妊娠92人次,发生率3.96%,占总异位妊娠病例的97.87%(92/94),其他部位2人次(腹腔妊娠和子宫角妊娠各1人次),发生率为0.86‰,占异位妊娠比例为2.32%。宫内宫外合并妊娠20人次,发生率为0.86%(20/2322),占异位妊娠病例的21.28%(20/94)。86例患者助孕指征为输卵管因素和/或盆腔粘连,占91.49%,其中24人有异位妊娠史(25.53%)。3种助孕方式(IVF-ET,ICSI和FET)比较,其总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IVF-ET组显著高于ICSI和FET组(均P〈0.05);FET组亦显著高于ICSI组(P〈0.05)。结论:体外受精助孕异位妊娠发生率较自然受孕人群高,有输卵管病变史是发生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7.
158.
人类胚胎干细胞特异表达新基因HPESCRG1的克隆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一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特异表达的新基因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方法从一个在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ES)中特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CF948547出发,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一个新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新基因的表达谱,并应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系统分析新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成功克隆了一个新基因HPESCRG1,GenBank登录号为AY283672。该基因cDNA长1395bp,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250~1146bp,定位在3q13.13,预测编码297个氨基酸,预计分子量为33784,等电点为9.35。其编码蛋白有一个SAP功能域,该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内。该基因仅在人类ES细胞中表达,而在其分化细胞不表达,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人间充质干细胞、成人和流产胚胎的多种正常组织中不表达。结论HPESCRG1基因是一个人类ES细胞中表达特异性新基因,很可能与人类ES细胞的自我更新和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9.
粘多糖贮积症Ⅱ型患者IDS基因的一个新突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粘多糖贮积症 型 (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MPS )患者的艾杜糖 - 2 -硫酸酯酶 ( iduronate- 2 - sulfatase,IDS)基因的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 SSCP)对患者的 IDS基因可能的常见突变第 2、3、5、7~ 9外显子进行检测 ,并对 PCR- SSCP检出的突变进行直接测序 ,测序发现的突变进行 PCR-限制性酶切分析验证。结果 经 PCR- SSCP和 DNA序列分析发现该患者的第 7外显子发生新的点突变 ( G12 5 3T)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PCR- RFL P)电泳检测示患者和母亲出现突变导致的酶切位点 ,进一步验证了序列分析结果。结论 筛查所得的点突变 G12 5 3T可能是该 MPS 患者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60.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染色体易位是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帮助下增加正常妊娠的机会。现就相互易位减数分裂的情况进行综述,并讨论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