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全世界约2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我国有超过88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并且以绝经后的妇女占绝大多数,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由于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折也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2.
背景:某些中药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潜能,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坏死、骨缺损等骨相关疾病有着理论上的相通性。 目的:了解中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01/201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http://www.cnki.net/)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文检索词为“中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英文检索词为“chinese herb,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文献检索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纳入中药单体、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及其含药血清在体内或体外对人或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研究文献,排除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2篇文献,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背景的文献2篇;有关单味中药的文献5篇,其中补肾药4篇,补气药1篇;有关中药复方的文献10篇,其中补肾方6篇,补肾活血方4篇;有关中药有效组分的文献15篇。补肾、补气及活血类中药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但以补肾类中药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为体外大量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成骨分化及组织工程骨提供了更多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3.
14.
“肾精”涵义的再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历史还原的思想为指导,采用语言哲学中语义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即在当时的语境中分析"肾精"概念的逻辑涵义。发现"肾精"的认识来源有3个方面:对生命产生过程的初步观察;古代"精气"是万物生成本原的哲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功能状态来认识"肾精"。由于认识的来源不同,"肾精"的现代物质基础的指谓可能有差异。但总体的关于"肾精"的语义分析,提示"肾精"共有的涵义是具有元初、生成其它物质的特点,因此,正是在"生成性"这个意义上说,"肾精"可能与某些物质如干细胞或其所包含的特定状态的遗传物质相对应,这个语义的条件和前提不能忽视。文章意在表明《黄帝内经》作为古代中医学家的语言记录,可采用语言哲学的分析方法解读。  相似文献   
15.
稳态是控制系统的关键特征,在生物体系中广泛存在,如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细胞类型、环境饮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性状、药物成瘾、长期记忆形成等。参与稳态形成的机制常有表观遗传修饰、长半衰期物质形成、正反馈环路形成、干细胞激活等。中医"证"的研究引入稳态概念,实质上是探讨量变导致质变的机制;也使我们重新考虑"证候"动物模型的典型时间窗口和什么是中药改善"证"的核心效应。稳态概念既符合中医的理论特色,也符合现代系统论和生物学的进展,希望能对"证"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素问·五藏别论》日:“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椎间盘位于脊柱上下椎体间,是一种纤维软骨复合体结构,包括髓核、纤维环和上下软骨终板,有缓冲震荡,同时传递应力之作用。古代医书并无对“椎间盘”单独论述。本文从椎间盘的结构、功能、发生学等方面试论述椎间盘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每组10只。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通过病、证模型复合而成。益气化瘀补肾方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1个月。通过放射免疫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出现精神萎靡、少动,舌质、尾色瘀紫,体质量减轻,子宫及附件质量降低,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乌苷及其比值无明显差异,血黏度、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protein,CD62p)增高,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降低。益气化瘀补肾方组与模型组比较,除子宫及附件质量外,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HE染色显示模型组颈椎间盘高度降低,纤维环出现裂隙,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髓核减少,软骨终板变薄;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椎间盘高度正常,纤维环排列稍紊乱,髓核结构良好,软骨终板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Ⅱ型胶原表达减少;益气化瘀补肾方组Ⅱ型胶原在纤维环的表达比模型组有所增加。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Ⅱ型前胶原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teinase1,TIMP1))基因表达降低(P〈0.01),益气化瘀补肾方组与模型组比较,Ⅱ型前胶原基因和TIMP-1基因表达增高,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因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通过调节免疫、凝血和内分泌系统等改善模型动物气虚血瘀肾虚状态,通过调节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以及相关金属蛋白酶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8.
<正> 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防治病虫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它的相对毒性较高,对接触者的健康常常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有机磷农药对其接触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我们对本市149名肥药保管人员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接触者为我市各乡镇、村的肥药保管人员共149人,男135人,女14人,工龄为1—21  相似文献   
19.
背景:某些中药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潜能,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坏死、骨缺损等骨相关疾病有着理论上的相通性。目的:了解中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01/201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http://www.cnki.net/)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文检索词为"中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英文检索词为"chinese herb,mesenchymalstem cell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文献检索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纳入中药单体、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及其含药血清在体内或体外对人或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研究文献,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2篇文献,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背景的文献2篇;有关单味中药的文献5篇,其中补肾药4篇,补气药1篇;有关中药复方的文献10篇,其中补肾方6篇,补肾活血方4篇;有关中药有效组分的文献15篇。补肾、补气及活血类中药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但以补肾类中药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为体外大量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成骨分化及组织工程骨提供了更多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养骨、生血,"肾、精、髓"物质与功能共同构成了中医"肾髓系统",其中"肾为本,精为要,髓为枢",肾中精气盛衰决定髓的盈亏,是脑为髓海、肾主骨、精化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同时,中医现代研究发现干细胞与肾精关系密切,体现了"肾髓系统"的物质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