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5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74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326篇 |
内科学 | 136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44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31篇 |
综合类 | 623篇 |
预防医学 | 233篇 |
眼科学 | 27篇 |
药学 | 22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90篇 |
肿瘤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01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30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颈椎病一般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患者多表现为颈肩痛 ,疼痛可向上肢放射 ,并有眩晕、头痛等症状 ,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 ,或突然牵撞患肢时可发生闪电样锐痛。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 ,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我院自 2 0 0 2年 8月以来为缓解患者的症状 ,研制了棱柱型荞麦皮枕应用于临床 1 0 0例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0 0例中男性 36例 ,女性 64例 ;年龄 34~ 78岁 ,平均 46岁 ;病程 1~ 5年者 34例 ,6~ 1 0年者42例 ,1 0年以上者 2 4例 ,平均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头散贴敷联合红外线治疗痛痹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07~2022-06本院就诊的痛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口服塞来昔布加氨基葡萄糖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头散外敷红外线照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Melle)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6、8、10、12周,观察组VAS评分和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散贴敷联合红外线治疗痛痹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干扰乳腺癌细胞中TUSC3基因的表达后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使用siRNA和过表达质粒分别建立TUSC3高/低表达的实验组,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乳腺癌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在乳腺癌细胞各实验组和... 相似文献
14.
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瘤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36例老年与非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生存车老年组(34例)为32.4%,非老年组(102例)为51.0%.Ⅰ、Ⅱ、Ⅲ期患者两级问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患者老年级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根据细胞学分级,老年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级71.4%,2级16.7%,3级0;非老年组分别为Ⅰ奴90.0%,2级50.0%,3级14.3%,两组各级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根据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大小5年生存车老年组天残留癌者为70.0%.残留癌灶≤2cm者为50.0%,>2cm者为10.0%;非老年组分别为800%,33.3%.5.6%,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完成化疗<6疗程者5年生存率为12.5%,≥6疗程者为50.0%;非老年组分别为20.0%.71.0%,两组间比较天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并非影响预后因素.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瘤预后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大小、化疗的足量、及时和疗程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21-3p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早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214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48例为转移组,未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166例为未转移组;同期宫颈良性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2组于入院次日采集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221-3p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C水平;Pearson相关法分析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21-3p表达与VEGF-C水平的相关性;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血清miR-221-3p相对表达量、VEGF-C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术前血清miR-221-3p、VEGF-C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miR-221-3p相对表达量(3.96±1.01)、VEGF-C水平[(41.18±9....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基本微粒群优化算法(PSO)和支持向量机(SVM)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带有末位淘汰机制的微粒群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建立了延迟焦化装置粗汽油干点软测量的微粒群支持向量机模型.该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和PSO算法快速全局优化的特点,用于软测量建模.仿真实验表明:所建模型的泛化性能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卵巢早衰特点,评价坤灵丸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进行研究,从中抽取10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归肾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坤灵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性激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耳鸣、五心烦热以及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坤灵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早期肺癌患者和10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11(C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手术病理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为金标准,分析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能及其与金标准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的血清ProGRP、CEA、CA211、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对早期肺癌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二者单独应用的诊断结果。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80),单纯CT对早期肺癌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63),单纯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07),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描述我国护理学者开展预测模型建立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mbase、PubMed、CINAHL、Webof Science中进行检索,在JBI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的指导下对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41篇文献(学位论文29篇,期刊论文112篇),且集中发表于2019年及以后的核心期刊上。研究对象以患者为主,聚焦并发症、疾病转归等问题;研究场所以单中心为主(82.3%),前瞻性研究占19.9%;所有研究均构建了预测模型,但模型的评价及验证方面完成度不佳。结论 :我国护理学者开展的预测模型建立的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数量明显增加。但研究方法及模型质量亟须加强,应建立更科学、精准、实用的预测模型,以助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