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潜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研究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用细胞化学方法对诱导后的骨髓细胞进行脂肪细胞特异油红O染色;Von Kossa及改良的钙钴法进行成骨细胞鉴定;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诱导后的骨髓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M(NF—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诱导后的细胞油红O染色胞浆内可见橙红色脂滴;Von Kossa染色可见细胞间布满黑色颗粒,提示有矿化基质沉积;改良钙钻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呈深棕色或深黑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向神经细胞方向诱导后细胞NSE( )、NF—M( )、GFAP(-)。结论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32.
过量氟对大鼠脑肝肾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氟对大鼠脑、肝、肾组织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作用特点与 氧化侵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氟中毒发生机理。方法 在常规食、偏食条件下,经饮水投不同剂量氟,应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脑肝、肾组织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与活性氧产生状态。结果 常规食投氟100-150mg/L、偏食投氟50-100mg/L对脑、肝、肾组织活性氧产生无明显影响。氟对脑组织神经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在S期,可明显减少S期神经细胞数量;对肝细胞周期的作用主要在G1期和G2期,偏食投氟各组G1期细胞数目普遍低于常食投氟组,G2期细胞数目则高于常规投氟组。过量氟对肾组织的作用,主要为偏食投氟100mg/L情况下,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的变化。结论 过量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对不同组织的作用时相似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对脑神经细胞主要作用于S期,肝细胞的影响主要是G1、G2期;对肾细胞主要表现为诱导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33.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 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按姜黄素浓度分为10、20、30和40 μmol•L-14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姜黄素),处理PC-3M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处理组可使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MTT法检测显示,姜黄素处理组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对PC-3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荧光显微镜下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和4个姜黄素不同浓度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9.83±1.53)%、(19.50±1.00)%、(24.83±2.52)%、(30.17±2.08)%和(38.50±2.65)%;流式细胞术显示,停滞在S、G2/M期细胞增加,而G0/G1期细胞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caspase-3 蛋白表达增强,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上调caspase - 3 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是肿瘤化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以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为研究对象,利用 MTT比色法进行了 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以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进行评价。TA-K对抗癌药物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长春新碱、顺铂、米托蒽醌、平阳霉素、阿霉素、足叶乙甙、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体外无效。此结果为甲状腺未分化癌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P)基因分型与血清学抗原分型两种HLA分型方法的应用结果。方法对50例已进行HLA血清学分型的肾脏移植患者,应用PCR-SSP法对HLA-Ⅰ类(A、B位点)、Ⅱ类(DR、DQ位点)基因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一致者41例,基因分型能明显判断而血清学分型无法判断者有8例,其中B位点1例,DR位点6例,DQ位点1例,另外有1例两种分型方法结果HLA-Ⅱ类DR位点有不同。结论PCR-SSP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的特点,特别是对HLA-Ⅱ类的结果判定比血清学分型方法更准确,能满足组织配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腺病毒表达载体 (Ad -BMP - 2 )转染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 ,复合PLA/PCL(聚乳酸 /聚己内酯 )生物降解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 用Ad -BMP - 2转染体外培养的成人BMSC ,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细胞BMP - 2的表达 ,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ALP活性检测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PLA/PCL支架上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 转染后 ,hBMP - 2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 ;S期细胞比例和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 ,伸展良好。结论 Ad-BMP - 2可高效转染hBMSC ,且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转化。转染后细胞在PLA/PCL上生长良好 ,BMP - 2基因治疗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君子兰总生物碱(TACM)对大鼠肝脏、肾脏的慢性毒性作用及对尿糖的影响,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经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TACM4个月,测定尿糖含量、尿蛋白水平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并取其肝脏、肾脏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尿糖、尿蛋白、ALT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检查未见异常。结论:TACM对大鼠肝脏、肾脏未表现出慢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对诱导成骨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基因转染后,检则骨钙素、Ⅰ型胶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利用转染后的培养液上清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PLA/PCL(聚乳酸/聚己内酯)支架上,然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BMP-2基因转染后,可诱导hBMSC有L929骨钙索、Ⅰ型胶原呈阳性表达,VEGF的表达明显增高。转染细胞在支架中上生长良好,能量谱仪测得钙质分泌。蛋白印迹法检测到培养液中有BMP-2蛋白产生。结论 BMP-2基因转染可诱导hBMSC成骨转化,且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血管化,复合转染后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对治疗骨缺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腺病毒表达载体 ( Ad- BMP- 2 )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 BMSC) ,以探讨基因转染对 h B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Ad- BMP- 2转染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 BMP- 2 )的表达 ,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培养液中 BMP- 2分泌蛋白表达。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 ,h BMP- 2基因在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到培养液中有 BMP- 2蛋白阳性表达。转染 h BMP- 2基因后 ,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S期细胞比例增多 ,说明细胞 DNA的合成增加。结论 :Ad- BMP- 2可高效转染 h BMSC,且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 1型糖尿病 (DM)的发生与细胞因子作用的关系及微量营养素对细胞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诱导 1型DM小鼠模型。分别通过饮食、饮水方法添加不同组合微量营养素硒、维生素E、铬、钒。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表达CD4 、CD8、TNF α、IFN γ、IL 4、IL 1 0淋巴细胞数百分比。结果  1型DM模型小鼠外周血表达TNF α淋巴细胞数升高 (P <0 .0 5) ,表达IL 4、IL 1 0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不同组合添加微量营养素各组外周血表达TNF α淋巴细胞百分比不同程度低于 1型DM模型组 ,IL 4、IL 1 0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 1型DM模型组 (P均 <0 .0 5)。结论 微量营养素可调节 1型DM小鼠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 ,干预 1型DM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