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0篇 |
免费 | 346篇 |
国内免费 | 34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99篇 |
临床医学 | 137篇 |
内科学 | 58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01篇 |
综合类 | 1068篇 |
预防医学 | 970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0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446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223篇 |
2021年 | 258篇 |
2020年 | 211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571篇 |
2013年 | 354篇 |
2012年 | 233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483篇 |
2009年 | 305篇 |
2008年 | 515篇 |
2007年 | 289篇 |
2006年 | 386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病变并非局限于关节。肺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液供应,是经常受累的脏器之一,其中对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RA累及肺部最常见的病变。本文基于对肺间质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的探讨及中医药治疗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22.
介绍储水鑫主任中医师运用引阳入阴理论辨治不寐的临床经验。储水鑫主任认为,不寐的疾病病机主要在于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当属脾胃和心肾。脾胃不和、升降失司,心肾不交、出入无序,皆可使阳不入阴,导致不寐的发生。故治疗上当以引阳入阴为最终目标,治法有健脾以升、和胃以降、壮心以出、滋肾以入。遣方用药,临证辨治常用9 种引阳入阴之药对:炒酸枣仁-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煅赭石-煅磁石,黄连-肉桂,半夏-秫米,炒麦芽-炒稻芽,石菖蒲-制远志,黄芪-桂枝-芍药,夜交藤-合欢皮-茯神。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寻找并鉴定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用药前后差异表达的血浆特异蛋白,探讨阿司匹林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DBP)相互作用进而预防血栓形成的详细机制,筛选与DBP清除血栓作用相关的候选蛋白,形成网络级联。 【方法】 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获取初发脑血栓患者血浆样本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11±7.95)岁]。将1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性别、年龄相匹配),分别混合3组用药前后血浆样本,构建6组样品池。针对样品池进行蛋白质提取及定量后,行固相PH双向凝胶电泳(2-DE)。运用ImageMaster 2D Elite 6.0软件比对用药前后2-DE图谱,基于蛋白质点灰度与体积变化,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点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串联质谱法(MS/MS)分析以鉴定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应用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软件构建生物信号网络图谱。运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用药前后血浆中DBP和肌动蛋白(actin)的表达差异。应用免疫共沉淀法验证DBP与actin相互作用。 【结果】 针对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的2-DE图谱,ImageMaster 2D Elite 6.0软件共筛选出1 256个蛋白点,其中228个具有表达量的差异。筛选差异超过1.5倍的30个蛋白质点行质谱分析得到28项检测结果(比对概率分数大于55分的结果有意义),包括DBP及与DBP作用相关联的11种差异蛋白:actin、结合珠蛋白、Fibrinogen gamma chain等。蛋白质印迹结果发现,DBP用药后(114.04±16.69)较用药前(66.33 ±5.61)表达显著上调,actin 则由(185.39±3.09)下调至(99.34±10.65)(两者P均 <0.01),与2-DE结果相一致。免疫共沉淀结果证实DBP与actin可直接作用,形成复合物。 【结论】 脑血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本实验采用临床样本,针对阿司匹林与DBP在预防血栓形成作用机制中的争论点,首次在中枢系统发现阿司匹林与DBP存在相互作用,使DBP表达上调,从而结合血浆actin防止其进一步聚合,发挥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DBP可作为预防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靶点应用于临床实验与治疗。此外,本实验筛选出DBP作用相关蛋白质,通过IPA显示Fibrinogen gamma chain与AT-III作用直接相关,可为阿司匹林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提供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5.
刘建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636-636,643
新泰克为缓解感冒症状的复方制剂,其中盐酸伪麻黄碱和扑尔敏是抗感冒药新泰克的主要成分,并且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其含量测定一般多采用预分离等化学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手续繁琐复杂。本文利用紫外扫描,采用卡尔曼滤波法,样品不经分离可同时测定多个组分含量,实验操作简单快速。同时该法具有信息量大、计算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温阳化湿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育龄期女性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作者依据吾师的治疗经验浅谈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周福生教授根据中医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认为脂肪肝形成跟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并在《内经》、《难经》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基础上,临床治疗脂肪肝非常重视"肝病实脾",以防止肝病传脾,既注重"已病",又防范了"未病",用自拟"脂肝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长久以来法医学界认为,若人生前没有摄入酒精,则死后血中乙醇浓度不应高于正丙醇浓度的20倍。然而,此结论是基于少量的案例讨论和血液的离体实验而得出的,一些实际案件也并不支持该结论。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实验,统计分析大鼠腐败尸体血液中乙醇与正丙醇浓度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研究乙醇与正丙醇的浓度比例能否作为判断生前是否饮酒的依据。 【方法】 分别对大鼠灌胃酒精或生理盐水,1.5 h后处死,放置于室内环境内。待其腐败后,取心血,并立即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乙醇及正丙醇浓度。 【结果】 生理盐水组(n=20)中有部分大鼠(n=6)血液中乙醇浓度高于正丙醇浓度的20倍;且在生理盐水组和酒精组中,均证实血液中乙醇浓度与正丙醇浓度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 【结论】 我们认为血液中乙醇与正丙醇的浓度比例并不能作为判断死者生前是否摄入乙醇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造性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他不仅擅长内科杂病的治疗,对外科亦有精深造诣,文章从李东垣的著作中归纳总结其治疗疮疡的特色,探索其处方用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