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42篇 |
内科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125篇 |
预防医学 | 26篇 |
药学 | 47篇 |
中国医学 | 125篇 |
肿瘤学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病变大肠粘膜且织进行CEA 和抗体产生细胞的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肠病患者66例,男47例,女19例,年龄15~70岁,平均43岁,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取材。一、实验方法:大肠粘膜标本作冰冻连续切片,滴加第一抗体(CEA 单克隆抗体或抗IgG、IgA、IgM)。湿盒37℃孵育,PBS 浸洗(?)滴加HRP 标记的羊抗鼠或兔抗羊的IgG,湿盒37℃孵育,PBS 浸洗,放入含DAB 的显色液中,暗处反应5分钟。水洗、封片后光镜观察。 相似文献
52.
肝癌病人15例,Ⅰ期10例,Ⅱ期5例,肿块5.3~20cm,AFP升高11例,共接受肝复康局部注射80次。肝内肿块缩小7例,范围在2.0~6.1cm之间,AFP下降6/11,光镜及电镜下见癌组织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生存时间102~344天(死亡3例)。治疗反应,—过性肝区灼痛,有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肝复康局部注射起到了肝动脉栓塞的效果,选择性杀死癌细胞,对正常肝组织无损伤,是临床治疗肝癌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师南征教授系吉林省名老中医,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师古而不泥,创新不离宗,临证变通,学验俱丰.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糖尿病肾病率先提出了"消渴.肾病"的中医病名,主张从"毒"论治而创立了"毒损肾络"的病机理论,制定了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南征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其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浅析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4.
从微炎症发病机制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从微炎症发病机制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以CRF"毒损肾络"病机理论与微炎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为切人点,结合cRF微炎症状态的发生机制及其在CR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理解巾医学"毒邪"与微炎症的关系及在cRF中作用的病机,探讨中医治疗cRF从毒邪立论的思路与方法.结果 毒损肾络是CRF微炎症状态的病理基础,并贯穿cRF微炎症状态的始终.炎症因子的作用与中医学的"毒随邪生、变由毒起、毒损肾络"观点相一致.结论 解毒通络、健脾补肾法重在保肾,清除毒素,可抑制炎症因子在CRF中的致病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理论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祝谌予老先生提出的瘀血阻络、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发,认为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演变过程中,浊是最基本的病理产物,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液葡萄糖浓度过高,反映在中医理论中就是浊阴、浊气的转输、布散过程发生障碍,进入到脉道中的质地较为稠厚、富含高营养物质的水谷精微不能被正常输布、不能被机体有效地利用而留滞于脉道当中,成为浊邪。痰和瘀血在浊邪的基础上进一步生成和演化。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学病理机制在于痰浊瘀血阻滞于经脉和络脉系统,这些有形之邪在脉道蓄积留滞的过程中不断沉积,导致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沉积物对脉壁进行刺激,对脉壁组织产生侵蚀、灼伤等病理作用,最终导致脉壁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56.
通络解毒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难治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临床特征为糖尿病病程中出现微量或持续蛋白尿,甚至于出现肾功能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肾病,其主要病因病机是消渴病日久不愈,毒损肾络。毒是对机体一切不利因素的统称,有内毒、外毒之分,有瘀毒、热毒、湿毒、浊毒、痰毒等不同之侯。毒邪贯穿于DN的始终。血瘀为DN病机转化之枢纽。因此,通络解毒化瘀法在DN的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冷循环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TACE+PMCT)40例和单纯组(TACE)38例。联合组患者先行TACE,2周后行PMCT;单纯组患者仅行TACE,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影像学资料、肝功能、AFP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结果联合组中肿瘤完全坏死率17.5%(7/40)、不完全坏死率62.5%(25/40);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7.5%(35/40),高于单纯组65.8%(25/38);联合组、单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个月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且较安全,可提高肿瘤的坏死率,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