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颈动脉鞘和椎前筋膜的解剖关系,提高颈椎前路手术中对颈总动脉的安全性。方法:取福尔马林同定的教学用成人尸体标本22具,新鲜尸体6具,显露颈动脉鞘和椎前筋膜,观察椎前筋膜的层次、质地、向两侧的移行及其和颈动脉鞘的关系。结果:椎前筋膜浅层厚且致密,向椎体外侧直接延续移行到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前方.构成颈动脉鞘的前壁、内及外侧壁,在保持椎前筋膜浅层完整性的条件下,内外移动颈动脉鞘的活动度受到明显限制。结论:椎前筋膜是颈动脉鞘的主要组成部分,使颈动脉鞘相对固定.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避免用力牵拉。  相似文献   
22.
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需要行减压手术,但传统单纯减压手术可能导致腰椎不稳定,减压融合又可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2月应用Coflex棘突间植入物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8例,随访1—3个月,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关节镜用于椎间盘通道微创外科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技术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日趋增多 ,本文作者应用关节镜开展了微创通道椎间盘手术共进行 14例手术效果甚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腰4、5椎间盘突出 8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6例 ,共 14例。病史平均 1年半 ,非手术治疗无好转 ,近日症状加重。均为单侧神经根症状 ,直腿抬高平均 4 0°出现神经体征。腰活动受限 ,小腿患侧肌力轻度减弱。神经感觉区不同程度感觉减退。有 6例强迫屈腰体位 ,MRI显示为压迫单侧的单一突出 ,无椎管狭窄。1 2 手术器械  3mm椎板咬骨钳三把 ,分别为直角、 10°、2 0°角。神经剥离匙分别弯度 90°、 10 0…  相似文献   
24.
离心管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肇  许建中  解志杰  罗飞  单建林  朱灏 《重庆医学》2002,31(11):1077-1079
目的 观察离心管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细胞生物学特点,探讨该技术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取3周龄兔关节软骨的表层软骨,经酶消化获得大量的软骨细胞,用离心管技术构建软骨组织,对培养3周的组织工程软骨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3H-TdR掺入量等检查。结果 组织学显示软骨细胞位于陷窝,基质异染,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内富含高尔基体,分泌囊泡和糖原颗粒,^3H-TdR掺入量显示软骨细胞DNA较正常软骨细胞明显增强。结论 离心管内软骨细胞的增殖较正常关节软骨增强,离心管技术可用于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微载体方法和普通方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建立一种大规模培养扩增hMSCs的方法。方法将普通培养瓶培养的第3代hMSCs分为两部分,一部分1×107个采用微载体培养,另一部分采用普通培养瓶培养,分别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做出生长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细胞增殖速度(收获细胞数/接种细胞数/培养时间),最终收获的细胞进行细胞表面生长因子的检测。结果微载体法接种24h后约87%的hMSCs细胞贴附于微载体并铺展,3d后生长加速,约八九天后细胞生长达最大值,最终细胞收获密度为接种时的15~20倍,细胞增殖速度是普通培养法的3~5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两种方法所培养的hMSCs都均一的表达CD29和CD44,而CD34,CD45和HLA-DR阴性。结论应用微载体技术可以比普通培养更快的速度扩增hMSCs,且细胞表面抗原特性不变,更适合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对种子细胞的需要。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微载体法与普通培养瓶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一种大量、快速获得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0在西南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在西南医院检查的15名健康自愿者骨髓组织进行梯度离心,采用普通培养法培养。将普通培养瓶培养的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和微载体成骨诱导培养,分别于培养的第2,4,6,8,10,12,14天检测诱导培养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作出生长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细胞增殖速度(收获细胞数除以接种细胞数,为细胞扩增倍数,以之除以培养天数为增殖速度)。结果:①微载体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并与普通法的比较:培养微载体法接种24h后约87%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贴附于微载体并铺展,3d后生长加速,10~11d后细胞生长达最大值,最终细胞收获密度为接种时的15~20倍,微载体法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速度是普通培养法的3~5倍,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微载体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法比较:两种方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培养的第12天达最大值。微载体成骨诱导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普通成骨诱导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微载体技术可以成功地进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更快地扩增,利于满足骨组织工程量和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7.
单建林  许建中  周强  王序全  朱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25-27,I0002
目的:比较微载体法与普通培养瓶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一种大量、快速获得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方法。 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0在西南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在西南医院检查的15名健康自愿者骨髓组织进行梯度离心,采用普通培养法培养。将普通培养瓶培养的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和微载体成骨诱导培养,分别于培养的第2,4,6,8,10.12,14天检测诱导培养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作出生长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细胞增殖速度(收获细胞数除以接种细胞数,为细胞扩增倍数,以之除以培养天数为增殖速度)。 结果:①微载体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并与普通法的比较:培养微载体法接种24h后约87%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贴附于微载体并铺展,3d后生长加速。10—11d后细胞生长达最大值,最终细胞收获密度为接种时的15—20倍,微载体法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速度是普通培养法的3—5倍,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微载体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法比较:两种方法成骨诱导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培养的第12天达最大值。微载体成骨诱导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普通成骨诱导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应用微载体技术可以成功地进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更快地扩增,利于满足骨组织工程量和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长节段固定融合与短节段固定融合的选择。方法37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行后路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长节段固定融合21例,短节段固定融合16例,应用VAS及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功能,Cobb法测量侧凸角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站立位脊柱全长C7铅垂线测量矢状面及冠状面平衡,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3.2年(2~6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显著大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短节段固定融合组和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术前侧凸角分别为18.5°±3.7°和27.3°±6.2°,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9.7°±3.9°和8.7°±5.6°,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改善率显著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术前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1.3°±11.3°和18.8°±10.7°,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31.5°±12.1°和32.6°±11.5°,两组矫正率无显著差异(P=0.35)。术前冠状面失衡分别为(0.8±0.3)cm和(2.8±1.1)cm,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0.4±0.2)cm和(0.9±0.6)cm,两组矫正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矢状面失衡分别为(3.9±2.5)cm和(6.4±3.1)cm,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5±2.3)cm和(3.6±2.5)cm,两组改善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2)。术前ODI评分为64.3±21.4和72.3±15.4,末次随访分别为47.6±26.6和49.8±17.1,两组改善无显著差别(P=0.19);下腰痛VAS评分术前分别为3.5±0.6和7.2±0.7,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5±0.5和3.5±1.3,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改善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下肢痛VAS评分术前分别为8.0±1.3和7.3±1.7,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1±1.5和2.0±1.2,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4)。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仅在恢复患者冠状面平衡及缓解下腰痛方面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其明显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因此,对存在中度及以上下腰痛,侧凸Cobb′s角≥30°的患者,手术耐受力较好时应选择行长节段固定融合,否则应选择短节段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29.
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方法并明确其应用解剖学特征.方法取成人尸体48具,显露桡神经深支,在前臂旋前旋后中立位,分别测量桡神经深支发出点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骨茎突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节连线的水平距离.结果桡神经深支自桡神经主干发出的位置在肱桡关节上方平均为(15.4±2.5)mm.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均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的尺侧,与连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6.1±2.1)mm,与肱桡关节线的平均距离为(61.3±17.6)mm,肱桡关节线与桡骨茎突尖端之距平均为(230.5±19.4)mm,后二者之比平均为(0.27±0.03)mm.结论桡骨小头正前方或略偏外侧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近端的定位标志,肱桡关节线下方约60 mm,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尺侧约6 mm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远端的定位标志,二者结合可相对准确的对桡神经深支进行体表定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椎间盘切除+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2年7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行椎间盘切除+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患者84例,其中61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男38例,女23例;年龄31~58岁(46.3±11.5岁),随访时间60~108个月(74±14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同时行影像学评估,包括手术节段及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rang of motion,ROM)、UCLA椎间隙退变分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以及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结果: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病例均未见椎间盘突出复发。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后3个月(12.3±2.3mm)较术前(11.8±1.8mm)增加,末次随访时(10.1±1.7mm)较术前降低(P0.05);上位相邻节段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手术节段椎间ROM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5.3°±1.8°及3.6°±1.9°,与术前(8.1°±2.8°)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上位相邻节段ROM在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10.3°±3.8°和11.4°±3.7°,均较术前(8.5°±3.0°)显著性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UCLA分级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例(19.7%)上位相邻节段发生影像学退变,1例发生症状学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手术节段和上位邻近节段术前与末次随访椎间盘Pfirmman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例出现螺钉断裂,未发生螺钉松动等其他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切除后应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中长期疗效,能维持手术节段稳定,保留手术节段部分椎间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