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少见,至今文献报道仅有200例左右。因其缺乏典型的特征性表现,术前明确诊断比较困难[13]。最近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右腰部阵发性隐痛近1年,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次数增多。右侧卧位时,右下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利用心脏体模评估16层螺旋CT心脏扫描时,不同的心率波动对心电图调制技术降低曝光剂最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心电图调制电流参数对曝光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跳动的心脏模具设定为60次/min(bpm)基础心率,并根据不同的心率波动情况分为6组,关闭心电图调制电流对心脏模具进行心脏扫描.扫描同时记录各扫描序列的曝光剂量,在采集到的图像中进行冠状面重建后选取中心层而测量球囊图像信噪比的标准差(SD)值,然后根据二维及三维图像质量情况进行分级分析;随后开启心电图调制电流,分4组采用不同的心电图调制电流参数进行心脏CT扫描,分别重复上述扫描并记录曝光剂量,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同测量和记录.将5次扫描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图像信噪比分别进行方差分析,F检验及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 采用宽期相(69%~99%)高mA输出,高心率波动(≥7.5 bpm)和低心率波动图像的图像信噪比SD值(分别为27.78与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质量经检验证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在85%期相选择高mA输出,高心率波动(≥7.5 bpm)和低心率波动图像的图像信噪比SD值(分别为26.78与29.90)差异1竽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率波动情况下,心电图调制开启时(0.47~0.79 mSv)比关闭时曝光剂昔(0.85 mSv)有明显减低,曝光剂量最多可减少44.7%,并且不同设置的心电图调制电流在曝光剂量的比较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具实验的散点图显示,心电图调制电流开启时,心率波动≤12.5 bpm时,曝光剂量随心率波动改变不明显(变化为0.1~1.1 mSy),但是当心率波动>12.5 bpm时,曝光剂量将明显增加(达到0.6~1.7 mSv).结论 16层螺旋CT心脏扫描时,即使心率存在一定的波动,开启心电图调制电流技术仍能够有效降低曝光剂量,同时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脾脏错构瘤一例华佳,邹爱华,蒋蕴毅脾脏错构瘤十分罕见,现将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1例报告如下,并就其CT表现作一初步探讨。患者男,40岁。发现脾脏肿大4年,无上腹部不适,无发热。查体:脾肋下5指,边缘钝,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红...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利用多排螺旋CT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对113条旁路血管(其中内乳动脉桥42条,隐静脉桥71条)分别用16排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MSCTA检查均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方法进行.然后进行原始薄层图像分别进行MPR、CPR及VR重建,冠状动脉桥血管的通畅和狭窄程度由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来评估.结果:MSCTA能显示绝大部分冠状动脉桥血管,经MSCTA检查发现有28条桥血管发生闭塞,10条桥血管有显著狭窄病变.通过CAG检查比较MSCTA结果证实:在所有38条MSCTA检查发现闭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桥血管中,CAG显示有35条桥血管有闭塞或狭窄;在所有72条MSCTA检查显示正常的冠状动脉桥血管中,CAG显示有78条桥血管正常,总共有5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发生.MSCTA检查的敏感性94.6%,特异性94%;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94%,Kappa指数0.87.结论:选择合适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进行MSCTA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成像,可提供较为清晰的血管影像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性.MSCTA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病变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5.
如何持续有效地控制医学影像诊断质量,降低诊断差错,急需可行方法和措施.我院通过建立医学影像报告更正制度,对影像诊断过程进行全面监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现总结如下.1 写片医生在书写诊断报告时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我们整理了我院放射科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的诊断报告质量检查记录汇总,共记录了1 920条.该记录是核片医生在日常核片过程中实时记录的写片医生在书写诊断报告时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经科质控员整理归纳,这些常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解剖概念不清,诊断报告中对病变的描述不够准确细致,对病灶大小、增强前后CT值常常不描述. (2)诊断的度有时把握不好,过度诊断或过轻诊断. (3)阅片不够认真仔细,随意套用诊断报告模板,将某些脏器如胆囊、脾脏、子宫等已手术切除者,仍在诊断报告中描述. (4)诊断不体现疾病轻重,无逻辑性,将临床关注和较重要的诊断随意排列在一堆诊断中,对某些性质难定的病变轻率下诊断结论,也不作相应的建议.(5)对临床病史提供不详细者不再进一步询问相关病史. (6)不注意检查技术和方法的描述,套用诊断报告模板,不根据实际检查情况作相应的修改. (7)在电脑上过快输入文字,不注意校对,错别字多,标点符号滥用,诊断语句不通顺等.  相似文献   
86.
MRI和MR关节腔造影诊断肩袖撕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常规MRI和MR肩关节腔造影诊断肩袖撕裂的价值。方法 :采用 2 0个人离体肩关节标本 ,将常规MRI和追加MR肩关节腔造影检查结果与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MRI检出肩袖部分撕裂的敏感度约为 61.9% ,追加MR肩关节腔造影后敏感度提高到 90 .5 %。常规MRI和MR关节腔造影检出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 10 0 %和 97.1%。结论 :在常规MRI检查的基础上追加MRI关节腔造影能提高检出肩袖部分撕裂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构建酸敏感离子通道3(acid sensing ion channels 3, ASIC3)干扰慢病毒质粒并进行效率鉴定。方法: 利用GenBank获取ASIC3基因序列并合成相应干扰序列,通过T4 DNA连接酶将ASIC3基因片段连接至环状Plko.1 Puro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获取慢病毒,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PCR)检测病毒滴度;将包装之后的慢病毒感染PC12、BV2、N2a细胞,分别分为ASIC3 shRNA组和EGFP shRNA组(阴性对照),经慢病毒感染后用qRT PCR和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ASIC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合成的ASIC3干扰序列成功连接至Plko.1 Puro载体;qRT PCR及DNA测序鉴定结果证实,ASIC3 shRNA质粒构建成功;qRT PCR与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在PC12、BV2、N2a细胞中,与EGFP shRNA组相比,ASIC3 shRNA组ASI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0.05)。病毒滴度约为1×109 IU/mL。 结论: ASIC3 shRNA干扰慢病毒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88.
脊髓动静脉畸形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骁  华佳  许建荣 《上海医学》2002,25(11):716-717
脊髓动静脉畸形 (SCAVM )属少见疾病 ,以往诊断主要依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因其费用高、有创伤 ,患者有一定顾虑 ,临床常延误诊断。近年来 ,随着MRI的应用日益普及 ,可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提高了此类病变的检出率。现选取我院 1996年 10月~ 2 0 0 1年 4月 ,有完整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的 19例患者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SCAVM患者共 19例 ,男 14例 ,女 5例 ;年龄 18~ 74岁 ,平均为 4 4 .7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下肢乏力 ,大、小便障碍 ,胸背部疼痛及感觉减退等。病程 2周~ 3年。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Eklund摄影方法与传统X线摄影方法对假体隆胸术后病人的影像评估的价值。方法对16例假体隆胸术后的女性病人(38~55岁,中位年龄44岁)行乳腺X线摄影,采用常规摄影方法及Eklund摄影方法,获得常规摄影方法头尾位、内外斜位、Eklund摄影方法头尾位、内外斜位各32幅影像,并获得相应的压迫力度(da N)及压迫后乳腺厚度(mm)。通过Advantage Windows 4.4工作站测量乳头到假体的最短距离(mm)。由2名放射科医生采用盲法读片对乳腺显示的解剖结构和细节进行评分。采用Graphpad prism 5.01统计分析软件对传统摄影方法、Eklund摄影方法的压迫力度、压迫后乳腺厚度、乳头到假体距离进行t检验,对传统摄影方法、Eklund摄影方法的解剖结构和细节进行Wilcoxon检验。结果常规摄影方法头尾位压迫力度、压迫后乳腺厚度、乳头到假体的最短距离分别为(6.813±1.857)da N、(52.188±14.104)mm、(30.115±16.814)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25.00%;常规摄影方法内外斜位为(6.969±2.132)da N、(58.031±10.237)mm、(23.342±10.190)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90.63%;Eklund摄影方法头尾位为(6.688±1.891)da N、(24.094±9.484)mm、(38.189±11.925)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6.25%;Eklund摄影方法内外斜位为(7.094±2.205)da N、(24.906±11.223)mm、(39.686±11.664)mm,解剖结构和细节评分3分病人约占总数87.50%。两组之间除了压迫力度其余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klund摄影方法对于假体隆胸术后病人的影像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MR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在浸润性乳腺癌分级中的应用及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经病理及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53例,其中男1例,女52例,病理组织学分级:5例(9.4%)为1级,26例(49.1%)为2级,22例(41.5%)为3级。所有患者进行包括DKI序列的乳腺磁共振扫描。通过Matlab2011b软件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扩散峰度平均值(mean kurtosis,MK)值,对照病理结果,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上述参数值与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及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 ADC、MD和MK值在不同级别浸润性乳腺癌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表达水平的ER、PR、HER-2及Ki-67统计学中发现,仅仅ADC和MD值对ER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K值对不同乳腺癌Ki-67高、低表达分组间的统计差异P=0.055,相较ADC、MD值已非常接近于0.05。ADC、MD和MK值在PR、HER-2等其余乳腺癌相关预后因素分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在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的价值有限,但在评估肿瘤增殖活性方面有一定帮助,为肿瘤的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它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