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98篇 |
免费 | 462篇 |
国内免费 | 3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篇 |
儿科学 | 105篇 |
妇产科学 | 212篇 |
基础医学 | 396篇 |
口腔科学 | 55篇 |
临床医学 | 1590篇 |
内科学 | 624篇 |
皮肤病学 | 109篇 |
神经病学 | 156篇 |
特种医学 | 34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691篇 |
综合类 | 3466篇 |
预防医学 | 1267篇 |
眼科学 | 84篇 |
药学 | 1329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1049篇 |
肿瘤学 | 3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86篇 |
2020年 | 157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78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482篇 |
2013年 | 338篇 |
2012年 | 415篇 |
2011年 | 413篇 |
2010年 | 444篇 |
2009年 | 446篇 |
2008年 | 488篇 |
2007年 | 537篇 |
2006年 | 597篇 |
2005年 | 649篇 |
2004年 | 631篇 |
2003年 | 537篇 |
2002年 | 397篇 |
2001年 | 378篇 |
2000年 | 451篇 |
1999年 | 382篇 |
1998年 | 313篇 |
1997年 | 329篇 |
1996年 | 292篇 |
1995年 | 326篇 |
1994年 | 270篇 |
1993年 | 248篇 |
1992年 | 211篇 |
1991年 | 148篇 |
1990年 | 140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6篇 |
1986年 | 58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5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7篇 |
1959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妊娠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母婴预后。 方法根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例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34例妊娠期及产褥期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妊娠相关颅内结核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例患者29岁,因"停经25+2周,反复头痛伴发热20 d,精神异常2 d"于2009年12月7日收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后症状进一步加重,随后出现脑膜炎刺激征,结合影像学表现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即启动抗结核治疗;患者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治疗过程中因考虑到链霉素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决定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四联治疗,最终于孕32周行剖宫产分娩一活婴。产后随访母婴体健。检索1956年至2020年文献报道的34例妊娠期和产褥期颅内结核患者,其临床症状包括头痛28例(82.35%),发热23例(67.65%),呕吐16例(47.06%),颈项强直15例(44.12%),Kernig征阳性6例(17.65%),抽搐8例(23.53%),偏瘫8例(23.53%),嗜睡8例(23.53%),神志不清8例(23.53%),视神经损害7例(20.59%)。在33例(97.06%)有描述孕产妇结局的文献中,经治疗后治愈9例(27.27%),好转17例(51.52%),死亡4例(12.12%),遗留视力损害3例(9.09%),失去随访1例。有25例(73.53%)描述新生儿结局,其中17例(68%)健康,4例(16%)患先天性结核病,4例(16%)死亡。 结论妊娠期和产褥期颅内结核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部分病例可伴有抽搐、视神经损害,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治疗方案以抗结核治疗为主;母婴的预后往往与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时机相关,抗结核治疗开始越早,母婴预后越好,反之则越差。 相似文献
92.
1987年 Friedrich 将伴性交困难的外阴不适称为外阴前庭炎综合征,主要特征包括:①性交时严重疼痛;②外阴前庭局部压疼;③体检发现前庭出现程度不同的充血。连续观察24例符合 Friedrich 标准的外阴前庭炎综合征病人,进行全面的临床和特殊的皮肤病学及外阴阴道检查,常规从阴道壁采集标本进行酵母菌、线索细胞检查,念珠菌培养,取后穹窿分泌物进行阴道滴虫镜检及培养,取宫颈刮片进行细胞学检查,从尿道及宫颈内取标本进行淋球菌检查,从宫颈口取分泌物检查沙眼衣原体,每例病人在外阴前庭压疼最明显处作表浅活检。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对糖尿病(DM)早期诊断及其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126例正常人、108例糖尿病人和9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中β-羟丁酸及血糖的浓度变化,并同时进行尿酮体检测.结果 β-羟丁酸大于210 μmol/L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β-羟丁酸明显升高(p<0.01),血清β-羟丁酸测定阳性率高于尿酮体测定(p<0.05).结论 血清β-羟丁酸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观察其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比较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与免疫抑制治疗(IST)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 25例SAA患者接受了两种方法治疗:PBSCT组12例接受了同胞HLA全相合的PBSCT,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y)联合兔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IST组13例治疗方案为:ATG/环孢素A(CsA).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PBSCT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Pt和Hb的恢复时间[分别为(13.5±2.3)、(23.5±4.1)、(82.7±6.1)d]快于IST组[分别为(32.6±3.5)、(73.8±6.2)、(296.4±12.5)d](P<0.05),但1年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o-PBSCT和IST都是治疗SAA的有效手段,但Allo-PBSCT具有造血重建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并没有增加等特点,临床上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6.
97.
98.
依达拉奉合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1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在临床上常见而多发,其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脑梗死的方法主要是溶栓、抗凝、降纤及脑保护等治疗。溶栓治疗是当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献报道溶栓治疗的溶通率为21%-93%。但由于溶栓引起的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大多数人尤其农村患者不能及时来医院就诊,错过了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99.
特约记者宋国梵,记者胡德荣9月9日从上海市卫生局获悉,从10月1日起,上海市1800家村卫生室将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凡是上海郊区(县)农民到村卫生室看病,药品费用全部按实际进价费用支付,村卫生室减少收入的部分,原则上由各区县财政按基本药品收费总额的15%予以补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对黑河上游西水疫区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的监测研究,进一步探讨控制人间鼠疫发生的措施,科学准确地做好疫情的预测预报,为疫区的大型水电建设项目顺利施工保驾护航。方法对黑河上游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采取断面调查;1982—2006年系统完整地对西水疫区内的宿主、媒介以及动物血清等进行连续25a的规范化监测。结果共收集剖检以旱獭为主的宿主动物4298只,分离出鼠疫菌84株,检出率为1.95%。检验旱獭寄生虫和洞干蚤6003组,分离出鼠疫菌49株,检出率为0.82%。从监测区内采集各种动物血清3246份,IHA阳性158份,阳性率为4.87%。源发于黑河上游西水疫区的人间鼠疫有3起5例。结论黑河上游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是:流行连年不断,每隔1年出现一次小的波动,间隔10~11年出现一次大的波动,动物鼠疫流行的年度变化基本上与宿主、媒介和动物血清的数量动态呈正相关,人间鼠疫发生纯属人类主动介入,与随机偶发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