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的miRNA表达谱,并在更大样品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方法】收集1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2组:早期复发组与非早期复发组,运用microRNA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microRNAs?结合文献报道,选择mir-144?mir-502-3p作为其他82例肝癌组织标本qReal-time PCR验证的检测指标?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靶基因?【结果】本研究共筛选获得7个差异表达的microRNAs?与非早期复发组相比,在早期复发组中有4个表达上调,3个表达下调?qReal-time PCR验证与microRNA芯片筛选的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4靶基因可能为Rb1,miR-502-3p靶基因可能为SET?【结论】 microRNA芯片筛选的mir-144?mir-451?mir-486-5p?mir-602?mir-551b?mir-96?mir-502-3p与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2008年国际会议有关胰腺外科最新内容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胰腺疾病包括急、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和有较高恶变率的胰腺囊性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胰腺疾病的治疗方法也随之改变[1].  相似文献   
93.
输血尤其是大量输血可以给病人带来严重并发症,大量输血合并凝血障碍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合并凝血障碍往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需要综合评估及时诊断。只有正确判断大量输血合并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个体化及综合性的处理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各类凝血物质和选择恰当的外科治疗措施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肠房分流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即时成功率为100%.术后半年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随访5年,人工血管通畅.结论 :肠房分流术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早期复发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比较早期复发和非早期复发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与肝癌早期复发相关的敏感基因.方法:由本单位肝癌数据标本库中选择早期复发组(ER组)和非早期复发组(nER组)各10例患者进入本部分研究.提取总RNA并纯化,检验RNA质量,反转录得到cDNA,并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用Affymetrix Human Geome U133 plus 2.0基因表达谱芯片与待检测样本的cRNA杂交:利用Gene array Scanner3000 7G荧光激光扫描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芯片扫描结果图像采用GCOS 1.2进行数据定量处理和分析,以芯片实验中检测到有表达的转录本为基础,采用SAM软件、以FDR≤20%的统计方法筛选出差异表达更显著的基因群,并以此基因群做两组样本的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进一步挖掘生物学信息.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RNA提取物的完整性证实待检样品RNA的质量可靠.两组样本间共有1646个基因表达存在差异(pvalue<0.05),利用SAM,FDR≤20%筛选出的41个探针作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两组患者样本完整区分开来.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Ratio值,ER组较nER组表达上调>2倍的基因共有67个,其中有2个基因表达上调>4倍,13个基因表达上调>3倍,52个基因表达上调在2倍与3倍之间.ER组较nER组表达下调>2倍的基因共有66个,其中有7个基因表达下调>4倍,10个基因表达下调>3倍,49个基因表达下调在2倍与3倍之间.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细胞黏附运动相关基因、转录调节相关基因、细胞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凋亡周期相关基因等等.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早期复发相关基因是可行的,并筛选到一组与肝癌旱期复发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将有望筛选到与肝癌早期复发密切相关的分子靶标,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学药物治疗与一般肝切除术加术后TACE的疗效。方法:应用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治疗21例肝癌患者(A组),应用一般肝切除术治疗26例肝癌患者(B组),应用一般肝切除术+术后TACE治疗17例肝癌患者(C组),术后定期复查周围静脉血AFP,CT及MRI变化,并随访2年,结果:A组较C组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A组的术后平均无癌生存时间为21个月,B组的术后平均无癌生存时间为11个月,C组的术后平均无癌生存时间为19个月,A组术后2年内有4例患者出现肝内复发,B组术后2年内有16例患者出现肝内复发,C组术后2年内有4例患者出现肝内复发,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的中期疗效优于一般肝切除术,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的中期疗效优于一般肝切除术,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的中期疗效与一般肝切除术加术后TACE相当,但前者对肝功能的损害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97.
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6例出现胰腺周围组织坏死并继发感染时,采取CT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下,做小切口并在腹腔镜辅助下清除胰腺周围坏死及积液,清除完成后分别放置冲洗和引流管做胰腺周围持续灌注低负压吸引;术后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6例患者经上述1~3次微创手术处理后,病情均不断好转,肠蠕动一般在术后当天或次日恢复,发热及白细胞等感染的表现明显好转。全组1例死亡,5例痊愈出院。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并继发感染时,采取CT引导下微创治疗方式,手术创伤小、清除坏死组织及引流较彻底,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可切除性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在可切除性肝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临床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6月至2002年12月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随访资料的可切除性肝癌有46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手术组、TACE组和保守治疗组,比较3个组的累积生存率,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组328例(70.5%),TACE组93例(20%),保守治疗组44例(9.5%),患者1、3、5、7年的累积生存率,手术组分别是87.5%、63.2%、45.1%、32.7%;TACE组分别是74.2%、38.4%、18.5%、8.1%;保守治疗组分别是47.7%、12.6%、3.1%、0。3个组在总体、TNMⅠ/Ⅱ期和TNMⅢ期的累积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均为手术组最佳、TACE组次之,保守治疗组最差。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手术、TACE、TNM分期、静脉浸润、肿瘤大小及数目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和TACE的危险比(hazard ratio HR)分别是2.14和1.58。结论治疗可切除性肝癌,首选手术;若患者拒绝手术,TACE能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指导的容量治疗中使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高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 根据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4个医学中心共有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选.所有患者就诊时距离初发症状时间均在72 h之内,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研究组(n=59)和对照组(n=61).两组患者均实施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的容量治疗使用乳酸林格溶液;研究组除使用乳酸林格溶液外,同时静脉输注6%羟乙摹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入组时及入组后监测患者液体平衡、腹内压、肺、肝、肾功能及APACHE Ⅱ评分.结果 入组后第4天和第5天,研究组平均腹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调整基线效应和多中心效应后,平均腹内压相对基线的下降幅度自第2天开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内压高峰值出现时间的分布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腹内压高峰出现时间有前移趋势.研究组液体正平衡总量低于对照组(P=0.041);液体负平衡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36).两组各个时间点的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调整基线效应和多中心效应后,自第4天开始,研究组相对基线值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与腹内压水平呈正相关.研究组的氧合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治疗中应关注容量治疗对腹内压的影响,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有助于减轻液体扣押、降低腹内压和APACHE Ⅱ评分、保护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肝癌病人术中应用B超引导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切除术,35例应用常规肝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CT及MRI变化,并随访。结果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切除组较常规肝段切除组术中出血少,对肝功能影响小,其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7.8%和24.3%(P=0.040);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7%和1157.1%(P=0.037)。结论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