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探讨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肝脏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40例PH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进行食管横断吻合术,对照组做全脾切除,研究组脾部分腹膜后移植。手术前后用磁共振(MR)测量肝体积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术前研究组肝体积为(1054.06±289.66)cm3,对照组为(1108.72±253.84)cm3,两组肝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研究组肝体积为(1063.74±193.13)cm3,对照组为(1092.25±206.44)cm3,两组肝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检查手术前后肝脏表面、肝裂、肝实质细网状或粗网状结构显像无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肝内结节影像有所改善(P〈0.05)。结论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没有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2.
乙肝病毒在肝癌围手术期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癌围手术期中乙肝病毒在存在情况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癌的血清HBVM及术前术后血清HBV DNA;随机化分组,围手术期给予拉米夫定,进行定量HBV DNA检测。结果:肝癌中HBsAg及HBcAb的阳性率高于一般人群,术后的HBV DNA阳性率比术前高。对照组的HBV DNA量,在术后1、2周内较术前增高具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术后1、2周内HBV DNA量较术前量降低亦有显著性差异,并低于安全治疗愈阈值。讨论:要加强肝癌围手术期治疗时对HBV的防范。应用拉米夫定可以预防和治疗肝癌围手术期乙肝病毒的活跃。  相似文献   
43.
肝移植出血特点及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在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如何评估肝移植过程中的出血、止血、凝血功能以及使用怎样的止血措施解决凝血问题,目前还没有常规止血指导方案.目的:探讨肝移植过程中各时间段出血特点并观察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在肝移植中的应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及对比观察实验,2001-04/2006-07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完成.对象:2001-04/2003-03接受肝移植患者15例为回顾性研究对象;2003-03/2006-07接受肝移植的2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前期15例肝移植患者出血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各个时间段出血特点.对后期28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组移植前10 min静脉推注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 70~80μg/kg,推注速度为3~5 min.对照组同样方式推注50mL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15例接受肝移植患者各时期的出血量:14例患者使用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前及用药后30 min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总量.结果:广泛渗血是造成肝移植过程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在病肝切除阶段的广泛渗血是主要的出血时间段,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ⅤⅡ可以较好地改善多种凝血功能指标,使血栓弹力图指标r,k,α角度和最大振幅及常规指标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改善.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组较对照组移植过程出血明显减少;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ⅤⅡ组较对照组移植时间明显缩短;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组14例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血栓并发症.结论:肝移植切肝时间相的广泛渗血为肝移植主要出血时间.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可以成功的地应用于肝移植.  相似文献   
44.
现代肝外科手术中有关处理开静脉的概念与过去有所不同二过去受传统的Goldsmith等的观念的影响,一般认为外静脉之间天充分侧支.结扎吁段静脉后相应肝区段会坏死,因此应将该开殷切除。基于这一概念.肝脏手术中‘一方面往往由于一条肝静脉受累而要把相应的整段或整叶肝切除,  相似文献   
45.
肝癌病人乙肝病毒状态及对外科干预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收治的97例肝癌病人(其中31例经手术治疗)采用定性PCR方法,并进一步采用定量PCR方法对14例乙肝阳性癌病人外科处理前后配对,研究了病毒活动状态及外科干预对病毒活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癌乙肝病毒仍然在一大部分病人体内进行着活跃的复制活动;外科干预更加激发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建议在肝癌外科干预的同时应当防范乙肝的活动。  相似文献   
46.
我们在酶学及基因水平观察肝硬化对小鼠羧酸酯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肝硬化患者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模型及分组:雄性昆明鼠40只,体重20g,随机分2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2次/周用生理盐水0.1 ml/10g体重灌胃3个月;肝硬化组,2次/周用体积分数为10%的CCl_4花生油溶液0.1m1/10 g体重灌胃3个月。肝硬化组有2例死亡。  相似文献   
47.
肝癌病人乙肝病毒活动状态及对外科干预的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收治的97例肝癌病人(其中31例经手术治疗)采用定性PCR方法,并进一步采用定量PCR方法对14例乙肝阳性肝癌病人外科处理前后配对,研究了病毒活动状态及外科干预对病毒活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癌阶段乙肝病毒仍然在一大部分病人体内进行着活跃的复制活动;外科干预更加激发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建议在肝癌外科干预的同时应当防范乙肝的活动。  相似文献   
48.
急性胆囊扭转,甚为少见。国外自1898年Wendel首先报告了第一例以来,至1979年据Whipple收集到的,有文献记载的只有302例。国内病例报告亦不多。我院从1959~1985年,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证实。一、临床资料1.本组5例病人,男3例,女2例。年龄从40~84岁,平均年龄59岁。发病至来诊时间为5小时~3天。临床症状都为突然腹痛,痛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构建含以KDR为启动子的HSV-tk重组腺病毒,体外评估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能。方法: 采用pAdeasy系统,构建受KDR启动子或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并可表达HSV-tk基因的AdKDR-tk和AdCMV-tk,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后,体外分别感染表达KDR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和不表达KDR的肝癌细胞系HepG2,用丙氧鸟苷(GCV)处理受染细胞,并以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病毒滴度均为1×1010pfu/mL。在感染复数(MOI)为100的条件下, 当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的GCV浓度由0增至50μg/mL时,感染含AdKDR-tk的HUVEC细胞和HepG2细胞其存活率由100%分别下降至(28.94±5.67)%和(75.45±2.91)%(P<0.01),而感染含AdCMV-tk的HUVEC细胞和HepG2细胞其存活率分别下降至(17.56±2.48)%和(23.15±5.72)%(P>0.05)。结论:KDR启动子介导的 HSV-tk具有特异性杀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术前分期对肝门部胆管癌(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外科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当前最常用的Bismuth.Corlette分期系统缺乏在术前对肿瘤可切除性及预后的评估作用。2001年Sloan-Kettering纪念肿瘤中心提出的改良T分期系统已逐渐被国内外认可,并用于术前胆管癌切除的评估。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5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改良T分期系统在HCCA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