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裸小鼠人肝癌(Bel-7402)原位移植,用阿霉素腹腔注射诱导耐药,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特征,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通过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对Pgp进行细胞定位及形态观察。结果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符合人肝癌特征,实验组MDR1mRNA表达量在1.4×103~3.6×106copy/μgRNA,阳性率达70.00%,Pgp表达为75.45%±5.67%;而对照组MDR1mRNA表达阴性,Pgp表达阳性率为4.25%±1.28%(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Pgp大多位于细胞膜。结论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在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上能高度模拟人肝癌。阿霉素在体内主要通过诱导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MDR1mRNA基因及影响功能蛋白Pgp的表达,获得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2.
阿霉素对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霉素对裸小鼠原位移植人肝癌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 人肝癌 (BEL 740 2 )裸小鼠原位移植 ,用阿霉素腹腔注射诱导耐药 ,经MTT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耐药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表面mdr1基因产物P170的表达及功能。以裸小鼠原位移植人肝癌模型观察阿霉素对耐药组的疗效。结果 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方面符合人肝癌特征 ,耐药细胞表面P170表达为 75 45 %± 5 6 7% ,而对照组表达仅 4 2 5 %± 1 2 8% (P <0 0 1) ,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提高了 16 7倍 ,对羟基喜树碱和表阿霉素具有交叉耐受性(13 7倍和 7 5倍 )。耐药细胞表面P170有较强的药物外排功能。诱导后的肝癌在体内对阿霉素获得了明显的抗性。结论 阿霉素较易诱导原位移植于裸小鼠的人肝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 ,耐药机制主要与P170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3.
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李江涛  区庆嘉  魏菁 《癌症》2000,19(12):1087-109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抑制增殖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 Ladde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各浓度As2O3组(0.25~16μmol/L)均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同作用时间呈直线相关,其中浓度组为10μmol/L)均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同作用时间呈直线相关,其中浓度组为10μmol/L抑制率最大,96h时达83.89%,2μmol/L As2O3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为主,但在形态及生化方面未见凋亡改变;10μmol/L As2O3作用10h可见形态学变化,48h可见DNA Ladder出现。流式细胞检查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价值。方法 28例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研究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研究组做脾切除、断流术及自体脾移植, 对照组仅做脾切除及断流术。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 MRA)检测其门静脉主干 (MPV)管腔横截面、血流量、血流速度,自体移植脾的血供及侧支循环。结果术后两组MPV的管腔横截面积比术前明显减少[研究组(1.20±0.73)比(1.80±0.69),t=13.96,P=0.00;对照组 (1.29±0.57)比(1.78±0.43),t=11.38,P=0.00]。术后两组MPV的平均流速均明显下降[研究组 (7.06±1.98)比(9.85±0.09),t=18.98,P=0.00;对照组(8.19±2.44)比(10.01±0.43),t= 22.32,P=0.00)],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8.02,P=0.00)。术后两组MPV的平均流量均明显下降[研究组(10.52±2.55)比(15.05±2.43),t=16.93,P=0.00;对照组(11.58±2.96)比 (14.81±2.29),t=15.90,P=0.00],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2)。移植脾成活良好,并建立了广泛的侧支循环。结论 3D—DcE MRA证实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疗效确切,且可作为评价该术式疗效的无创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评估草酸铂联合希罗达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4月~2008年6月收治46例原性肝癌患者均在手术切除后接受化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接受以草酸铂和希罗达化疗方案的患者为治疗组,19例接受以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和阿霉素化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参照RECIST标准对该方案疗效(CR、PR、SD、PD、ORR、OS和DFS)进行评估,按照抗癌药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46例获得可评估客观疗效。在治疗组中:CR10例(37.04%),PR9例(33.33%),SD3例(11.11%),PD5例(18.52%);其毒副作用主要为外周神经毒性,但均可以耐受。对照组5例获得CR(26.32%)、2例PR(10.53%)、4例SD(21.05%)、8例PD(42.11%);毒副作用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反应,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两组比较:CR、PR、SD、PD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在ORR(P=0.0355)和DFS(P=0.0004)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草酸铂和希罗达联合化疗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疗效较高,安全性好,此化疗方案可能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总病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6.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2例胰腺导管癌、相应的27例胰腺癌旁组织和对照的12例正常胰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21和p53蛋白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42例胰腺癌组织中呈p21和p53蛋白阳性染色分别为24例(57%)和20例(48%);27例癌旁组织呈阳性染色则分别为13例(48%)和11例(41%),染色细胞呈灶性分布,其相应的癌组织亦为阳性;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除1例仅呈p21阳性染色外,余均未见p21或p53阳性染色,与胰腺癌和癌旁组织p21或p53阳性率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显示:胰腺癌旁组织中某些细胞呈p21或p53阳性染色,这些细胞可能较易发生癌变,使胰腺癌呈多中心性发生。  相似文献   
137.
微创外科的发展改变着当今外科领域的格局,传统的胆道外科面临挑战。在此,仅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内镜下Odd’s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时代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1.内镜与LC术前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LC术前明确胆道结石并作出处理是减少术后胆道残留结石发生率的重要措施。ERCP能在术前  相似文献   
138.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放射配体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HCC)的癌旁组织进行了GHR的检测,并以6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32例肝癌癌旁组织均检测到GHR的存在,癌旁组织GHR的受体最大结合容量(RT)值为32.7441±3.5106fmol/mg.protein,Kd为0.6109±0.1105nmol/L;与对照组肝组织相比,肝癌癌旁组织GRH的RT降低(P<0.05),而Kd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全部癌旁组织均表达GHR,在这些受体功能未明的情况下,rhGH在肝癌患者中的使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9.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受体(GHR)在SMMC-7721与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以获得肝癌GHR在细胞水平上的定量表达。方法分别采用放射性配体分析与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GHR在SMMC-7721与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使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SMMC-7721与Bel-7402肝癌细胞均可表达GHRmRNA;在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现GHR在7721肝癌细胞的位点数量(Site,103/cell)为3.462±0.632,平衡解离常数(Kd)为0.52±0.05942nmol/L;7402肝癌细胞位点数量为7.348±0.891,Kd为0.63±0.04583nmol/L。结论由于上述两种肝癌细胞株均可表达GHR,因此可为研究rhGH与肝细胞肝癌的生长关系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的基因表达情况或变化。方法采用放射配体法、半定量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对45例原发性肝癌(HCC)的癌旁组织进行了生长激素受体(GHR)的检测,以8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并随机选择12例RT—PCR阳性扩增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在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放射性配体法于正常肝组织与45例HCC癌旁组织中检测到单一的GH特异性结合位点(即GHR)。对照组肝组织GHR的RT值为40.2932±3。5667.fmol/mg;protein,Kd为0.6167±0.1007nmol/L。HCC癌旁组织GHR的RT为33.6283±3.6218fmol/mg。protein,Kd值为0.6319±0.1978nmol/L,与正常肝组织相比,HCC癌旁GHR的RT降低(P〈0.05).而Kd无显著性改变(P〉0.05)。半定量的RT—PCR法发现GHRmRNA在正常肝组织与HCC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均为100%。GHRmRNA在正常肝组织与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的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部肝癌癌旁组织在蛋白与mRNA水平均表达GHR,在其受体功能未明的情况下,目前rhGH在肝癌患者中的使用应慎重,以免造成肿瘤的增殖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