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超声显象检查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在国外已有报道,但国内则仍多沿用A型或M型超声诊断作检测手段。本文报道从1982年10月~1984年2月应用实时灰阶超声诊断的腹主动脉瘤7例,其中经手术证实的4例;1例因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该例生前并经X线动脉造影证实;其余2例因心肺功能不全未作手术根治。现将前5例的超声检测报道如下,并对其声象特征和诊断价值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2.
我们率先在国内外报道了有关B7基因修饰肝癌细胞对其免疫原性和致瘤性的影响及B7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tumor cell vaccine,TCV)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缺乏B7分子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l-6与细胞株中导入小鼠B7-1,B7-2基因,能使该肝癌细胞株的免疫原性大大增强,致瘤性完全消失.用丝裂霉素C(MMC)处理转染了B7-1,B7-2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制备成肿瘤细胞疫苗,其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强,表现为对论动物的免疫模型起完全的免疫保护作用、对早期模型起部分治疗作用和  相似文献   
113.
目的:〖HT5"SS〗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系统通过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HT5W〗方法〖HT5”SS〗: 32只BALB/c鼠皮下接种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达100 mm3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更昔洛韦(GCV)组(Ⅰ)、空载体病毒组(Ⅱ)、重组腺病毒CMVTK组(Ⅲ)及重组腺病毒AdKDRTK组(Ⅳ)。各治疗组瘤内分别注入重组腺病毒液及空载体病毒液,重组腺病毒治疗组在病毒给予24 h后分别在腹腔内注射GCV,连续10 d;对照组腹腔内注入GCV。观察各组瘤体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HT5W〗结果〖HT5"SS〗: 与对照组比较,第Ⅲ、 Ⅳ组经治疗后肿瘤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抑瘤率分别为12.3%和24.5%(两者比较,P<0.05)。肿瘤组织内的MVD,Ⅰ组为(37.4±86)个/mm2、Ⅱ组为(30.6±7.8)个/mm2、Ⅲ组为(27.6±7.1)个/mm2、Ⅳ组为(10.7±4.1)个/mm2,其中Ⅲ组与Ⅱ组(P <005)、Ⅳ组与Ⅱ组(P<0.01)、Ⅳ组与Ⅲ组(P<0.01)之间的肿瘤内MV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HT5W〗结论〖HT5"SS〗: 重组腺病毒介导以KDR为启动子的胸苷激酶系统能够通过血管靶向性地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不同流量主动脉转流对腹主动脉暂时性阻断所引起肝、肾和小肠等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建立在小猪腹腔动脉开口以上阻断腹主动脉1h和同时辅助主动脉转流的模型,检测在不同再灌注时点肝、肾、小肠组织及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同时检测主要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结果:50%流量组的血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的活性在几个再灌注时点与同组的缺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在再灌注2h时BUN、pH和HCO-3的值与缺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0%流量组上述指标的改变较50%流量组有改善。结论:当主动脉转流量达到原腹主动脉流量的70%时主动脉转流这一措施能较好地预防腹主动脉阻断1h对肝、肾和小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研究观察出现手术中出血并发症后使用或者预防使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γFVKa)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外科患者(53例为肝胆外科疾病患者,3例胃肠疾病患者)使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γfⅦa)的止血效果,分析术中使用(12例),肝移植术前预防(30例)以及术后使用(14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出血时使用.11例患者使用后迅速止血.其中1例肝移植患者以及1例肝癌患者术中成功止血,但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死亡.另外1例肝移植患者用药后仍有继续渗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法完成手术,死亡.30例行肝移植术患者术前使用预防出血,手术均成功,患者顺利出院.14例患者术后出血使用,11例用后腹腔血性引流液减少至用药前50%以下.3例使用后,血性引流液减少不明显,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生命体征仍不稳定,死亡.总体上56例患者使用γFⅦa后,有50例患者达到救治,救治率达到89%.结论 γFⅦa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中以及手术相关的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Ⅶ (γFⅦa)in the management or prevention of intraoporative bleeding in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Ⅶa in 56 surgical cases.There were 56 cases including 53 hepatobiliary cases,3 gastrointestinal surgical cflses.γFⅦa was used intraoperatively when bleeding was difficult to control in 12 patients,and in 30 liver transplant cases before a skin incision was made.γFⅦa was used in the other 14 cases postoperatively to control intraabdominal bleeding. Results Massive bleeding stopped in 11 out of 12 cases who used γFⅦa during the operation as a rescue regimen,though two of them eventually died intraoperatively for deteriorating hemedynamics,one died of intraoperative intractable bleeding in spite of the Use of γFⅦa.All the 30 liver transplant cases used γFⅦa in the preven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had a successful surgery.After γFⅦa was administered in 11 out of the 14 cases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the drainage decreased by 50%.In 3 cases γFⅦa failed and hemodynamic and vital signs were still unstable.In brief,γFⅦa were safely used in bleeding control or prophylaxis.Its Successful rate reached 89% in 56 patients.No thrombus complication was found. Conclusion γFⅦ a controls perioperative hemorrhag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自1973年2月-2006年6月我院为17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止血率为96.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0.7%。主要死亡原因为消化道大出血、术后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及重度感染全身衰竭等。出院的159例中获得随访140例,随访率为88.1%,随访时间为6个月~27年,平均随访时间5.0年。随访术后累积复发出血率为6.9%(1年),17.7%(3年),30.7%(5年)和36.6%(10年),累积生存率为89.2%(1年),79.6%(3年),68.6%(5年),59.2%(10年)。随访期死亡原因主要为消化道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合并肝癌等。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术后跟踪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评估草酸铂联合希罗达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4月~2008年6月收治46例原性肝癌患者均在手术切除后接受化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接受以草酸铂和希罗达化疗方案的患者为治疗组,19例接受以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和阿霉素化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参照RECIST标准对该方案疗效(CR、PR、SD、PD、ORR、OS和DFS)进行评估,按照抗癌药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46例获得可评估客观疗效。在治疗组中:CR10例(37.04%),PR9例(33.33%),SD3例(11.11%),PD5例(18.52%);其毒副作用主要为外周神经毒性,但均可以耐受。对照组5例获得CR(26.32%)、2例PR(10.53%)、4例SD(21.05%)、8例PD(42.11%);毒副作用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反应,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两组比较:CR、PR、SD、PD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在ORR(P=0.0355)和DFS(P=0.0004)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草酸铂和希罗达联合化疗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疗效较高,安全性好,此化疗方案可能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总病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了解深低温对肝脏Ghsson管道三级分支以上区域的冷冻效应。方法30只小猪,随机分为4组.用平底冷冻头分别对A组动物第一肝门部、B组动物左肝外叶的Ghsson管道、C组动物左肝外叶Ghsson管道的主要分支区域进行3分钟的直接深低温冷冻(冷冻时阻断肝门);对照组:仅阻断肝门3分钟。术后观察动物血清肝功能的改变,患肝的病理变化,并用彩超了解受冻管道的情况。结果A组动物肝门部的胆管系统在冷冻后出现严重损伤.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坏死、狭窄、胆瘘、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肝门部较大坏死物质也会对门静脉造成压迫;在B、C组,冷冻可造成受冻部位肝实质、胆管及门静脉分支管壁的坏死,而肝动脉分支不受影响.术后8周原冷冻区的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管腔依然保持通敞,所在肝叶萎缩、纤维化。结论如对第一肝门部进行直接深低温冷冻,应注意避免损伤胆管系统;而机体可耐受对部分肝叶Ghsson氏管道系统二、三级分支区域的直接深低温冷冻,冷冻可造成受冻部位肝实质的坏死,达到外科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0.
微创外科的发展改变着当今外科领域的格局,传统的胆道外科面临挑战。在此,仅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内镜下Odd’s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时代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1.内镜与LC术前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LC术前明确胆道结石并作出处理是减少术后胆道残留结石发生率的重要措施。ERCP能在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