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腰椎滑脱时椎体间接触面积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5套L4椎体下表面和L5椎体上表面的图像,在二维平面上均分为14步模拟腰椎滑脱过程,Image-ProPlus软件计算每一滑脱点(n)椎体间重叠面积Sn,取平均值后再换算成百分面积(Sn%=Sn/S*100%)。结果腰椎滑脱过程中,Sn%的变化是一双曲线:滑脱率0~23%阶段,Sn%降低较缓慢;23%~44%阶段,Sn%的变化明显加快;44%~100%阶段,Sn%的变化再次变缓,拐点分别出现在一维滑脱率的(23±2.02)%和(44±1.46)%处。结论腰椎滑脱时椎体间接触面积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有助于腰椎稳定性评估和指导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72.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21例王立邦△沈小松△包聚良12年来在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1243例中,再次手术治疗21例,再手术率为1.7%。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56岁,平均44岁;两次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介绍提高脊髓型颈椎病 (CSM)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度的经验。方法 回顾 2 0 4例临床手术治疗病例 ,对其中 74例有 1年以上随访结果的资料作综合分析。结果  2 0 4例手术未发生因为手术致死或致脊髓损伤。 74例术前JOA评分为 10 89± 2 30 ,术后随访时达到 14 96± 1 84 ;其中前路减压使用环锯组 2 7例 ,术前JOA11 2 6± 1 2 5 ,术后随访 14 5 2± 1 80 ;前路减压使用磨钻组 34例 ,术前JOA11 36± 1 76 ,术后随访 15 2 1± 2 0 0。结论 从严掌握手术适应证 ,因人而异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改进工具是提高手术治疗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复习治疗的15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比较各类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15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显示,对椎管内容骚扰少的术式效果较好。结论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手术治疗时应十分注意避免对脊髓的干扰。  相似文献   
75.
Hangman骨折,即第二颈椎椎弓骨折(fractures of pedicles of the axis),据国外文献报道占颈椎骨折的4%~20%.国内文献报道的例数均较少.本单位自1996年8月~2005年6月收治22例,其中10例经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正> 长期观察表明,未治疗的脊柱侧凸病人的死亡率比同龄人高二倍,其中60%因心肺功能恶化所致。胸段或胸腰段侧凸的角度大于60°时心肺功能即明显下降。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春前期发展迅速,过去认为到18岁左右髂骨翼二次骨骺完全出现时趋于稳定。但据 Risser 等观察,在椎体环状骨骺愈合之前(25岁左右),侧凸仍在发展;在严重病例,即使成年之后,将因椎间盘退变,或在老年性骨疏松的基础上,并发椎体单侧  相似文献   
77.
背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膀胱重建方法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有差距.目的为跟腱反射重建膀胱功能手术时脊神经前根和吻接平面的选择以及脊神经前根的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以解剖学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单一样本观察.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骨科.对象实验于1999-05/2000-01在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20具尸体标本,男14例,女6例,40侧.干预在20具尸体标本上追踪骶丛和坐骨神经的脊神经根来源、相应的脊神经根在坐骨神经和其他神经之间的分布.主要观察指标硬膜内L4~S4脊神经前根排列的位置关系、相互重叠长度和横截面积.结果①骶丛主要由L4,L5和S1-5脊神经根组成,其中L5脊神经根(46%)的贡献最大.②S2~4前根出脊髓的平面均高于L4,L5和S1前根出硬膜的平面,前根的横截面积L4(2.19±0.39),L5(2.58±0.58)和S1(2.19±0.42)mm2均显著大于S2-4前根.③在脊髓圆锥平面,前后根的辨别和序列的确认较圆锥下容易.结论①利用跟腱反射重建膀胱功能时宜选用L5前根与S3或S4前根交叉吻接.②吻接平面宜选择在脊髓圆锥处.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为了探讨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 (NO)含量及其合酶 (NOS)活性与脊髓水肿的关系。方法 :测定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后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 ,同时测定脊髓组织含水量。结果 :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 ,NO含量及NOS活性均增加 ,脊髓组织水肿增加。结论 :脊髓损伤后NO含量及NOS活性增加 ,与脊髓组织的水肿密切相关 ,提示NO参与了脊髓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79.
80.
旨在对75例上颈椎和枕部发育畸形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研究。全组均有不同类型齿状突发育畸形,其中合并寰椎枕骨化17例,颅底凹陷畸形11例。根据畸形特点和稳定程度选择寰枢椎融合29例,枕颈减压融合术46例。结果73例获骨性愈合,随访26个月,优良者59例(8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