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包洁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33-2134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疑似消化道疾病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施行胶囊内镜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150例患者中消化道病变检出率高达78.6%(118/150)。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小肠病变占71.0%(49/69),慢性腹痛患者中单纯小肠病变59.2%(29/49),慢性腹胀患者中单纯小肠病变占11.1%(3/27),慢性腹泻患者中单纯小肠病变占40.0%(2/5)。【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检出率,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检测观察组血液中过氧化指标(MDA、ROS)和抗氧化指标(GSH、T-AOC、SOD)的变化,探讨氧化应激与实热"上火"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临床实热"上火"和正常人群的样本,检测其血浆中MDA、GSH、SOD、T-AOC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中RO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中MDA、GSH、SOD、T-AOC浓度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内的ROS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过氧化指标与抗氧化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说明实热"上火"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观察组机体处于过氧化与抗氧化相互交争状态,但氧化与抗氧化水平尚且处于平衡阶段。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自制白及涂擦剂对豚鼠口腔溃疡上火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30%冰醋酸溶液灼烧豚鼠右面颊黏膜建立口腔溃疡上火模型~([1]),将建模成功后的25只豚鼠分为对照组和西药观察组、中药观察组(中药A组、中药B组、中药C组),每组5只豚鼠,共5组,自制白及涂擦剂由白及粉、白蔹粉和丝瓜络浓煎剂组成。将涂擦剂涂在豚鼠口腔溃疡处,中药A组涂药1次/d、中药B组涂药2次/d、中药C组涂药3次/d;西药组涂金霉素眼膏2次/d,连续涂药5 d,对照组不给药;另设空白对照组豚鼠5只,涂自制白及涂擦剂,1次/d。观察不同剂量自制白及涂擦剂外用对豚鼠口腔溃疡模型溃疡面积变化、溃疡程度及溃疡局部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结果:用30%冰醋酸溶液造豚鼠口腔溃疡上火模型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口腔溃疡明显,且面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自制白及涂擦剂可显著减小口腔溃疡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减轻局部病理变化和口腔溃疡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随着涂擦次数增多而依次减少。结论:自制白及涂擦剂对豚鼠口腔溃疡上火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大学生饮食、生活方式相关的"上火"诱导因素。方法:以1 032名"上火"大学生形成病例组,1 006名非"上火"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饮食摄入、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统计学模型,分析引起"上火"的诱导因素。结果:炙烤食品、辛辣食品、≥2 000m L日均饮水量、500-1 000m L饮水量和<500饮水量、剧烈锻炼、巨大心理压力、失眠和熬夜以及极度忙碌等特征在统计学模型中具有意义(P<0.05)。结论:易"上火"饮食和诸多不良生活习惯跟"上火"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白塞氏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其发生是在脾胃亏虚的基础上,水湿停滞,易生湿浊,湿浊蕴结于内,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脾胃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解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6.
"上火"是现代化社会下人们身体所出现最为常见的症状。引起"上火"的原因很多,其中饮食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饮食太过、五味偏嗜等角度分析"上火"的原因,并提出如何从饮食方面防治"上火"。  相似文献   
27.
中医“口疮”的发病与“火热”之邪密切相关,总不离阳阳失衡,但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无统一定论。氧化应激与中医阴阳理论不谋而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研究氧化应激在“口疮”中的作用和规律,从氧化应激理论探讨中医 “口疮”的机理,将传统中医理论对口疮尚不清楚的机理客观化、标准化,为临床遣方用药调整氧化应激状态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口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运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2012年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检索出其中含虫类药的复方354首,建立数据库,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54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含虫类药复方中,涉及中药211味,累计使用4767次;其中虫类药33味,累计使用844次,使用最多的虫类药为全蝎、乌梢蛇、蜈蚣、地龙等;祛风湿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等6类药物累计使用90.59%;所用中药四气为温、平者占68.98%,五味为辛、甘、苦者占87.67%,归肝、脾、肾经者占57.94%。结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运用虫类药搜风剔邪、化瘀通络,扶正祛邪兼顾,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甘苦居多,归经多归肝脾肾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掌握大学生"上火"症状分布特征,探讨易"上火"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诱导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及问卷调查方法获得8 224名大学生"上火"的发生频率、症状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特征,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统计回归模型进行易"上火"诱导因素研究。结果:"上火"症状以口干渴、口腔溃疡、眼干涩比例最多,28.9%的群体每个月平均"上火"次数1次以上。11类食物和4种不良生活习惯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上火"症状存在着差异,诸多食物和不良生活习惯在"上火"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