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22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430篇
内科学   265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1264篇
预防医学   36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89篇
  2篇
中国医学   501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1.
112.
11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胃癌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的癌变过程,涉及大量相关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其中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而导致的细胞增殖增强与凋亡抑制等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53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同样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作为转移的重要刺激因子参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我们主要探讨抑癌基因p53及TGF-β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从而为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4.
115.
目的:研究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哮喘患儿中随机选择了45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4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附加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身体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观察组患儿在身体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都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儿差异(p〉O.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哮喘疾病过程中,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身体迅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观察蒙药结合蒙医温针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180例,采取内服蒙药结合温针法治疗。结果:痊愈71例,占39. 44%;好转106例,占58. 89%;未愈3例,占1. 67%;总有效率98. 33%。结论:本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8.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8岁,主因反复发作颈部扭转、后仰,四肢强直26年,妊娠38周+2入院。患者2岁时无诱因出现行走时双足跟不能着地,双腿弯曲,行走不稳,阵发性颈部扭转后仰,四肢强直。7岁时行双侧跟腱延长术术后可正常行走,伴发头颈扭转后仰,四肢强直,清晨起床后出现,夜间入睡后消失。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与鼓膜置管术或鼓膜切开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9月6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并鼓膜切开术,治疗组选择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分析中耳积液消失的时间、听力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听力水平、炎性因子;感染率。结果治疗组听力水平、炎性因子、中耳积液消失的时间、听力改善的时间、感染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 0.05。结论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取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效果良好,其实施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0.
包蓬勃  孙雪艳 《中外医疗》2014,33(4):55-55,57
目的对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该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55例急性大出血患者,29例子宫肌瘤患者,16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疗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100例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中,其有效率为93.1%;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中,其有效率为87.5%。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介入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