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7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3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68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1295篇
预防医学   38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74篇
  4篇
中国医学   543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创伤性脊髓损伤(SCI)通常会导致大脑皮质发生继发性损害,造成神经元凋亡或萎缩。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 技术凭借其无创性、精确性的优点,已在SCI患者大脑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损伤后皮质 萎缩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间相关性的横向研究结果,损伤早期进行性神经退变的时空模式及其对患者临床结果预测 能力的纵向研究结果,损伤持续时间(亚急性、慢性等)、损伤严重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等)、临床康复情况(感觉运动功 能、神经性疼痛等)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不同影响这3个方面对VBM在SC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进 一步提高VBM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完善研究方案的设计,以促进VBM在脑功能探索和SCI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握球运动联合自我管理对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90例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握球运动护理,观察组在握球运动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比较两组置管不同时间腋静脉的最大流速,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置管后14 d,观察组腋静脉最大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握球运动联合自我管理可明显提升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血管通路的质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肺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3.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在提升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凝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抗血栓药物说明书,制定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使用规范及评价标准,采取医嘱审核、全程药学监护、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路径管理等技术措施和绩效考核手段,对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药物进行综合干预。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8年1月到6月(干预前)的病例926份为未干预组, 2019年1月到6月(干预后)的病例1024份为干预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预防抗血栓药物使用时机、疗程、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评估此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根据Caprini模型评估所评2分、3~4分、≥5分的患者,采取药物预防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1.7%、51.0%、59.6%上升到干预后的76.2%、92.2%、95.5%;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药物使用不合理原因包括:给药品种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用药禁忌症,其不合理比例由干预前的39.0%、32.1%、46.0%、32.1%、23.8%下降至干预后的4.3%、4.8%、6.1%、2.2%、1.8%;总体预防抗凝药物不合理使用比例由干预前的55.4%减少到干预后的12.0%,以上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骨科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骨科预防抗血栓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笔者运用胸腰椎损伤评分系统(TLICS评分)和脊柱载荷评分系统(LSC评分),对纳入的35例成人[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6~45岁,平均(37.4±6.3)岁]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一期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撑开复位,伤椎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手术。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分级(ASIA)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和CT评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椎管占位情况和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5.3±6.8)个月,除5例患者术前神经功能为A级外,余30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影像学显示减压及复位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前中柱重建脊柱序列,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减压彻底,并发症少,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5.
目的:调研徐州市区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医学检验人才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与原因,并针对不足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徐州市区三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徐州市区三级以上综合医院检验人才学历普遍偏低,科研意识淡薄,临床沟通欠缺。结论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意识;医院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科研实验室,鼓励人才进修,提高检验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56.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实验研究中模型的建立及TGF-β1动态变化及表达意义 。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大鼠右半肝均接受单次6MV X线25Gy照射,接受照射第3天、5天、10天,应用HE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右肝病理学变化,血清学检测TGF-β1、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P),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照射第3天、5天、10天后,电镜下可观察肝脏早期病理学改变;TGF-β1的表达在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段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HE染色结果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P)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早于光镜下的变化,可用于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评价; TGF-β1较肝功能更加敏感反映出照射后肝脏的损伤状态,可作为预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程度的血清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对9个三黄泻心汤成分配伍方进行特征图谱表征,并对活血化瘀作用优势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C18柱,乙腈-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对三黄泻心汤成分配伍方进行特征图谱分析,并对活血化瘀优势方进行配伍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 9个三黄泻心汤组分配伍方特征图谱中均包含24个特征峰,以化学对照品为对照归属了其中的9个色谱峰.并对活血化瘀优势组分配伍方(组方7)进行了成分分析,该方中黄芩苷、蒽醌苷、蒽醌苷元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比例约为2.8∶ 1.7∶ 1.6∶1.0.结论 所建立的三黄泻心汤组分配伍方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组分配伍方的质量控制.同时,基于三黄泻心汤的活血化瘀组分配伍优势方的成分分析也为进一步揭示组分配伍与其功效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羊水细胞培养中出现的嵌合现象。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行羊膜腔穿刺及染色体检查检出为嵌合体病例共27例。统计嵌合体检出率、类型、相应脐带血分析结果,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出生后随访。结果嵌合体发生率为0.69%。其中,性染色体XX/XY嵌合体11例(占40.74%);数目异常嵌合体13例(占48.15%);结构异常3例(占11.11%)。其中14例行脐血染色体检查,确诊为真性嵌合体1例,终止妊娠;未行脐血染色体检查13个病例中,除2例失访外,余均正常分娩,出生随访未见异常。结论产前诊断羊水细胞嵌合体多为假性嵌合体,各种类型的假性嵌合体一般预后均良好。正确处理和判断羊水细胞培养中出现的嵌合现象,对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9.
160.
背景 近年来抑郁症和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动物实验,而人体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结合心理特征的研究则更少。目的 了解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肠道菌群、认知情绪调节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抑郁症、肠道菌群及认知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的首发抑郁症患者30例(抑郁症组),同期选取宁夏“十三五”科技重大项目流调体检健康志愿者31例(对照组)。完成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的评定与粪便的收集;采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变化;探讨情绪调节策略、抑郁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吸烟、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以97%的相似性将所有样本的有效序列聚类为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所得稀释曲线趋向平坦,说明测序数据量合理。抑郁症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抑郁症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柔壁菌门丰度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增高(P<0.05);在属水平,抑郁症组Ruminococcus、Subdoligranulum、Enterobacter、Coprococcus、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菌属减少,而Klebsiella、Flavonifractor、Bacteroides菌属增多(P<0.05)。LEfSe分析显示,抑郁症组肠道菌群中主要以拟杆菌、产碱菌科(Alcaligenaceae),伯克菌目(Burkholderiales),Β-变形菌纲、Erysipelotrichaceae、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为主;对照组以厚壁菌门、双歧杆菌、Subdoligranulum、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为优势菌。抑郁症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CERQ分量表中自我责难得分与Enterobacter菌属呈正相关,与Odoribacter、Alistipes菌属呈负相关(P<0.05);沉思分量表得分与Subdoligranulum、Alistipes、Faecalibacterium、Odoribacter菌属呈负相关(P<0.05);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分量表得分与Weissella菌属呈正相关(P<0.05);灾难化分量表得分与Dialister菌属呈负相关(P<0.05)。抑郁严重程度与拟杆菌门及Flavonifractor菌属呈正相关(P<0.05),与Ruminococcus、Subdoligranulum、Coprococcus、Dialister、Odoribacter、Faecalibacterium、Butyricimonas菌属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肠道菌群、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情绪调节策略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肠道菌群条件致病菌的增多及丁酸盐产生菌、益生菌的减少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