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431篇
内科学   31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852篇
预防医学   41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71篇
  6篇
中国医学   296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目的了解腺病毒7型河南分离株(hAdV35/Henan/2010)全基因特征及与其他腺病毒之间的进化重组关系。方法设计39对全长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河南分离株腺病毒全序列,用DNASTAR中的SeqMan拼接全序,运用BioEdit进行序列剪齐,运用Mega4.0分析基因组编码蛋白hexon、fiber、E4和penton区域氨基酸与核苷酸的同源性,并与其他腺病毒序列绘制进化树,运用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重组分析。结果 hAdV35/Henan/2010基因组全长35 234bp,与其他腺病毒相比,基因组氨基酸和核苷酸同源性为68.0%-99.8%和46.5%-99.5%。不同编码区hexon、fiber、E4和penton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2.4%-95.4%、74.1%-97.0%、55.7%-92.7%和69.9%-99.3%。进化树分析显示河南分离株与腺病毒7型疫苗株同属一支,与腺病毒3型进化分支最近,Bootsacn分析显示与B亚属腺病毒在多个区域发生重组,尤其与腺病毒3在hexon区域高度重组。结论 hAdV35/Henan/2010与B族腺病毒亲缘关系较近,与hAdV3在hexon区域存在重组。  相似文献   
102.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的周围面神经麻痹[1]。预后一般良好,常在起病1~2周开始恢复,多数病人在数周内恢复。约2.7%病例可复发,复发次数越多,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越小[1]。如恢复不完全时,瘫侧面肌可发生挛缩、痉挛或异常联带运动。笔者近8a采取综合疗法治疗4例复发性面神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国产髋关节假体与国际品牌髋关节产品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疗效。方法以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进行的国产髋关节假体全髋关节置换26例患者(26髋)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本手术组医生所进行的国际品牌的26例髋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行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前平均(37.6±4.32)分,对照组术前平均(38.7±4.16)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17个月随访。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统计术后1周、4周、3个月、半年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后Harris平均分较术前明显提高(<0.05),两组间术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病例术后出现1例置换关节脱位,两组均无明显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感染、下肢不等长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实验组在近期疗效上能达到与对照组同样的满意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解除患侧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能早期恢复活动;避免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使患者术后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河南省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对DDT、氟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为制定疟疾媒介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月在河南省桐柏县、淮滨县和永城市3个县(市)现场分别捕获吸血后中华按蚊成蚊417、421和433只,采用WHO推荐的成蚊滤纸接触法进行检测,计算中华按蚊分别接触4%DDT(1.428g/m2),0.15%氟氯氰菊酯(0.0 534 g/m2),5%马拉硫磷(1.78 g/m2)和0.05%溴氰菊酯(0.0 178 g/m2)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和24 h后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定抗性级别,死亡率98%~100%为敏感群体(S级),80%~97%为初步抗性群体(M级),80%以下为抗性群体(R级)。结果桐柏县、淮滨县和永城市3个县(市)中华按蚊接触DDT的KT50分别为206.13、877.04和826.81 min;接触氟氯氢菊酯的KT50分别为206.43、85.39和427.60 min;接触马拉硫磷的KT50分别为19.98、48.05和97.79 min;接触溴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1122.50、89.65和960 min。接触4%DDT 24 h死亡率分别为82.52%、57.41%和65.69%,抗性级别分别为M、R和R级;接触0.15%氟氯氰菊酯24 h死亡率分别为91.89%、85.00%和72.73%,抗性级别分别为M、M和R级;接触5%马拉硫磷24h死亡率分别为95.10%、95.37%和93.16%,抗性级别均为M级;接触0.05%溴氰菊酯24h死亡率分别为92.08%、77.14%和63.46%,抗性级别分别为M、R和R级。结论河南省中华按蚊对DDT、氟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已产生较强抗性,对马拉硫磷产生初步抗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小剂量递增方案对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因HCV相关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后复发丙型肝炎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巴韦林小剂量递增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以及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为术后2~59个月,21例中5例(23.8%)为标准治疗,4例(19.1%)为足疗程,12例(57.1%)为不完全治疗。获得ETVR 16例(76.2%),SVR 5例(23.8%)。标准治疗组、足疗程治疗组和不完全治疗组之间相比,ETVR获得率无显著差异,而SVR获得率差异显著(P=0.002)。治疗前病毒载量和抗病毒治疗的剂量和疗程是影响获得SVR的重要因素。治疗过程中10例须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维持治疗,2例出现排斥反应。结论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对干扰素联合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差。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影响获得SVR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的患者55例,单纯康复治疗的患者59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3个月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较康复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早期病情稳定后即进行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总结我院1986年4月至1990年9月561例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结合其声像图表现对其中69例漏诊、误诊原因、改进方法及超声检查的局限性进行讨论。一、资料与方法本组561例急腹症患者,均为我院外科住院病人,男315例,女246例,年龄7~79岁。超声探  相似文献   
108.
恶性葡萄胎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与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葡萄胎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与诊断价值接连,张继菊,徐延峰,吴乃森,刘云,祁晓杰本文结合23例恶性葡萄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B型超声诊断资料,对恶性葡萄胎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本文23例恶性葡萄胎为1992年10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初步评估纤溶抑制物(TAFI)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治疗中需要监测凝血功能变化的多种疾病患者,包括冠心病、肿瘤、感染性疾病、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相关皮肤病、肝硬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共计677例。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TAFI浓度。结果 677例患者血浆TAFI浓度值与PT、APTT检测值呈负相关,与FIB含量呈正相关,与D-二聚体无显著相关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677例患者血浆TAFI浓度显著降低,尤其是冠心病、肿瘤、感染等疾病的血浆TAFI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TAFI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检测法可用于凝血功能改变相关疾病的诊治、病情的监测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0.
李秋明  利桂河  杨培文 《海南医学》2016,(15):2511-2513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减量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变化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比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经ICS治疗诊断的6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诱导痰检测治疗,根据患者减量时间的不同分为减量1组与减量2组,其中减量1组26例患者于缓解期1个月后,给予ICS药量减半治疗;减量2组34例患者于缓解期3个月后,给予ICS药量减半治疗。经诱导痰检查后,两组患者分别在目前ICS的药量前提下进行减半治疗。两组患者在ICS减量后1、2、3、6个月进行复诊,检测其诱导痰炎症细胞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症状变化。结果60例缓解期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ICS减半后,6个月中有26例复发,其中3例停药患者中有2例停药半年后出现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发。两组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减量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3个月与6个月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中的炎症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经ICS减量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发情况与诱导痰EOS比例有密切关系,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缓解后,通过诱导痰EOS的比例可对ICS减量调整,从而有效降低哮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