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诱导大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方法 取妊娠12.5d 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DNCP诱导浓度分别为10、50、100、200、500、1 000μg/mL,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6d后采用定量RT-PCR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表达.结果 6d后除10μg/mL组和1 000μg/mL组外,其他诱导组细胞出现极性改变,部分细胞出现平行排列趋势;细胞表达DSPP和DMP1,以200μg/mL组最强,500μg/mL组和200μg/mL组表达量相当,而1 000μg/mL组细胞死亡.结论 在DNCP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过低浓度不利于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而过高浓度则引起细胞死亡.200μg/mL是较为合适的有效诱导浓度.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怀孕比较常见,妊娠早期医生根据肾脏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速度、并发症的情况、血肌酐水平等,经过肾、妇两科评估后指导孕妇做出选择。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妇女分娩前、后、病因不明,以心肌病变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牙龈卟啉菌特异DNA片段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扩增Pg特异DNA片段作为外源目的DNA,将质粒载体pUC19和外源DNA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和BamHI消化,经过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并转化细菌后,选白色菌落进行鉴定。结果证实我们成功地获得了含Pg特异基因片段的克隆。通过将细菌增菌后就可得到取之不尽的特异DNA片段。为研究Pg的基因结构,致病机理以及制备特异的核酸探针检测细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非核素地高辛标记法标记Pg探针并与32P标记法进行对比研究。地高辛标记采用随机引物法。通过观察碱性磷酸酶对NBT和BCIP的催化反应产生蓝紫色斑点来判定阳性信号。结果表明: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32P标记的水平相当,且前者还兼有性能稳定、利于存放、可重复使用、无需考虑个人防护和废物处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几种银汞合金替代材料微渗漏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几种银汞合金替代材料的密合性能,为选择后牙充填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5个新鲜离体无龋前磨牙于颊舌面制备50个V类洞,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Glacier前/后牙复合树脂、Beautifil氟化玻璃聚合体、Hi-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Surefil高密度后牙树脂、银汞合金等五种材料充填.用1%亚甲基蓝染液进行渗透试验,观圹察染料渗透深度并进行分析.结果5种材料均有程度不等的微渗漏出现.其中银汞合金充填组渗漏率最大,与其他各组渗漏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Glacier.和Beautiful与其余各组相比渗漏率最小,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4种银汞合金替代材料在抗微渗漏的特性方面Glacier和Beautiful最佳,Surefil.和Hi-dense次之,银汞合金较差.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探针杂交技术,检测了100例临床尖周炎患牙根管内标本中牙龈卟啉菌的分布,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PCR对尖周炎中Pg的检出率为74%,核酸探针为76%,两者的总符合率达到94%;2.在两种方法检测的所有项目对比组之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3.Pg与尖周炎临床症状中的自发痛,叩痛,臭味和尖周肿胀有关。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学法在口腔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腔临床实习医疗纠纷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微型pH电极直接测试人牙菌斑pH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讨微型pH电极在原位检测人牙菌斑pH的可行性,了解漱糖后对菌斑pH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型蜂式pH指示电极直接测试人牙邻面菌斑pH变化。结果:微型pH电极与玻璃pH大电极所测结果基本一致;漱糖后菌斑pH呈下降趋势,20min时达到最低点;无龋组与龋敏感组之间的pH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型pH电极适用于在原位直接测试菌斑pH;漱糖后菌斑pH发生改变,但龋坏与否的个体之间未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随机选择门诊牙周炎患者100人;无口腔感染性疾病者100人。采用无菌纸捻从牙周袋(或龈沟)内吸取标本,用核酸探针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牙周炎中Pg的阳性率为81%,而正常对照组中Pg阳性率仅为28%,两组之间Pg阳性率相差非常显著(P〈0.010;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分析显示:牙周炎中Pg随牙齿松动度的增大、牙周袋的加深、患者年龄的增高呈线性递增趋势(P〈0.01)。提示:Pg与牙周炎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科4种常用局麻药分别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联合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局麻药以0、5%、10%、15%、20%体积比例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液混合制备的药敏纸片所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变化(每张滤纸片所含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纯药物总量一致)。结果:所有药敏纸片形成的抑菌环相互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4种局麻药的分别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联合的抑菌效果无影响,可以混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