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2009年6月18日"血液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会议"在上海举行。全国各地20余位血液病学知名专家与会,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教授主  相似文献   
62.
霍奇金淋巴瘤(HL)的疗效取决于病理类型和疾病分期,根据病理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确定HL的病理特征、分期和预后指标,设计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对近年以病理学为基础的临床个体化治疗策略进行了概述,Ⅰ、Ⅱ期患者应当应用简短的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给予受累区域补充放疗.Ⅲ、Ⅳ期患者的标准治疗仍然是ABVD方案,年龄低于60岁,国际预后指数评分等于或高于5分的患者应当选用较强的二线化疗方案.初诊时肿瘤大于10 cm的患者在化疗结束时应辅以放疗.目前多数HL患者可得到治愈,复发的HL患者仍有治疗的希望,50%可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挽救治疗有反应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3.
mdr1单因素耐药白血病细胞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mdrl单因素耐药白血病细胞株,为研究RNA干扰逆转mdr1所致耐药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将含mdr1 cDNA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人对化疗药物敏感的K562细胞内,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单克隆细胞.用RT-PCR检测有无mdr1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P-gp蛋白含量、Rh123泵出实验检测P-gp功能、MTT检测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转mdr1基因细胞K562/mdr1能较高水平表达mdr1,明显表现出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论 通过转基因方法构建mdr1单因素耐药细胞株可为RNA干扰逆转mdr1提供更精确的细胞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索可能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预测的指标.方法 收集37例重型再障患者的静脉血标本,2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内白介素-2(IL-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LA-DRB1*15及HLA-DRB1*1501,结合年龄、性别及粒细胞和红细胞膜表面CD55、CD59表达情况等,对各项指标与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IL-2水平升高者有效率高于水平降低者(66.7% vs 28.6%,P<0.05);治疗前IFN-γ水平升高者有效率高于水平降低者(73.7% vs 25 0%,P<0.05);HLA-DRB1*15阳性者有效率与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 vs 44.4%,P>0.05);HLA-DRB1*1501阳性者与阴性者有效率均为50%;CD55、CD59表达降低者有效率与表达未降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 vs 40.0%,P>0.05);年龄≤40岁者有效率高于年龄>40岁者(60.0% vs 14.3%,P<0.05);女性患者有效率高于男性患者(62 5% vs 42 9%,P<0 05).结论 重型再障患者治疗前血浆IL-2、IFN-γ水平、性别及年龄可作为IST疗效预测指标,而HLA-DRB1*15、HLA-DRB1*1501及CD55、 CD59在本研究中不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5.
唐韫  刘霆 《甘肃医药》2011,(5):303-307
本文旨在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新版推荐。迄今血浆置换术仍是TTP的首选治疗手段,并且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明显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TTP的治疗探索也不断推进。近来,利妥昔单抗等药物作为复发难治性TTP及高风险性TTP的强化治疗手段,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八十年来TTP的各种治疗手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p44/42MAPK、p38MAPK通路在维生素C(Vit C)、β-磷酸甘油(β-GP)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3H]-甲基胸腺嘧啶掺入率法反映细胞增殖情况;洲定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钙沉积积反映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状态;有Western-blotting法反映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在促成骨细胞分化剂Vit C,β-GP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p44/42MAPK、p38MAPK通路均提前5d激活。p44/42MAPK通路阻断剂(PID8059)明显减少[^3H]-甲基胸腺嘧啶掺入率,抑制BMSCs的增殖;而p38MAPK通路的阻断剂(SB203580)则显著降低ALP活性及钙沉积量.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的分化。结论 p44/42MAPK通路在BMSCs的增殖过程中起苇要作用,而p38MAPK通路可能与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7.
血小板代用品的开发是新近发展的一个领域,1997年美国血库联合会(AABB)第50届年会上已逐有介绍,凝血微球(本称之为全栓微球)为其中之一,凝血微球用人工磷脂膜包裹白蛋白,制成2um微球,外面再包上纤维蛋白原,静脉输液后有止血效果,此代用品无疑较注血小板易于获效而使用方便。目前国内开发品已进入二期临床,现登此短以飨读。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腹腔注射 30 mg/kg的链脲佐菌素 (STZ) ,每周一次连续 4周 ,诱导大鼠产生慢性自身免疫胰岛损害 ,观察血糖、尿糖及组织学损害。结果 :实验组大鼠产生明显迟发性胰岛损害 ,尿糖阳性 ,血糖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 ,组织学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特征。结论 :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大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动物模型适用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9.
为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效率,作者从1997 年4 月至1999 年6月,进行了22 例异基因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方案(HX-97 方案)作了系统观察。HX-97方案的主要内容是: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rhG-CSF300μg/天,皮下注射,共6 天,第6 剂在干细胞采集前90分钟用; 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刺激因子,化疗强度务必使外周血WBC计数< 1.0×109 /L,待外周血WBC计数从最低点刚显示回升时,开始使用rhG-CSF;③移植后恢复造血序贯使用rhGM-CSF和rhG-CSF。造血干细胞动员后用COBE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果:22 例移植中16 例一次采集即成功,6 例作了第二次采集。按受者体重计,采集后计数MNC细胞数2.5~10.7×108/kg;CD34+ 细胞2.5~20.0×106/kg;CD34+ CD33- 早期造血干细胞1.8~7.5×106/kg;CD34+ CD33+ 晚期造血祖细胞0.7~12.5×106 /kg;CFU-GM 集落3.5~6.3×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micronutrients,AM)对1型糖尿病大鼠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索改善胰岛功能,防止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营养学因素。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小剂量、多次注射法诱导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AMSe、VE、V、Cr通过饮食方法补充。外周血、脾脏淋巴细胞IL4、IL10基因表达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血糖及自由基代谢通过生化分析法完成。结果:补充AM组大鼠外周血及脾组织IL4、IL10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其中Se+VE+V+Cr组升高更明显;糖尿病模型组IL4、IL10表达处于最低水平。补充AM各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加了胰岛素分泌储备(P<0.05)。与模型组相比,AM补充各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GSHPx活力水平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AM最适剂量与组合不仅可以调节糖尿病大鼠胰岛素代谢、减轻氧化侵袭,而且通过上调IL4、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减轻胰岛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