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窥镜在鼻腔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对促进鼻内镜术后恢复,预防复发,提高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75例,术中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50例,术中不行鼻中隔矫正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对两组鼻腔通气情况、术后鼻腔粘连情况、上颌窦口开放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处理组与对照组术后鼻腔粘连率分别为1.3%和16.0%,两组在鼻腔通气、上颌窦口开放良好率及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疗效,能改善鼻腔通气引流,降低鼻腔粘连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22.
从1997年开始,对9例喉全切除后行发音重建术,其中4例采用Blom-Singer技术,5例在Blom-Singer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即在行气管食管穿刺术的同时,立即装上发音管。结果所做9例发音全部成功,随访6-27月,平均20个月后,采用听距法评定发音效果,行Blom-Singer技术者,Ⅰ级:2例:Ⅱ级:2例。改良法者,Ⅰ级:人例;Ⅱ级:3例。改良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步骤,降低费用,发音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23.
食管异物严重并发症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严重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通过对1979-1999年间所收治的食管异物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3例食管异物严重并发症,治愈16例(占69.57%),死亡7例(占30.43%)。结论 食管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4.
鼻窦颅底软骨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世铮  刘雄光 《海南医学》2007,18(6):135-136
1 概述 鼻窦颅底的软骨瘤真正病因不明,常与创伤、佝偻病及慢性软骨炎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来源于异位的软骨胚芽及头颅软骨遗基的残余[2],以手指、足趾、肋骨、胸骨、脊椎及盆骨等处多见,而发生于头颅内比较少见[3,4].  相似文献   
25.
软骨-软骨膜复合体移植物应用于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的研究现状,以证明软骨-软骨膜作为鼓膜移植物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软骨膜或筋膜作为移植物的效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01/2005-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ympanic membrane performation, tympanoplasty, Myringoplasty, Catilage, perichondrium”,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手工或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79-01/2005-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检索词"鼓膜穿孔,鼓室成形术,鼓膜成形术,软骨软骨膜".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作为移植物应用于鼓室成形术的中外研究原著文献72篇.资料提炼:对检索到的文章的相关信息综合加以概括,排除重复性研究,对符合标准的23篇文献进行综述.其中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14篇,耳廓软骨栅软骨膜鼓室成形术3篇,肋软骨鼓室成形术2篇,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2篇,其他2篇.资料综合:90年代初期国外学者率先开始采用条栅状软骨-软骨膜技术修补鼓膜大穿孔后,现在已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承认及应用.软骨-软骨膜的优点是取材方便;而且弹性好,特别适用于鼓膜大穿孔、粘连性中耳炎及其他复杂情况.近年来国内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修制成软骨环-软骨膜作为鼓膜移植物成功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和鼓膜成形术,使听力保持稳定,鼓膜无回缩,听骨链无粘连现象,明显优于颞筋膜对照组.结论: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作为移植物,应用于鼓室成形术,证明其具有减少鼓膜回缩,防止粘连,治愈率高,听力提高持久稳定等优点,特别是耳屏软骨环-软骨膜移植物遇血不卷缩、不变形,更易着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前后不同时间患者骨导听阈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68例(168耳)单侧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在经乳突病变切除和/或鼓室病变清除术加I期鼓室成形术时,分别采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简称软骨组,86耳)和颞肌筋膜(简称筋膜组,82耳)作为鼓膜移植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和1、3年骨导听阈变化.并比较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和下降(阴性)两组患者在术中所见的听骨链固定或坏死、前庭窗或蜗窗功能不良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健侧对比,两组168耳中共131耳术前骨导听阈提高,其中,软骨组67耳,占77.90%,筋膜组64耳,占79.27%;这些病例术后100耳(76.34%)骨导听阈下降,两组各时间段骨导听阈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发现听骨链或两窗功能不良者有79耳(79%,79/100),其中软骨组为41耳,筋膜组为38耳;而37耳骨导听阈正常的患者中,7耳有上述病变,其中软骨组为4耳,筋膜组为3耳.结论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骨导听阈提高主要与听骨链固定或坏死及两窗功能不良有关,行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不仅可缩小气骨导差,还可使骨导听阈下降,具有听力提高稳定、持久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环-软骨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80耳)鼓膜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耳内镜下耳屏软骨环-软骨膜修补术,对照组行显微镜下颞肌筋膜鼓膜修补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鼓膜愈合率、听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2.19±12.35)、(82.67±11.1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6±1.34)、(14.27±2.35)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分别为23、8、9例,77.50%(31/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鼓膜愈合率分别为95.00%(38/40)、87.50%(35/40),术后6个月鼓膜愈合率分别为92.50%(37/40)、85.00%(34/40),术后12个月鼓膜愈合率分别为92.50%(37/40)、85.00%(34/40),两组术后1、6、12个月鼓膜愈合率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听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发生再度穿孔3例(7.5%),对照组术后1年内发生再度穿孔6例(1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 P=0.479)。 结论 耳内镜下耳屏软骨环-软骨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及鼓膜愈合率,改善患者听力效果。  相似文献   
28.
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骨导听力损失,出现骨导听阈提高的病因、发病机理作了综述。并就其产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耳炎所致的中耳病变导致骨导听阈提高必须采取积极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地治疗中耳病变,终止引起骨导听阈变化的相关因素,预防中耳内耳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从1997年开始,对9例喉全切除后行发音重建术,其中4例采用Blom-Singer技术,5例在Blom-Singer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即在行气管食管穿刺术的同时,立即装上发音管。结果所做9例发音全部成功,随访6~27月,平均20个月后,采用听距法评定发音效果,行Blom-Singer技术者,I级:2例;I级:2例。改良法者,I级:2例;II级:3例。改良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步骤,降低费用,发音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30.
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柯-陆(Caldwell Luc)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15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简称开放式手术);B组15例,采用开放术联合柯-陆手术(简称联合式手术),术后用1%H202及生理盐水冲洗,不用抗真菌药。结果:随访1~3 年,开放式手术组15例中治愈5例,术腔完全上皮化,症状消退;好转4例,局部有迁延性炎症,少量脓性引流,开口缩小;复发6例,窦口闭塞,窦腔内再次出现真菌样沉积物堆积。联合式手术组15例中治愈12例,好转3例,无真菌性炎症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术式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尖牙窝、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优势在于清除病变彻底,使鼻窦建立足够的通气引流通道,彻底改变了真菌生存的低氧环境,且能保存上颌窦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可避免传统方法引起的狭窄、闭锁、引流不畅以及上颌窦通气不良、功能恢复不佳等缺点。此术式创伤小,能真正达到根治、微创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