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群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则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其诱因还包括急性感染、激素治疗、X线照射及大面积烧伤、手术等。本症的发生率约为2%~3%。  相似文献   
72.
正骨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1]),在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约有80%发生骨转移~([2]),其中约有50%为脊柱转移~([3])。脊柱转移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难以忍受的慢性疼痛(占90%以上)~([4]),导致患者卧床不起或依靠轮椅生活的情况~([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中位生存期不长的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往往陷于两难境地,既要解决患者症状,又没有必要行开放性手术让患者面临创伤及并发症等风险~([6])。随着微创理念和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不同弥散范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X线正位片上骨水泥弥散是否过椎体中线呈对称分布,将74例单椎体压缩不超过50%的楔形骨折接受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分为未过椎体中线组(26例)和过椎体中线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压缩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再骨折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7(13.7±3.7)个月。两组疼痛VAS评分术后3 d及3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压缩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再骨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压缩不超过50%的楔形椎体骨折,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骨水泥不同弥散范围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74.
正脊柱的嗜酸性肉芽肿(EG),是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为特征的多系统侵犯的反应性增生性疾病,它属于3种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LCH)中的一种,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成人较少见,老年人罕见~([1])。症状性的胸椎EG常引起背部疼痛,多伴有神经功能障碍,造成脊柱失稳,甚至造成瘫痪和二便功能障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一旦发生神经功能症状或脊柱不稳,需要及时通过外科手术来干预,以达到挽救濒临恶化的神经功能~([2-3])。第二军医大学长  相似文献   
7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以腹痛、腹胀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可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解释的临床症状。大致为可分为腹泻型与便秘型。本病发病率相当高,患者年龄多在20~50岁,老年后初次发病者极多,女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  相似文献   
76.
椎动脉出血(VAH)是颈椎手术中或术后出现的一类极为罕见的并发症,大出血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其发生率为0.20%~1.96%[1-5]。有研究[3-5]表明,VAH多发生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前路手术显露及后路手术椎弓根置钉等过程。目前VAH的文献报道较少,尚无确切的治疗方式。本院收治1例颈椎脊索瘤术后单侧椎动脉反复出血5次的病例,通过总结其诊疗经过探讨VAH的原因及诊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五更泄,作为一个病名最早见于明代医学家龚廷贤的《寿世宝元》,每于黎明前腹痛作泄,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多由肾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阴寒湿浊内积所致。其病形成,除责之于肾阳虚,尚与肺金之宣肃、脾之转输、肝之疏泄有密切关系。现从五脏入手,详细地论述病机,并结合7种病因提出了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上颈段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上颈段哑铃形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外科分期、手术入路、切除方法、内固定重建技术及疗效。肿瘤性质包括神经鞘瘤33例,神经纤维瘤9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依据前期设计的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方法,Ⅰ期8例,Ⅱ期24例,Ⅲ期9例,Ⅳ期3例,Ⅴ期2例。经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36例,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10例。39例采用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重建,3例采用前后联合固定,4例未行内固定。结果 1例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压迫止血。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9例,2例继发颅内感染,经相关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6~125个月,2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于术后8个月、14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21个月、38个月因肺部转移导致全身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未见复发,随访仍在持续进行中。结论上颈段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具有相当的难度与风险,外科分期系统有助于合理制定手术方案。经后外侧入路或联合前方入路可实现肿瘤切除与重建,应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比较测试寰枢椎不稳Brooks法钛缆内固定术中不同操作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WD-5力学实验机上,分别测量正常寰枢椎复合体(N组)、寰枢椎不稳(M组)以及不同操作方式Brooks法固定后的各钛缆组A组、B组、C组在屈、伸、侧屈、旋转等情况下的应变、位移、强度、刚度、扭矩、扭角等的大小。结果新型双向锁定式钛缆A组固定强度最高,应变、载荷位移最小,间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同时锁定的效果好于单侧轮流锁定(P〈0.05),经休息后再次固定的强度高于单纯双侧同时锁定的强度(P〈0.05)。结论Brooks法钛缆固定时,双侧同时锁定后经休息再次锁定的固定效果最好。新型钛缆因为锁紧方式的改变达到了比进口钛缆更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