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驻马店市老年性耳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探讨该病的发病类型,试图找出老年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展望预防老年性耳聋的措施。方法:将2003年度驻马店市老干部体检中筛选出的500例老年性耳聋进行统计,按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耳聋的性质、听力曲线的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老年性耳聋患者男性417例(83.4%),女性83例(16.6%),60—69岁228例(45、6%),70—79岁167例(33.4%),80岁以上105例(21%)。轻度耳聋91例(18.2%),感音性耳聋422例(84.2%),传音性耳聋53例(16.6%),混合性耳聋25例(5%)。斜坡型听力曲线375例(75%),平坦型听力曲线69例(13.8%),其他类型50例(11.2%)。结论:老年性耳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男人的烟酒嗜好以及过多暴露于噪声环境有关。耳蜗底周及基底膜老化是老年性耳聋的主要原因。注意平常个人防护,不长期暴露于噪声,摒弃烟酒不良嗜好,改善居住环境,对老年性耳聋的进展可能起到或多或少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新术式.方法:对2010年3~12月本科收治的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术后未缝合前后咽弓组相比较,小儿扁桃体摘除后缝合前后咽弓组的效果有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扁桃体摘除后缝合前后咽弓,不仅减轻患儿术后疼痛,还可以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4.
前列康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常见病。该病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常伴全身症状和/或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2004年以来,我院应用前列康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5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脓肿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扁桃体周脓肿患者80例,分为急性期手术组40例: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排脓,3~5 d脓液完全排除后行患侧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择期手术组40例: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排脓,待肿胀炎症消退2周后择期行患侧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疗效情况。结果 急性期手术组患者较择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术后创面感染率
和全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行扁桃体切除术能缩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出血率、术后创面感染和全身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中最常见,BPPV因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分类,后半规管BPPV (PC-BPPV)最多见,外半规管BPPV (HC-BPPV)次之,上半规管BPPV较少,其中两种半规管或两种以上组合较少.BPPV中HC-BPPV占10%~ 42%[1,2],比以前文献报道更为多见,1985年Cipparrone及McClure首次报道HC-BPPV,本文主要报道HC-BPPV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法复位方法对HC-BPPV疗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驻马店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18例, 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 每组59例。单一组采用头孢呋辛酯治疗, 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症状评分、听阈值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61%, 57/59)高于单一组(81.36%, 48/59), P<0.05;联合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单一组, 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0.5、1.0 kHz频率下听阈值水平均低于单一组(P均<0.05);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9%, 2/59)低于单一组(13.56%, 8/59), P<0.05。结论头孢呋辛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效果显著, 可减轻炎性反应, 改善临床症状和听阈值, 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8.
1921年Barany首次提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流性病学显示普通人群BPPV年发病率0.6%[1],是最常见前庭源性眩晕疾病。BPPV是常见内耳自限性疾病,指头部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激发短暂性、阵发性眩晕、三个半规管均可以累及,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SC-BPPV)是最常见的,占57.2%~90.2%[2,3]。目前主要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PSC-BPPV。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0例PSC-BPPV患者进行诊治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