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0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90篇
口腔科学   203篇
临床医学   804篇
内科学   383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04篇
综合类   1430篇
预防医学   689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531篇
  9篇
中国医学   534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7篇
  1960年   7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临床工作中 ,尽管肝脏手术技术上是完善的 ,但总有部分病人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的衰竭 ,导致外科治疗失败。经过文献检索和临床调查 ,我们发现这种并发症与肝胆手术过程中肝脏不可避免经历肝缺血 /再灌注过程有关。1996年 8月至今 ,我们先后在我院外科实验室、我院中心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和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组电镜室进行此方面的研究。1 用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成功获得Kupffer细胞 ,每只Wistar大鼠可以获得 2× 10以上 [1] ,活性纯度 95 %以上[2 ,3 ] ,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证明了氯化钆可明显…  相似文献   
52.
53.
烧伤刺激大鼠骨骼肌组织泛素活化酶的转录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重烧伤不仅导致显著病理生理和免疫功能的改变 ,而且严重影响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目前公认 ,出现机体能量消耗明显增加、体重减轻、骨骼肌萎缩等是严重烧伤后显著的代谢特征。然而严重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模型和标本采集 :雄性Wistar大鼠 60只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 ,体重 5 0~ 60g ,随机分为正常组、烧伤后 2、6、12及 2 4h组 ,每组 12只 ,活杀取材。试验前 12h禁食 ,自由饮水。复方氯胺酮 ( 0 1mg/kg)腹腔注射麻醉 ,脱毛器背部体侧脱毛。麻醉满意后…  相似文献   
54.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整形外科多种常规手术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10月,对36例整形外科患者术后部位应用VSD,其中瘢痕切除植皮术后15例,感染创面清创术后9例,轴型皮瓣移植术后8例,肢体脱套伤2例,压疮2例。根据病情特点,分别于皮片表面、皮瓣表面或皮瓣下及创腔内放置VSD,根据引流情况于3~5天后更换或撤除该装置。结果:经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后,伤口愈合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5.
我国运动猝死调查研究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依据运动猝死的定义: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1968~1998年间82例运动猝死病例进行分析.有关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和尸检报告.结果显示我国运动猝死的特点为:涉及人群广泛,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7.2∶1);年龄33±16.53岁,30岁以下为高峰;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脏性猝死(70.73%),其次为脑源性(15.85%);在40岁以下以先天性心脏病、心梗和心肌炎为最多,40岁以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梗和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径赛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和慢跑.根据以上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和探讨不同类型烟头烫伤瘢痕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回顾2000年7月-2006年12月间207例烟头烫伤瘢痕患者,根据瘢痕半径和间距将瘢痕分为点状密集型、点状均匀型和点状离散型三类,并给予不同的整形外科修复。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部分点状密集型患者因直线瘢痕挛缩二期行局部改型治疗。结论:根据烟头烫伤瘢痕的分类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采用三角瓣技术来充分利用瘢痕间的正常皮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患者男,13岁,体重35kg。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但一直未予治疗。患者安静状态下无明显紫绀,活动后口唇、颜面紫绀,有蹲踞现象,有缺氧发作史。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心率11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2cm处,心前区可触及震颤,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有杵状指(趾)。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76%。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胸部X线片示:肺血少,右心室相对增大,肺动脉圆锥部突出,心胸比率0.51。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2根大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侧。主动脉增宽,环部内径34mm。肺动脉主干内径24mm,左肺动脉内径12mm,右肺动脉内径13mm。肺动脉瓣下可见肌性圆锥致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测最狭窄处内径3.0mm。收缩期右心室血流同时进入主动脉及肺动脉。多切面显示:室间隔上部连续中断约21mm,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  相似文献   
58.
黄芪地黄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TH1/TH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HSPN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西医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40例(西医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并建立正常儿童对照组30例。观察疗程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6、IL-12、TNF-α)水平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结果: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IL-12水平均下降,IL-4、IL-6水平上升(P均〈0.05),TNF-α水平明显上升(P〈0.01),而IL-2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总缓解率87.5%,西医组疗效总缓解率60%,二者有显著差别(P〈0.05);中西医结合组IL-12、IL-4、IL-6水平基本降至正常,TNF-α水平仅略高于正常对照组;西医组IL-12水平接近正常水平,IL-4、IL-6及TNF-α水平略有下降。结论:黄芪地黄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更有效逆转TH2亢进状态,使病情得到改善和防止进展,其疗效机制与免疫功能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59.
儿童孤立性血尿207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孤立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对207例符合孤立性血尿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肾活检术,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轻微病变72例(34.8%);正常肾小球61例(29.5%),其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透明样变性5例.IgA肾病36例(17.4%);薄基底膜肾病21例(10.1%),其中正常肾小球7例,伴轻微病变1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6.3%),其中伴薄基底膜肾病2例;局灶增生性肾炎4例(1.9%).结论:轻微病变与正常肾小球占第一位,IgA肾病是小儿表现为肉眼血尿的孤立性血尿的主要原因,但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病理变化相对较轻,为轻微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所有病例均无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受累.提示孤立性血尿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USILA)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8年2月~2011年6月行131例TUSILA,在脐环下缘沿脐缘做弧形切口,长1.5~1.8 cm,于弧形切口置入1个10 mm trocar和2个3 mm trocar,trocar内置入10 mm 30°腹腔镜和腹腔镜器械,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结果 129例成功施行TUSILA,2例因阑尾周围粘连严重和阑尾后位中转开腹(中转率1.5%).129例TUSILA手术时间25~130 min,平均40 min.无切口感染,术后1~3 d出院,平均2.6 d.129例TUSILA电话或门诊随访6个月,脐部切口瘢痕不明显,无脐疝出现,美容效果好.结论 TUSILA微创、美观、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