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组织和20例包皮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尖锐湿疣组织中HIF—1α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尖锐湿疣组织的过度增殖可能与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前 ,皮肤癌的治疗多采用冷冻疗法、局部化疗或放疗等 ,对于老年者或特殊部位病患者 ,这些方法是不适合的 ,且美容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光动力学疗法 (PDT)是一门新兴的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要求同时有光敏剂和光源存在。与应用PhotofrinⅡ患者须避光 1个月相比 ,局部应用 5 -氨基酮戊酸 (ALA) ,具有无须避光、无副作用、效果好的优点 ,也正因此 ,局部应用 5 -ALA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一、ALA -PDT的作用基础体内生成的中间产物 5 -ALA是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前体 ,在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化STAT3(p-STAT3)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对照。结果 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19/30)和73.33%(22/3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20)和10.00%(2/20)。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STAT3和CyclinD1在CA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导致了CA细胞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法对45例尿道口CA进行治疗并加强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5例尿道口CA患者均经临床和相关检查确诊.男31例,女14例;年龄19~72岁,平均36岁,病程15天~1年,平均2.2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法检测66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MIF和TNF-α的表达.结果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F水平分别为(9.56±1.65) μg/L和(5.18±0.81) μg/L,TNF-α水平分别为(2.38±0.37) μg/L和(1.78±0.21) μg/L,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 0.01).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MIF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9,P< 0.05).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组血清MIF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结论 MIF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MIF与寻常型白癜风的活动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法检测66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MIF和TNF-α的表达。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F水平分别为(9.56±1.65)μg/L和(5.18+0.81)μg/L,TNF-α水平分别为(2.38±0.37)μg/L和(1.78±0.21)μg/L,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MIF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5)。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组血清MIF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结论MIF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MIF与寻常型白癜风的活动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麻风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男,20岁。因四肢起丘疹、结节3年余,面部、躯干部起丘疹、结节1年余就诊。1999年11月份患者右大腿部红斑,不久累及整个右下肢,2月后右上肢亦起红斑,渐累及四肢,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结节病,给予氯喹、泼尼松10mg tid等治疗后,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背部肿块2年余.2年前背部左侧出现一小红疹,后逐渐增大,无疼痛和瘙痒.  相似文献   
19.
野芹菜致接触性皮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1岁.因患"肩周炎",用鲜草药野芹菜捣碎后外敷于右肩部、肘部,3小时后除去外敷草药.24小时后,敷草药处起红斑、痒,继而红斑上起水疱、大疱,部分水疱擦破后,局部溃破、流水、疼痛,于2008年4月17日门诊以"接触性皮炎"收住院.体检: T 36.3℃,P 84次/分,R 21次/分,Bp 120/60 mmHg.神清,痛苦面容,右肩部、肘部分别见一25×25 cm、10×10 cm大小水肿性鲜红斑,境界清楚,红斑上可见粟米至绿豆大水疱、枣大大疱,疱液清,尼氏征(-),部分疱壁已破,可见糜烂面(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3×109/L ,N 76.4%,L 17.2%,CRP 8.86 mg/L, 大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IgE正常.诊断: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口服氯苯那敏片、酮替芬片,及外用庆大溶液湿敷、紫草油外擦.7天后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早期梅毒1例     
患者男,20岁。龟头破溃1周,全身红疹1天。体检:躯干、四肢、掌跖稀疏黄豆至钱币大小红色斑疹,对称分布。阴茎部可见钱币大小糜烂。7天后躯干、四肢、掌跖斑疹上可见针头大脓疱,阴茎部破溃处取材,查暗视野显微镜见苍白梅毒螺旋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TPPA、RPR阳性。诊断为早期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