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49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管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从影像学角度阐述了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现状、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影像对照,探讨肝脓肿炎症期病变的影像特征,为该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降低其并发症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炎症期病变或含有炎症期肝脓肿的患者19例,并对病变同一层面的CT、MRI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肝脓肿炎症期病变感染途径分4种,影像表现既相似,也有差异.不同点为:①胆管源性,共7例,胆管壁为环形稍高信号;CT增强扫描为高密度"环征".CT增强与MRI平扫对胆管炎的显示能力无明显差异(t=1.43,P=0.227).②门静脉源性,共8例.门静脉炎MRI平扫表现为"晕征",CT增强扫描显示外周为低密度环,内部为高密度环.MRI平扫显示门静脉炎及周围组织水肿的能力优于CT增强(t=3.23,P=0.014).③肝动脉源性,共2例,表现为肝内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④邻近组织器官蔓延,共2例,影像表现为局灶性片影.四者相似点为出现范围不等的炎性水肿区,平扫表现为片状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可有一过性强化.结论 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MRI平扫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从影像学的角度揭示肝脓肿炎症期病变的发生、发展,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MVD)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磁共振成像(MRI)术前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MVD。结果 随着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增加,MVD值增高,且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MVD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而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VD与星形细胞瘤恶性表型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5.
46.
<正> 本文对我院1983年以来由临床检查发现为腹块,经超声与X线检查,并有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54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 54例腹部肿块患者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5~71岁。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者44例,未手术者10例,包括1例胰头癌、1例总胆管管癌,1例 相似文献
47.
磁共振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胆管成像(MRC)由于其具有无损伤,简便而且成功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6]。本文通过前瞻性分析MRC对本院自1997年3月以来61例MRC检查中46例梗阻原因经手术(30例)、活体组织检查(2例)及临床随访(14例)证实肝外胆管梗阻... 相似文献
48.
49.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ADC值、FA值与脑膜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27例术前行MR平扫、弥散张量成像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瘤周白质区和健侧对应部位的ADC值和FA值,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瘤周水肿区、肿瘤实质区、瘤周白质区三者之间ADC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瘤周水肿区为最高.瘤周白质FA值高于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但后两者之间FA值无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ADC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脑膜瘤瘤周白质之间FA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常规MR图像、ADC值、FA值有助于术前对脑膜瘤良、恶性进行鉴别.ADC值有助于区别脑膜瘤实质、瘤周水肿及瘤周白质区.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