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45篇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火焰光度计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本文浅谈了HG-5型火焰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以及故障分析和维修经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析该疗法对患者运动相关脑皮质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在治疗前对2组患者进行fMRI检查,并对治疗结束2个月后9例观察组患者及8例对照组患者(该期间2组患者均继续相应治疗)再次进行fMRI检查。 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分别为(28.00±7.89)分和(21.95±5.99)分]、BI评分[分别为(76.50±11.36)分和(65.50±12.96)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但BI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通过fMRI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观看动作视频时其双侧中央前回、顶叶及辅助运动区激活程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观看动作视频时其大脑区域激活情况较治疗前无明显规律性、实质性改变。 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增强镜像神经元系统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利用新型创面信息管理系统,探讨客观、标准化和便利的创面信息管理方案.方法 选择创面信息采集终端,确定创面信息采集内容,制作相关软件,建立创面信息数据库和创面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应用中评价其效能. 结果 由第3代手机和操作软件共同构成标准化创面信息采集系统,借助终端手机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包括创面的文字描述、图像及治疗方案等.使用4个月,共录入就诊信息232例次,已自动生成38例患者的完整资料. 结论 该系统能够将创面信息采集标准化并传输储存,适用于医院特别是基层卫生机构,为未来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54.
龚宇  刘虎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949-952
目的:明确滑车神经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上斜肌麻痹的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斜肌麻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3D-CISS序列多平面重组(MPR)结合3D-TOF序列技术分别对16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和11例正常人的滑车神经进行显像,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两者显影率的差异,判断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是否合并滑车神经异常。 结果:在3.0T-MRI的3D-CISS序列多平面重组(MPR)结合3D-TOF序列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与正常人的滑车神经脑池段的显影率分别为27.2%和81.2%,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与滑车神经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经右心房行肌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5年5月,经右心房修补肌部VSD5例。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15~49个月,平均(30·2±12·12)个月;体重7~15·5kg,平均(12±2·81)kg。2例单纯肌部VSD,3例合并其他部位VSD。结果: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随访5个月至3年,无残余分流及严重心律失常,效果满意。结论:经右心房行肌部VSD修补术,可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术后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6.
肝癌转移抑制基因在8号染色体上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寻找和克隆可能的肝癌转移抑制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序列标签位点(STS)为路标,运用基因组物理图谱方法分析人类染色体8p上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相关染色体缺失状况,从NCBI的UniSTS数据库查询STS的引物序列,以微细胞杂交克隆DNA为模板(A9/C5F1和A9/C5F2为转移不抑制组,A9/C5F4、A9/C5F8和A9/C5F10为转移抑制组)进行STSPCR扩增。结果人类染色体8p上从D8S542位点起至D8S1973位点区段(位于染色体8p21.1~23.1区域,约18cM)存在转移抑制组杂交克隆STS位点不同程度的获得和转移不抑制组杂交克隆组STS位点的缺失。结论D8S542~D8S1973所在的人类染色体8p21.1~23.1区域可能存在肝癌转移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开链运动与闭链运动的效果,为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 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异体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前十字韧带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链运动康复方案(30例)和闭链运动康复方案(30例) 。两组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KT-1000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 较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差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单足跳测试及KT-1000值。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被动关节活动度 差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动关节活动度差值、单足跳测试、KT-1000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链运动组优于开链运动组 。术后6个月两组主动关节活动度差值、被动关节活动度差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单足跳测试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T-1000值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闭链运动组优于开链运动组。结论 闭链运动较开链运动能更好地保护重建韧带,更有利于本体感觉及肌肉力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58.
大鼠肝癌自发肺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目的 建立大鼠肝癌细胞系自发性肺转移裸鼠模型。方法 大鼠肝癌细胞系C5F皮下接种 4周龄雄性和 7周龄雌性BALB/CA裸鼠 ,观察皮下成瘤及肺部和腹腔脏器的大体转移灶形成情况 ,取可能转移的器官作组织学检查 ,肺组织连续切片并计数镜下转移灶。结果 裸鼠皮下成瘤率 10 /10 ,雌性裸鼠中肺表面肉眼可见明显转移灶 ,转移率为 6/6,肺表面大体转移灶中位数45 ,镜下转移灶中位数 75 5个 /裸鼠 ,腹腔及其脏器均未见转移灶。雄性裸鼠未见大体和镜下转移灶。结论 该细胞系在雌性BALB/cA裸鼠中能充分表达自发转移潜能 ,肺脏是其优势转移器官。成功建立的大鼠肝癌细胞自发肺转移裸鼠模型为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功能定位研究提供了适宜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9.
婴儿型左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或扩张性心肌病,使病儿不能得到及时手术治疗,最终死亡。而本病完全可以通过常规手术得到根治。因此,正确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因素。现总结报道我们对婴儿型左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60.
周树仁  刘虎 《医疗装备》2002,15(1):44-44
高压氧仓ZN4 8型倒计时控制器有二种倒计时 :(1)吸氧时倒计时 ,设定时间范围在 0~70min ,治疗时间一般在 2 0min ,当吸氧倒计时达到 2 0min后 ,蜂鸣器报警、医务人员切断吸氧。(2 )吸氧休息倒计时设定 ,在做治疗时我们设定为5min ,当吸氧定时到达时 ,倒计时控制器自动翻转到 5min倒计时 ,此间切断吸氧 ,患者休息 ,当休息倒计时达到 5min后 ,倒计时控制器自动翻转到 2 0min吸氧倒计时状态 ,周而复止 ,小小的倒计时控制器在高压氧治疗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故障现象 :在做高压氧治疗时突然倒计时控制器无数字显示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