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07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53篇
  6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张莉  余姝  于园  刘蕾  段宇  刘超 《中华内科杂志》2003,48(1):595-596
患者男,21岁,江苏省盐城人.因反复双下肢乏力3年余,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2005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双下肢乏力,多次查血钾在1.64~2.87 mmol/L之间,曾出现发作性软瘫2次,均发生在活动时,以下肢瘫软无力为主,软瘫持续数十分钟;晕厥1次,发生于剧烈活动后,呼之不应,数分钟后自行恢复神志,给予补钾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2.
23.
24.
目的 分离纯化旋毛虫肌幼虫分泌的外泌体,并进行鉴定,为研究旋毛虫免疫逃逸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旋毛虫肌幼虫期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免疫印记和小R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旋毛虫肌幼虫期外泌体为有膜的泡状物,直径约80~200 nm,表达外泌体特异性标记蛋白CD63和Enolase,含1 266个已知的miRNA。结论 经形态、粒径及标记蛋白分析证实成功分离旋毛虫肌幼虫期外泌体,同时构建旋毛虫肌幼虫期外泌体的小RNA文库,鉴定出多种功能性小RNA,为深入研究旋毛虫肌幼虫期外泌体内小RNA分子的应用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5.
26.
Bartter综合征(BS)是低血钾、碱中毒、肾小球旁器增生继发高醛固酮血症,但血压正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BS多见于儿童,有家族性,成人发病较少见,近50年国内、外仅有5例BS合并糖尿病的报道.探讨BS与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及其治疗及预后,有助于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27.
李玲  陈巧  曹丽  刘蕾  梁莉 《安徽医学》2022,43(10):1145-114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病情稳定后即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对其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价;根据3个月内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生存组(n=133)和死亡组(n=73),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抑郁、焦虑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个月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20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73例患者死亡,占比35.44%,其中死亡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抑郁合并焦虑、单焦虑、单抑郁、无抑郁和焦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及GAD-7、PHQ-9得分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HQ-9量表和GAD-7量表得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840,敏感度分别为0.822、0.904,特异度分别为0.619、0.739。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抑郁、焦虑情分对其短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8.
刘蕾  张瑾 《天津医药》2018,46(12):1363-1368
三阴性乳腺癌(TNBC)作为乳腺癌一种预后较差的亚型,在出现化疗药物抵抗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其他有效治疗方法,疾病往往易快速复发转移。因此针对TNBC新治疗靶点及靶向药物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目前TNBC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ADP合同聚合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靶向药物、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等,以期从中找出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的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类鼻疽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35例类鼻疽患者。结果 35例类鼻疽患者在入院时2例(5.7%)因有外院培养结果而确诊,3例(8.6%)高度疑似患者主要有相对典型的临床特点,误诊30例(85.7%),疑似患者入院后均经各种标本培养检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确诊;采用抗感染、外科穿刺引流(11.4%)及手术(20.0%)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26例(74.3%),放弃治疗2例(5.7%),死亡7例(20.0%)。临床首发症状以发热(88.6%)最常见,其次为咳嗽(34.3%)、气促(28.6%)、腹痛(14.6%)、上下肢痛(11.4%)、关节痛(5.7%);感染部位居前五位的分别为血液(85.7%)、肺(54.3%)、脾(20.0%)、皮肤软组织(20.0%)、肝(14.3%);以血培养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最为常见,占85.7%,其次为各种穿刺液(37.1%)、痰(20.0%)。结论类鼻疽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误诊率高,早期确诊和及时、合理、足疗程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RF、ESR、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A患者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对RA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