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不同浓度葛根素、大豆苷元与细胞共孵育 ,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同时用Rt PCR法检测Survivin ,Bcl xl,Bax ,GapdhmRNA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与大豆苷元都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升高Bax/Gapdh/Bcl xl/Gapdh的比值。与葛根素组相比 ,相同浓度的大豆苷元组细胞活性较低 ,Bax/Gapdh/Bcl xl/Gapdh比值较高。结论 :与葛根素相比 ,大豆苷元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差异筛选葛根素促进VSMC凋亡相关基因,观察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葛根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葛根素诱导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提取总RNA,荧光标记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法筛选差异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Northern印记杂交鉴定,组织原位杂交观察该基因在兔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差异筛选出全长733 bp的基因片断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高度同源,Northern印记杂交显示该基因表达量随着葛根素浓度而增加;兔斑块组织原位杂交显示该基因片段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结论①证实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在葛根素促进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表达增高,可能是葛根素作用靶点之一;②证实该基因片段在动脉斑块细胞质中表达增高,提示如能上调该基因促进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将有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检测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并冠心病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点突变,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探讨该病发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先证者,女,11岁.以肘、膝、踝关节处有黄色瘤、双眼有明显角膜弓,频发劳累时胸痛为主诉入院.以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降落PCR方法,在同一程序中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PCR扩增产物,对有异常SSCP带型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采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载脂蛋白apoB100基因Q3500R突变,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结果 该患儿及其母亲第14外显子发生Pro664 →Leu(P664L)杂合错义突变,其父未发现该突变.未检测出患儿及其父母apoB100Q3500R突变.结论 此患儿为LDL-R基因存在P664L杂合错义突变,来自其母;该突变可能是FH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的影响。方法:以5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治疗组,20例正常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病人每日口服1.2g血脂康,共服6周。服药前后常规测定血脂。2%~16%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分离出sLDL,扫描仪半定量分析sLDL的含量,并计算sLDL中的胆固醇(sLDL-C)含量。结果:治疗组服用血脂康后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调脂治疗前sLDL占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相对值及sLDL-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调脂治疗6周后,治疗组sLDL占LDL的相对值及sLDL-C的实际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44±12vs39±10、1.65±0.31vs1.03±0.21,均为P<0.05。结论:血脂康在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可有效降低sLDL及sLDL-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内生"五邪"是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生理功能异常所致的综合性病机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及病理改变关系密切,从内风、内火、内寒、内燥、内湿的角度阐述AD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对于临床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生"五邪"所致AD的病机及相应治法主要有:肝失疏泄,风阳上犯,治宜疏肝理气、滋阴潜阳;火热上攻,扰乱心神,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宁神;寒凝血瘀,痰浊阻窍,治宜温肾益阳、化痰消瘀;燥伤精血,髓减脑消,治宜滋阴润燥、填精充髓;脾虚阳微,痰浊内阻,治宜健脾益阳、化痰开窍.在临床实际中,AD可能并非单一病机致病,可为"五邪"兼夹为病,临证应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06.
患者,男,15岁。皮肤结节性肿胀13年,因频繁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肌缺血表现,于2003年4月来我院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门诊就诊。患者13年前出现皮肤结节性肿胀,4年前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眼角膜出现角膜弓。体检血压135/90mmHg(1mmHg=0.133kPa),双肘部以及跟腱可见多个散发的黄色结节,双手及臀部可见多发弥散小结节,眼睑周围有米粒大小结节,质地较硬,无疼痛。眼角膜下缘有半月形阴影。  相似文献   
107.
Ⅰ型血泵左心辅助循环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对Ⅰ型血泵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我们选择9只心脏正常犬进行左心辅助动物实验,以验证该泵的血液动力学输出性能、对心脏的辅助功能及对血液的破坏程度。在动物实验中,血泵放入胸腔内,进口通过静脉插管经左心房耳插入左心房,出口经过动脉插管插入升主动脉。输液、测试、辅助管路接通后,控制血泵的辅助流量为心输出量的25~30%左右。结果显示:1.辅助流量在500~600ml/min时,主动脉收缩压可达130mmHg,证明Ⅰ型血泵输出性能满足辅助时生理血液动力学要求。2.辅助后,主动脉舒张压和心脏总输出量均升高,提示此血泵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增加及心脏泵血具有辅助功能。3.辅助4小时后,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由2.4mg/dl升高到3.1mg/dl,纤维蛋白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此血泵对血液有较轻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分子遗传学检测分析揭示1例表现为智力发育障碍伴小脑共济失调患儿的病因是由RORA基因变异导致的.方法 采用家系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遗传代谢与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4岁以"智力发育迟缓,走路不稳易跌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男童及患儿父母进行检测,对阳性结果进行Sanger验证.结果 发现患儿携带R...  相似文献   
109.
心脏移植后外周血SRP68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来说,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是其最佳选择,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检测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关键措施,目前有许多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方法,但是特异性较差。本文目的是从分子水平探讨免疫排斥反应的机理和寻找外周血免疫排斥反应的早期监测指标。1临床资料(1)患者移植前情况 男,44岁,临床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供者配型:HLAI:Al,28;B8,35;[BW6]HLAⅡ:DR13;[DR52]DQ5(1)DQ2受者配型:HLAI:All,B52(5),62(15)[BW4BW4]HLAⅡ:DR15(2),1304(6)DR52DQ6(1)DQ(3)。术前…  相似文献   
11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是一种常见多发慢性高山病。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 ,藏族和汉族HAPC患者血浆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各民族健康对照组 ,且汉族HAPC患者显著高于藏族HAPC患者组及汉族、藏族健康人组 ,但每组个例患者差异较大 ,无固定变化趋势。在不同民族HAPC发病机制中Epo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在Epo的 3′端存在一个 2 5 6bp的低氧反应的增强子区域[1] ,为了探明HAPC患者在该低氧诱导区内是否存在特异的多态性变化 ,我们对该区域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象和方法1 病例筛选 于海拔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