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我院担负着驻地部队官兵的医疗保障和驻地部队医院的后送收治任务。坚持兴军为兵的服务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实施亲情化服务,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快速康复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40例同期住院胃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观察组120例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案,术后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肺部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后,能使患者胃肠道功能得到早期恢复,及早拔除尿管,实现住院时间、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的减少。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脑电图及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二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场暴露组,每组24只,磁场暴露组大鼠置于ELF-EMFS(50 Hz,400μT,<1V/M)中连续暴露60 d。终止暴露后6 h、7 d、15 d和30 d,采用MP150生理监测仪监测脑电图近似熵和功率谱分布;采用光镜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结构。结果 (1)磁场组大鼠脑电图(EEG)于暴露后6 h和7 d,近似熵降低;(2)磁场组大鼠EEG信号于6 h出现δ频段相对功率值呈升高改变,而β频段相对功率值降低;对照组和入场前磁场组大鼠EEG基本节律为30μV左右的β波及少量不典型α波,偶见低幅θ波和δ波,磁场组大鼠θ波和δ波增多以及波幅增加,以β波为主要节律。(3)磁场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呈缺血性改变。结论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会导致大鼠EEG近似熵降低、功率谱分布异常及脑组织结构损伤,且此改变主要发生于终止暴露后早期。  相似文献   
54.
急性肾盂肾炎(APN)为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影像检查可反映APN肾脏受累程度、范围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对于病变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常规影像检查对APN的诊断及评价仍存在一定限度。而DWI技术具有无需注射对比剂、快速成像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无创性反映活体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状态,并可通过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功能状态进行定量评估,尤其在APN诊断及肾脓肿检出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5.
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混悬剂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探讨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混悬剂(NS)的可行性。方法以磁力搅拌器为动力装置,西林瓶为研磨室,采用氧化锆珠子为研磨介质构建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槲皮素(QCT)、黄芩苷(BCN)、葛根素(PRN)及水飞蓟素(SLR)4种黄酮类化合物NS,以平均粒径、多分散度指数(PDI)和稳定性指数(SI)为指标,对工艺参数转速、研磨介质用量和研磨时间进行优化。结果 QCT-NS、BCN-NS、PRN-NS和SLR-NS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转速、研磨时间、氧化锆用量与药物混悬液比例分别为QCT-NS 800 r/min、8 h、1∶1,BCN-NS 800 r/min、24 h、1∶1,PRN-NS800 r/min、24 h、2∶1,SLR-NS 800 r/min、12 h、1∶1;以最佳工艺参数制备所得QCT-NS、BCN-NS、PRN-NS和SLR-NS的平均粒径均在400 nm以下,QCT-NS、BCN-NS和SLR-NS的PDI在0.3以下,SI高于0.75;PRN-NS的PDI和SI分别为0.41和0。结论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NS工艺简单、稳定可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6.
微流体技术是指通过操控亚毫米尺度的流体,从而实现流体精确控制的技术。近年来,利用微流体技术,实现了器官芯片的构建。器官芯片是指具有生理功能的微模型,在连续灌注的微米级腔室中培养活细胞,以模拟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由于具有生理功能的器官芯片具有功能明确、微环境可控、测量信息丰富、实验试剂消耗量小、成本低、有望实现自动化和高通量等众多优点,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有望解决药物开发中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中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目前为止,虽然器官芯片还是很年轻的行业,但是研究人员已开发了部分微流体器官芯片,并探索其潜在的应用可能,包括药物靶点优化、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生物标志物鉴定等。分析近年来利用微流控技术制造的器官芯片所取得的进展,以及这些结果对临床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例MCRCC肿瘤直径均〈4cm。镜下见肿瘤全部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间隔内透明细胞呈巢状分布,Fuhrman分级为Ⅰ~Ⅱ级,囊腔间隔内可见似平滑肌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标记:透明细胞CK(广谱)(+),CD68和Ki-67(-);间隔内梭形细胞SMA(+)。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随访2~26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MCRCC是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肿瘤预后良好,可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4cm的肿瘤,可以施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8.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 据感染类型分为 A 组(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 B 组(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 40 例。另选取 40 例非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但需行脑脊液检查者作为 C 组,比较各组的血清 CRP 及 PCT 水平,并统计在不同的诊断指标下静脉血诊断的 准确率。结果:A 组患者的血清 CRP、PCT 的水平均比 B、C 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与 C 组的 血清 CRP、PC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的血清 CRP、PCT 阳性率显著高于 B、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B 组与 C 组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早期的血清CRP、PCT 检测,能及时诊断、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类型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并依据诊断结果尽早制定具有针对性 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检测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中的多项蛋白指标变化,分析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 min。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愈合过程中多种参与细胞增殖的指标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方法发现实验组在早期的伤口组织内凝血酶受体及核因子-κB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低,创后3~7 d的阳性肌纤维母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发现实验组伤口组织早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myc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低。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蛋白早期表达量较低,可能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0.
工频磁场指由变压器、输电线、大功率电机以及家用电器等电力系统产生的磁场,其频率为50 Hz(我国及欧洲等大部分地区)或60 Hz(美国),均属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s,ELF MF)(0~300 Hz)范畴[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和电力设施日益普及,人类越来越多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接触到工频磁场.大量实验证实,神经系统是对电磁辐射较敏感的靶标之一,工频磁场可对行为认知、神经系统组织、细胞及生物大分子水平产生各种生物效应.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工频磁场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种种假设,但至今仍未得到普遍公认的理论.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极低频场环境健康准则(EHC No.238)》,指出关于ELF MF研究的结果仍然存在各种矛盾,尚有众多基础问题亟待解决[1].本文中就工频磁场的神经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