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6篇
  4篇
中国医学   23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5例RA患者 ,其中女 2 0例 ,男 5例 ,年龄为 2 8~ 70岁 ,平均 4 5 .36岁。临床诊断符合 1987年美国纽约类风湿协会修订的RA诊断标准。为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RA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左、右腕分别行CT和MR冠状面扫描。MR成像仪的场强为 0 .3T。扫描时先行平扫 ,扫描序列分别为SET1WI和梯度回波重T2 WI(T2 WI)。然后行增强T1WI作进一步检查。结果  2 5例临床诊断为RA患者的 5 0个腕关节中 ,X线显示骨侵蚀病变者有 14个腕关节 ,MRI检出骨侵蚀病变者有 5 0个腕关节 ;2 5例中行CT检查者有 16例 32个腕关节 ,其中 2 2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病变。MRI共检出 16 4处腕骨的骨侵蚀病灶 ,而X线平片仅检出 2 1处腕骨骨侵蚀病灶 ,CT检出 6 8处骨侵蚀病灶。月骨是最易受累的部位 ,其X线、CT和MR的检出率分别为 6 .0 %、2 8.1%和5 4 .0 %。在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病变的检出上 ,3种检查方法之间经两两比较分析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值均 <0 .0 1)。MRI不仅可显示RA早期CT和X线所不能显示的腕部骨质侵蚀改变 ,还可显示滑膜炎性及水肿改变 ,增强MRI可鉴别血管翳与关节积液。结论 在检查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方  相似文献   
92.
刘维 《华夏医药》2007,2(3):228-230,239
痹祺胶囊为天津达仁堂达二药业有限公司在华佗传世验方“一粒仙丹”处方基础上,精选党参、丹参、三七、马钱子等配伍而成的国家三类新药。其中君药党参益气生阳,丹参养血活血;臣药白术助党参健脾益气,三七、川芎助丹参活血行气,散瘀消肿;佐药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使药甘草调和诸药,解毒.  相似文献   
93.
分析与讨论 Graves病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异常,且可有多器官受损.患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并不少见,粒细胞缺乏也是抗甲状腺药最常见的严重副作用.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2%~2%.一旦合并感染,病情重笃,并急剧恶化,70%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者多在48h内死亡.因此,对该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学的正确理解是该患者能得以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昼夜节律维持着机体的内在协调与外部统一,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类风湿关节炎(RA)已被证实昼夜节律存在异常,其关节肿痛、僵硬等临床症状晨起加重的临床现象被认为与RA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IL-1、IL-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在夜间异常升高,而具有抗炎作用的皮质醇等激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损伤、褪黑素与脂肪因子的水平波动可能在造成RA昼夜节律异常中起重要作用。时间治疗有助于优化RA治疗方案,睡前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更好地控制炎症,改善晨僵症状,且不影响人体自身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功能。非甾体类消炎药、慢作用药物的时间治疗相关研究较少,尚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据。  相似文献   
95.
对埋植DDDR起搏器的21例患者随访26(6~54)个月,未见电极移位。20条激素电极慢性能量阈值为0.44±0.51μJ,有意义地低于15条螺旋电极的1.89±1.98μJ。通常程控到慢性能量阈值的3倍以获得适当的安全范围,其中65%的激素电极程控到1.6V,0.3ms仍具3.94倍能量阈值的安全范围。提示具有较大范围可程控电压和脉宽输出的DDDR起搏器配用低阈值激素电极可延长起搏器寿命,这也将是今后起搏系统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75例肺癌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167例)和非感染组(108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结果单因素检验显示两组患者性别、Karnofsky评分、病理类型、化疗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肿瘤位置、临床分期、病程、住院时间、肺慢性疾病史、吸烟史、低清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肺慢性疾病史、低清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史是影响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97.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的西医治疗常以对症支持为主,必要时可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不能长期耐受,尤其是绝经后免疫功能紊乱女性患者。中医学无此病名,归属于"痹病"范畴,在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笔者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配合因证施治治疗UCTD,6个月后抗核抗体由阳转阴,定期随访,病人恢复状况良好。现进行报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8.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年提高,而中医药对痛风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众医家对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5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前吸入性损伤已成为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及肺实质损害.热力损伤为物理性损伤,常因吸入蒸气、高热空气等引起;烟雾引起的损伤主要为化学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0.
<正>静脉输液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很多患者治疗时间长,反复静脉穿刺导致位置较好的表浅静脉都无法再穿刺,而中心静脉置管的众多并发症及昂贵的费用让很多患者望而止步,这时选择手指上的表浅静脉进行穿刺成为相对安全的选择。众所周知,手指静脉穿刺不易固定,所以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小夹板固定取材不方便且大面积固定会影响患者活动及血液循环,采用棉签固定取材方便、成本低、避免了耗材反复使用引起交叉感染,且只需固定穿刺的一根手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