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患者 ,男性 ,5 6岁。主因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2年 ,心前区疼痛加重 2月余入院。入院后第三天行冠状动脉造影 ,术中顺利 ,术后 2 4小时解除加压包扎后穿刺局部无血肿及皮下瘀血 ,手术后第三天发现患者穿刺局部出现搏动性肿物、且大腿内侧出现皮下瘀血。二维超声显示股动脉上方皮下可见 1.5 cm×2 .1cm大小的无回声区 ,其内有彩色血流信号与股动脉相通 ,股动脉破口约 0 .15 cm。结合临床及超声结果考虑为右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 (图 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引导下 ,直接以超声探头加压至右股动脉内几无血流通过、假性动脉瘤内不再有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2.
咳嗽变异型哮喘(CAV)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哮喘特殊类型,易被误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现将我院呼吸内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CAV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体外淫羊藿素联合阿霉素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设置对照组及不同浓度梯度的淫羊藿素组(10、20、40、80、160μmol/L)、阿霉素组(1、2、4、8、16μg/m L)、联合组(淫羊藿素+阿霉素:20μmol/L+1μg/m L、20μmol/L+2μg/m L、20μmol/L+4μg/m L、40 mol/L+1μg/m L、40μmol/L+2μg/m L、40μmol/L+4μg/m L、80μmol/L+1μg/m L、80μmol/L+2μg/m L、80μmol/L+4μg/m L),分别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药物作用24、48 h后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AnnexinⅤ-FITC/PI双染料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各组的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bcl-2、caspase-3及p21表达。结果淫羊藿素及阿霉素可明显抑制MG-63细胞增殖,随着淫羊藿素的浓度从10μmol/L逐渐增加至160μmol/L,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随之从(9.67±3.62)%逐渐增加至(89.18±9.66)%,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6.93μmol/L、3.87μg/m L;淫羊藿素与阿霉素可致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使bcl-2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p21基因表达上调(P0.05);以上改变联合组较淫羊藿素组及阿霉素组更明显(P0.05)。结论淫羊藿素联合阿霉素对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或相加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caspase-3及p21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55.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1)。记录每例患入院即刻和第3、7、14、21d12导联心电图,用Wagner的QRS记分法进行QRS记分,预测梗死面积。于治疗21d后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并测定全部患治疗前后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管内皮细胞数(CEC)水平。结果:葛根素治疗后14d和21d,QRS记分较对照组显降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峰充盈率(PFR)明显增高。而且,治疗组的LPO及CEC显降低,SOD显升高。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延展,对保护缺血心肌的损伤及心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是引起儿童智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表现为苯丙氨酸 (Phe)代谢异常 ,除少部分系四氢生物喋呤合成酶或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缺失外 ,绝大部分病例源于苯丙氨酸羟化酶 (PAH)异常 ,使得过量的Phe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等在血和脑脊液中蓄积 ,抑制功能酶类的活性 ,导致继发性代谢紊乱等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为大致了解新疆PKU的患病情况 ,我们对近几年来在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现的PKU患者进行了调查和随访 ,现将资料介绍如下。病例资料1 一般资料 :本文调查随访了 5例…  相似文献   
57.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182例子宫肌瘤接受TUAE治疗,患者年龄28-51岁,平均39.4.TUAE怀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超化碘油-平阳毒素乳剂(LPE),然后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近端至血流变缓慢。栓塞后住院治疗3-10d,出院的后分别于栓塞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回院复查,期间观察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 TUAE的副反应包括不同和程度的栓后综合征(182例,100%),尿频,尿急,尿痛(24例,13.2%)和阴道少量流血(25例,13.7%)。TUA的并发症则包括阴道排泄坏死肌瘤组织(5例,2.8%,尿潴留(10例,5.5%),尿路感染(1例,0.5%),小阴唇溃疡(1例,0.5%),臂部淤血,溃烂(1例,0.5%)和卵巢囊肿继发感染(1例,0.5%)。以上TUAE的副作用经过症或特别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TUAE的副反应是可逆的TUAE的并发症均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新疆苯丙酮尿症(PKU)家系苯丙氨酸羧化酶(PAH)基因突变位点及其遗传标记,探索适合新疆各民族PKU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途径。方法:联合采用PCR-STR、APSCR和PCR-SSCP3种基因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PCR-STR连锁分析表明:除家系4母亲为STR纯合型外,其余家系双亲皆为杂合子,对家系1(维吾尔族)1例风险胎儿(妊娠6周,流产)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和1例新生儿(出生1d)进行症前基因诊断,均为携带者,并经出生后证实。(2)采用ASPCR法在家系1、2和3均未检出R243Q和R413P两种常见突变。(3)应用PCR-SSCP分析发现,家系2(回族)患儿为外显子7突变纯合子,家系4(汉族)患儿为外显子7和外显子11突变复合体,其外显子11突变位于第399位点(GTA→GTT),可能为一致病突变。结论:上述3种基因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简便、快捷,适合新疆地区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脂联素(APN)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NO)、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28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和60例CHD患者血浆APN和vWF、内皮素-1、NO水平,其中冠心病患者包括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APN与NO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79±3.22)mg/L和(11.35±2.90)mg/L;(41.57±14.73)μmol/L和(67.51±18.69)μmol/L(P<0.01),而血浆内皮素-1、vWF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1.65±23.07)ng/L和(52.17±13.65)ng/L;(119.3±54.59)%和(96.45±32.10)%(P<0.05~0.01);其中ACS患者血浆APN、NO均显著低于SAP(6.66±3.10)mg/L vs(8.60±3.09)mg/L;(35.73±15.82)μmol/L vs(45.74±12.53)μmol/L(P<0.05~0.01),而血浆内皮素-1、vWF均显著高于SAP(89.49±25.53)ng/L vs(76.05±19.65)ng/L;(136.63±53.94)%vs(106.95±52.35)%(P<0.05)。血浆APN与内皮素-1呈显著负相关(r=-0.522,P<0.01),与NO则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与vWF无明显相关性(r=-0.12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APN、NO水平显著降低,而内皮素-1与vWF则与之相反,以ACS为著;血浆APN可能参与内皮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探讨其早期诊断ACS的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122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4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4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40例,在患者入院即刻、发病6h、24h、1周,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浆F1 2、SFM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入院即刻F1 2、SFMC明显增高,(0.52±0.17)mmol/Lvs(1.36±0.22)mmol/L,(62.13±11.28)mg/Lvs(87.21±12.75)mg/L(均P<0.05);与UA、NSTEMI患者比较,STEMI患者F1 2、SFMC明显增高,(1.27±0.21)mmol/L、(1.29±0.18)mmol/Lvs(1.43±0.25)mmol/L,(83.72±12.10)mg/L、(86.14±13.61)mg/Lvs(93.05±12.53)mg/L(均P<0.05),而UA患者与NSTEMI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S组入院即刻F1 2、SFMC水平最高,经治疗后F1 2、SFMC逐渐下降,1周后降至正常。结论ACS患者处于高凝状态,F1 2、SFMC可作为早期诊断ACS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