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 测定在急性白血病病人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74例急性白血病、25例非恶性血液病及5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AP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I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2.08,q=4.98,P<0.01);非恶性血液病病人血清IAP低于急性白血病病人(q=3.94,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q=2.42,P>0.05).化疗后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IAP含量明显低于化疗前(t=3.129,P<0.01).结论 监测IAP对急性白血病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病期染色体核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显带技术对124例CML病人进行了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动态观察部分病人病程进展中染色体核型的变化.结果 124例病人中,Ph染色体阳性(Ph+)占93.55%(116/124),Ph染色体阴性(Ph-)占6.45%(8/124).Ph+病人中,94.83%(110/116)为典型Ph染色体易位,即t(9;22)(q34;q11);5.17%(6/116)为变异型Ph染色体.11.21%(13/116)的Ph+病人出现额外染色体,其中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额外染色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48%(8/107)、33.33%(1/3)和66.67%(4/6),加速期和急变期额外染色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期(χ2=19.285,P<0.01).额外染色体以+8、2Ph、-21和i(17q)多见.个别病例同时存在多个异常克隆,多见于CML急变期.结论 CML 病人病程中继发额外染色体的异常改变与其病程进展密切相关,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①目的 观察体积分数0.02二甲亚砜(DMSO)联合第二信使效应剂(ThromboSol)对深低温保存浓缩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②方法 分别用体积分数0.02 DMSO、体积分数0.06 DMSO、体积分数0.02 DMSO+ThromboSol作为保存液,在-196 ℃冷冻保存浓缩血小板,并在冻存后1、3及6个月时分别取出复温,检测各组的血小板计数、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聚集反应。③结果 冷冻1、3 及6 个月体积分数0.02 DMSO+ThromboSol组血小板计数、ADP及AA诱导的聚集反应结果与体积分数0.06 DMS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F=3.67~5.22,q=0.87~1.89,P>0.05),均高于体积分数0.02 DMSO组,差异有显著意义(q=3.43~4.26,P<0.05)。但与新鲜组相比,3组冷冻后各指标结果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q=3.16~4.34,P<0.05)。④结论 在深低温保存浓缩血小板过程中第二信使效应剂的应用降低了DMSO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24.
①目的 观察体积分数0.02二甲亚砜(DMSO)联合第二信使效应剂(ThromboSol)对深低温保存浓缩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②方法 分别应用3种不同的保存液(体积分数0.02DMS0、体积分数0.06DMSO、体积分数0.02DMS0 Thrombo So1)-196℃冷冻保存浓缩血小板,并在冻存后1、6个月时分别取出复温,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变化。③结果 体积分数0.02DMSO ThromboSol组血小板能保持完整结构,部分血小板出现激活迹象,冷冻保存1个月和6个月的血小板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④结论 体积分数0.02DMSO ThromboSol能够有效地保护血小板超微结构,其6个月内的保存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5.
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它选择血管广泛,不是引起刺破血管形成血肿,能多次使用同一血管、维持输液时间长,短时间内可输入大量液体,是烧伤休克期、烧伤手术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其输液方法是常规消毒皮肤后进针部位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进钉方法同一般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留置钉外管沿血管方向推进,退出针芯,接通输液。笔者就采用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血管的选择、穿刺方法、留置时间及护理作了阐述。认为采用此方法输液简便实用,且国产动、静脉留置针购货容易、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不同方案治疗前、后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76例M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MM患者采用长春地辛加表阿霉素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40例MM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T-VAD)方案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MM患者治疗前及2周期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T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以及应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其血浆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活性水平。结果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MM患者血浆ET-1、TM、t-PA、PAI-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血浆TF、AT水平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1~3.674,P0.05或0.01);VAD方案治疗前、后血浆vWF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3,P0.05);T-VAD组治疗后血浆vWF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5)。治疗后血浆ET-1、TM、TF、vWF、PAI-1水平T-VAD组比VAD组变化更明显,分别为(20.25±6.38)ng/L vs(14.12±5.16)ng/L(P0.01);(39.56±9.53)μg/L vs(33.91±9.42)μg/L(P0.05);(12.25±7.36)ng/L vs(15.85±5.28)ng/L(P0.05);(157.76±35.78)%vs(138.79±45.25)%(P0.05);(1.02±0.34)U/L vs(0.88±0.29)U/L(P0.05)。结论不同方案治疗MM患者均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异常,T-VAD治疗方案影响更显著;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异常可能是MM患者治疗过程中易于发生血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动态分析汪洪毅刘竹珍孟繁军崔中光陈颖我们检测了61例发病期和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一般资料初诊和复...  相似文献   
29.
刘竹珍 《四川中医》2011,(4):126-127
目的:本文将带下症辨证分为脾虚性白带症、肾虚型白带症、湿热型黄带(赤白带)症、虚热型赤白带症,根据各种证型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达到带去病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并急性骨髓纤维化1例时培瑞刘竹珍赵洪国病人,男,61岁。因反复皮疹,颈、腋窝部淋巴结肿大1年,发热60d入院。1年前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以下肢、前胸部明显,伴瘙痒;60d前寒战高热,T40℃,多汗、纳差、消瘦,骨、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