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鉴于病理淋巴组织的切片常见组织较硬、细胞脆性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色模糊,甚至出现假阴性现象,探讨淋巴组织制片与免疫组化染色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方法:采用B-5固定液、软化剂的处理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染色。结果:制出背景清晰、定位准确、反差分明、效果较好的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组织切片。结论:经B-5固定液固定、软化剂处理过的淋巴组织免疫组化切片能为淋巴组织疾病诊断提供定位准确、阳性明显的抗原表达信息。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婴幼儿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72例肝功能损害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常见病因依次为病毒感染(50.6%)、细菌感染(26.2%)、支原体感染(4.7%)、药物损害(16.8%)、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1.7%)等;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多不明显,少部分有恶心、厌食、腹胀、呕吐、腹泻、肝脏肿大、腹水、黄疸、出血等表现;③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异常(41~100U/L)(65%)为主,可伴有心肌酶升高、肾功能异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④治疗效果:感染及药物损害导致的肝功能损害给予抗感染、保肝等药物治疗1~6个月,96%可恢复正常。结论感染和药物是引起婴幼儿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和合理用药可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询问式查对法在儿科病人身份识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确认病儿身份,实验组采用询问式查对确认病儿身份。比较两组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住院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结果: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总数8例,其中对照组7例,实验组1例;住院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93.68±2.047)、(96.80±1.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询问式查对法不仅能提高儿科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预防护理差错发生,还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4.
湖北部分地区疟疾媒介对DDT和溴氰菊酯抗药性的现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疟疾媒介对DDT和溴氰菊酯抗药性,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以区分剂量判定抗性级别,以半数致死量确定抗性程度.结果显示湖北京山、安陆、孝昌、仙桃和恩施等地媒介按蚊对DDT区分剂量死亡率均<80%,LC50均>4%,为高抗群体,与1993年调查一致;其KT50分别为1718.63、343.73、624.45、515.42和176.86 min,具有很强的抗击倒力.溴氰菊酯区分剂量死亡率均<80%,KT50分别为227.78、138.41、263.41、6 234.72和1 575.88 min,比1996年分别提高29、17、37、532和212倍;京山县LT50684.12 min,比1998年提高306倍.现场调查结果表明DDT停用多年后抗药性未明显下降,是否可重新用作室内滞留喷洒,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溴氰菊酯抗性发展迅猛,应加强监测,现场应用适当加大使用剂量,确保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55.
背景与目的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4日-2008年12月25日1,742例IV期NSCLC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型、临床T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re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别,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4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9.5个月-10.5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2%、13%、9%、6%。单器官发生转移与多器官转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7个月(P<0.001)。不同器官发生转移后生存期不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肺12个月(11.0个月-12.9个月),骨9个月(8.3个月-9.6个月),脑8个月(6.8个月-9.1个月),肝、肾上腺、远处淋巴结转移均为5个月(3.8个月-6.1个月),皮下3个月(1.7个月-4.3个月)。腺癌患者1,086例(62%...  相似文献   
56.
1,74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4日-2008年12月25日1,742例IV期NSCLC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型、临床T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re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别,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4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9.5个月-10.5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2%、13%、9%、6%。单器官发生转移与多器官转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7个月(P<0.001)。不同器官发生转移后生存期不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肺12个月(11.0个月-12.9个月),骨9个月(8.3个月-9.6个月),脑8个月(6.8个月-9.1个月),肝、肾上腺、远处淋巴结转移均为5个月(3.8个月-6.1个月),皮下3个月(1.7个月-4.3个月)。腺癌患者1,086例(62%),鳞癌305例(17.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vs8个月(P<0.001)。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6个月(P<0.001)。放疗与否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9个月(P=0.017)。结论性别、年龄、大体分型、病理类型、临床T分期、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吸烟史、治疗方法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方法]选择某医院2008年1 ̄9月期间的Ⅰ(清洁切口)、Ⅱ(清洁-污染切口)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历117份为调查对象,逐一填写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表,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所调查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100%,其中64例患者无预防性用药适应症(54.7%)、56例患者给药时机不当(47.9%)、117例患者术后用药时间过长(100%)。[结论]该院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8.
目的:应用五常法规范病房药品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2010年4月-2010年12月9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品管理法,2011年1月—2011年9月9个月(实验组),实施"五常法"管理,对两组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及用错药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及用错药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房药品管理中应用五常法,可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减少用药缺陷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女性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永久、彻底的避孕术。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提倡计划生育以来,这种节育手术在广大育龄妇女中得到推广。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有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压挫结扎法及输卵管伞部切除法。输卵管结扎手术途径有经腹部,阴道前、后穹窿及腹股沟部,目前  相似文献   
60.
背景:近年来,很多研究报道了中国某些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但对中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通过高精度多频率生物阻抗分析技术测试身体成分,探讨中国不同运动水平跳远运动员身体成分组成及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参加200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和2004年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跳远男女运动员67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体育学院02和03级田径专选班学生60人以及广州大学学生30人.采用Bios pace身体成分分析仪八电极法测定纳入对象的身体成分.主要的测试指标为体脂率、瘦体质量、基础代谢率及总含水量等.通过统计分析对不同运动水平跳远运动员年龄、性别、形态指标及身体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中国优秀跳远运动员体成分的特征:脂肪百分比不高,体质量、去脂体质量也不宜过多;体脂百分比和去脂体质量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体脂百分比逐渐减少,瘦体质量逐渐增多;男女跳远运动员之间身体成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瘦体质量、瘦体质量/身高与肺活量、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深蹲和专项成绩呈正相关,与30 m跑呈负相关.男女运动员相比,男子与瘦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高于女子.研究所得结果与专项成绩结果的差距相吻合,为运动员的选择和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