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对治疗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及侧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3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及侧后凸的儿童患者,男24例,女15例;年龄3个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3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及侧后凸的儿童患者,男24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3.1岁。分为2组,单纯切除组(组1),19例;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组2),20例。术后支具固定414岁,平均3.1岁。分为2组,单纯切除组(组1),19例;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组2),20例。术后支具固定46个月,随访26个月,随访213年,平均3.5年。2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通过X线片和临床物理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侧弯矫正、躯干平衡和失代偿情况。[结果]单纯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161 min,平均失血量103 ml;内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267 min,平均失血量546 ml。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切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节段弯矫正率40.3%、59.4%,主弯相应的矫正率为29.7%、37.6%(P<0.05)。内固定组术后及末次随访节段弯及主弯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64.43%、67.72%;56.71%、56.7%(P<0.05)。单切组2例术后随访发生矫形丢失,无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椎弓根骨折现象。[结论]对进展型半椎体畸形,在原发弯发展严重或代偿弯形成结构性弯之前,应早期进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应用或不用内固定治疗,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矫正和控制先天性脊柱侧弯冠状面和矢状面畸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2.
[目的]通过使用扫描及透射电镜,对继发于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的马蹄内翻足患儿腓肠肌远端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合Pirani评分及术后随访分析其意义。[方法]经本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继发于TCS的马蹄内翻足患者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单侧27例,双侧9例。术中取腓肠肌远端肌肉组织,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且对术后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评估。[结果]继发TCS的马蹄内翻足患儿腓肠肌远端,扫描电镜下存在肌丝排列紊乱,肌束水肿严重,肌丝出现强直收缩等表现;透射电镜下线粒体空泡化,肌丝排列紊乱严重,肌节排列紊乱,肌原纤维间隙增大,肌纤维束间的间质内线粒体和糖原的数量明显减少,肌丝肿胀,肌浆丢失情况明显增多。经过术后随访评估,发现Pirani评分高、腓肠肌病变严重者治疗效果差。[结论]继发脊髓栓系综合征的马蹄内翻足腓肠肌超微结构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改变,可能与术后效果差有关。  相似文献   
113.
小儿脊髓栓系统全征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简单安全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小儿TCS。方法:无症状可疑TCS患儿56例,全部行B超及X线检查,15例患儿同时作了MRI检查。结果:56例可疑患儿中确诊51例(占91.1%),B超检查与手术吵所见相似,而且B超检查简单,安全。结论:B超能对可疑TCS患儿早期诊断,而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儿童终丝中神经干细胞的分布,为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取TCS患者内终丝近远端4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染色,观察巢蛋白(Nestin)表达。结果终丝的近远端均有Nestin阳性细胞,近端22例阳性表达占15例,阳性率为68.1%,远端18例阳性表达有10例,阳性率为55.6%;x^2检验显示:终丝近远端阳性表达无差异。结论TCS患者终丝中存在Nestin阳性细胞,这为从TCS患者终丝中诱导、分化神经干细胞,对TCS患者进行神经干细胞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为TCS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神经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介绍椎前分节不良脊柱后凸畸形一期后路截骨矫正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017年对单纯WinterⅡ型先天性脊柱后凸患儿13例行一期经后路Schwab截骨联合内固定术。根据患儿年龄、后凸部位及病变范围确定截骨方式,其中1例采用SPO (Smith-Petersen osteotomy, SPO)截骨术,1例同时采用Ponte及VCRs截骨术,5例采用PSO(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截骨术,4例采用BDBO (bone-disc-bone osteotomy, BDBO)截骨术,1例采用VC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 VCR)截骨术,1例采用VCRs截骨术。术后佩戴支具,维持矫正效果。[结果] 1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得到改善。平均随访(66.4±33.5)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矢状位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