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04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790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10篇
  5篇
中国医学   397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目的 探讨茯苓多糖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茯苓多糖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其余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饲12周。茯苓多糖组以0.2 g/kg/d灌胃,辛伐他汀组以2.275 mg/kg/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载脂蛋白A1 (ApoA1)、对氧磷酶-1(PON1)含量,Real-time 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磷脂转运蛋白(PLTP)、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明显上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小鼠血清ApoA1、PON1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小鼠肝脏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茯苓多糖组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HDL-C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沉积程度均有所减轻,茯苓多糖组ApoA1含量明显上升(P<0.01),PON1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茯苓多糖组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下降,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上升(P<0.05,P<0.01)。结论 茯苓多糖可能通过调控血脂水平与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改善ApoE-/- 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发挥防治AS作用。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染色体及基因改变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322例初诊AML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荧光定量PCR和二代测序检测。用WHO 2016髓系白血病分型系统和NEJM 2016文献定义的标准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322例AML患者中,95.7%的患者检测到遗传学或分子学改变;FLT3、NPM1、DNMT3A、NRAS、CEBPA双突变为最常见的5种基因改变;58.7%的AML可被分到WHO 2016定义的基因型中,77.8%的AML可被分到NEJM 2016定义的基因类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染色体和基因检测结果,依据现有的国际统一的WHO疾病分型标准,超过半数的AML可被划分到一个独立的基因型;依据NEJM 2016的研究结果,更多的患者可以被划分到一个独立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接受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与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 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PCIA)配方:丙帕他莫8 g+舒芬太尼1μg/kg+10 mg托烷司琼+生理盐水,总量100 mL;B组PCIA配方:舒芬太尼2μg/kg+10 mg托烷司琼+生理盐水,总量100 mL。两组镇痛液负荷量5 mL, PCIA镇痛泵维持量1.8 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记录镇痛泵药物消耗容量及自控按压次数,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老年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及活动时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术后4、8、12 h Ramsay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分别为3.17±0.95、3.23±0.90、3.13±0.82,A组分别为2.43±0.77、2.40±0.77、2.33±0.71,P<0.01;两组镇痛泵药物消耗容量及自控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恶心、头晕发生率B组分别为26.67%、23.33%,高于A组的6.67%、3.33%, P<0.05。结论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7.
健康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是一些成对的相反因素之间的平衡,中医学谓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内外环境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亏虚,加之外邪、情志、饮食等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就会出现虚、痰、瘀、毒等病理改变,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晚期肿瘤不能手术,不能耐受放化疗,但并非意味着"不治",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和谐稳定,使肿瘤失去生长的环境,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常用的治法有补法、消法、和法等,一般而言,发病早中期正盛邪实,正气尚盛,消法为主以祛邪;中后期正虚邪稽,正气衰败,注重补法以扶正;放化疗期则以和法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具体治法运用必须知常达变,消中有补,补中有消,和中有消,消中有和,从而获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8.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是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网络,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与认知、情绪调控功能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ECS在中枢神经边缘系统的分布,揭示ECS与情绪调节结构在分布上的高度重合;简述了ECS的遗传特质,指出ECS的遗传多样性与人类对多种疾病的易感性有关;阐述了ECS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功能轴(HPA)的负反馈机制;SY析了作为多种情绪失调和精神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高校无偿献血情况及所献血液质量,为今后开展高校献血招募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2012-01-01—2016-12-31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统计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的不合格率。结果:高校献血人数占全市献血者总数平均为9.8%,高校学生无偿献血不合格项目中HCV不合格率最高,平均为0.35%。高校学生无偿献血ALT、HBV、TP不合格率分别为0.11%、0.24%、0.18%,均低于其他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IV和HCV不合格率分别为0.14%、0.35%,与其他献血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学生是无锡市无偿献血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献血宣传招募中要加强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血液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小儿大肠息肉治疗中结肠镜高频电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120例大肠息肉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20例患儿均应用结肠镜高频电切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20例患儿中查出101例病变,其中85例为结肠息肉,应用结肠镜高频电切将息肉切除,切除数量达到128枚,其中110枚为乙状结肠与直肠息肉。120例患儿经内镜下确诊应用高频电切将大肠息肉切除,不需要开腹手术,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使患者快速康复,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应用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息肉进行诊断治疗,不需要开腹手术,应用结肠镜就可以对结肠息肉以电凝的方式进行切除治疗,治疗方法安全可靠,而且患儿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