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研究高、低渗造形剂(泛影葡胺、欧乃派克)对甘油肾损害大鼠肾毒性及氨氯地平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高渗造影剂组血清尿素氨和血清肌酐、肾组织磷脂酶A2、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肾小管损害积分均明显高于低渗造影剂组及甘油对照组(P<0.05)。氨氯地平预防组肾损害明显轻于高渗适影剂组。提示低渗造影剂肾毒性较小,氨氯地平对泛影葡胺肾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测得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数(TL—CFU) 通常为2414±199/5×10~5个细胞,而慢性肾炎重度肾功能不全者为860±165、中度为989±361、轻度为1086±212,无肾功能损害者为1693±516。TL—CFU值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0.74)。其原因可能为肾功能不全时体内的内源性白细胞介素Ⅱ及T淋巴细胞集落提高因子(TLCEF) 产生减少,而使TL—CFU形成受损。  相似文献   
43.
应用苯那普利对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UUO后第5d,苯那普利治疗组鼠肾间质的相对体积及浸润炎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UUO后第10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苯那普利对UUO早期肾间质性上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4.
肾穿刺活检372例次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372 例肾穿刺活检的结果。其中354 例病理诊断明确,以系膜增生性肾炎最多(27-1 % ) ,微小病变性肾病次之(12-4 % ) 。分析和讨论了肾脏病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明确了肾脏病理检查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和强的松对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疗效比较.方法 用阳离子化牛血清诱导SD大鼠产生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再分为模型组(A组)、霉酚酸酯治疗组(B组)、强的松治疗组(C组),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D组).检测各组第4周末、8周末的24h尿蛋白及8周末的血清肌酐、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观察8周末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G(IgG)、IV型胶原在肾小球的沉积.结果 霉酚酸酯治疗组(B组)和强的松治疗组(C组)比模型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增加(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降低(P<0.05),血清肌酐无差异;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基底膜的增厚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C组IgG、Ⅳ型胶原沉积比模型组减少(P<0.01).同时,B组和C组在各个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霉酚酸酯能减轻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大鼠的尿蛋白及肾脏损伤,和强的松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6.
糖尿病肾病(DN)的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除与糖尿病的病程、代谢控制不良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外,遗传易感性已经被证实是DN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1].我们在研究RANTES基因启动子G403A多态性与2型DN关系的基础上[2],研究同一人群CCR5基因启动子区G59029A基因多态性与2型DN的相关性,及初步探讨RANTES G403A及其受体CCR5 G59029A基因多态与2型DN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纤维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 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 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尿Fn水平检测 ,比较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及激素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Fn水平为 42 3.46± 2 74.2 7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 1.32± 15 .17ng/ml(P <0 .0 1) ,并且激素敏感型患者尿Fn水平治疗前为 44 9.2 9± 32 6 .79ng/ml,明显高于治疗后 180 .6 9± 71.0 9ng/ml(P <0 .0 1) .结论 :尿Fn化可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判断疗效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8.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球旁细胞增生病。现报道一例如下: 女患,51岁,因四肢乏力、软瘫三月余,于1990年2月入院。7月前因“感冒”发热39℃,经用抗生素、输液等治疗。后出现口渴、多饮,每日饮水量约2000ml。3月前渐觉四肢乏力,继而出现软瘫并伴有咀嚼无力,诊断为“低钾血症”。经口服及静脉补钾3天后症状缓解。10天后症状复发,又经积极补钾一月后能下床活动。治疗前平均血钾为1.8mmol/L,治疗1月后血钾为2.8mmol/L,因顽固性低血钾原因不明转来我院。平素无呕吐、腹泻、心悸及昏迷史,否认结核、肾炎及长  相似文献   
49.
糖尿病肾病(DN)的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除与糖尿病的病程、代谢控制不良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外,遗传易感性已经被证实是DN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1].我们在研究RANTES基因启动子G403A多态性与2型DN关系的基础上[2],研究同一人群CCR5基因启动子区G59029A基因多态性与2型DN的相关性,及初步探讨RANTES G403A及其受体CCR5 G59029A基因多态与2型DN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据报道,糖尿病(DM)状态化学趋化信号的上调和单核细胞(MO)向肾脏聚集及分化巨噬细胞(Mφ)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有关。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RANTES)是化学趋化亚族趋化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